立春日作
三年流落巴山道①。破盡青衫塵滿帽②。身如四瀼渡頭雲③,愁抵瞿唐關山草。④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旙判醉倒⑤。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⑥。
【題解】
此詞作於孝宗乾道七年(1171)立春,陸遊47歲,在夔州通判任上。生活中有一種狂歌當哭的現象,藝術上也往往故作詼諧,以表現深層悲哀。此詞筆調輕鬆、幽默,正可看出詞人深心的沉重和落寞——在三山閑居五年,本想有所作為,不料到了夔州,依然不能如願。故立春之日,由杜甫“三年饑走荒山道”(《乾元中寓居同穀縣作歌七首》)的成句引發聯想,自我調侃。
【注釋】
①“三年”句:陸遊於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月二十七日到達夔州,過立春即入第三年。巴山,大巴山,陝西省、四川省一帶的大山脈,此處指代夔州。②青衫:指官職低微。唐時八品官服青。③西瀼(ràng):夔州有滾水,分為東滾和西瀼。《入蜀記第六》:“土人謂山間之流通江者日瀼。”④瞿唐關:在夔州東瞿唐峽上。《入蜀記第六》:“瞿唐關,唐故夔州,與白帝城相連。杜詩雲‘白帝夔州各異城’,蓋言難辨也。關西門正對灩預堆。堆碎石積成,出水數十丈。”⑤銀旛(fān):銀色旖勝,立春日插鬢,取吉慶之意。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春日,……宰執親王近臣,皆賜金銀旖勝。人賀訖,戴歸私第。”判:拚。⑥“今朝”二句:《詩稿》卷二十二《幽居》其二:“流年不貸人皆老,造物無私我自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