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漁家傲(1 / 1)

寄仲高

東望山陰何處是①?律來一萬三千裏。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②,扁舟何日尋兄弟③?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④,鬢絲幾縷茶煙裏⑤。

【題解】

仲高,陸升之(1113—1174),字仲高,一字法護,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長民次子,陸遊從兄。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登進士第。

此詞當作於孝宗乾道八年(1172)冬天,陸遊48歲,在南鄭赴成都途中。本年九月、十月間,詞人於“仙魚鋪得仲高兄書”(詩題),十月十三日《三泉驛舍》詩曰:“故山有約頻回首,末路無歸易斷腸。”十一月初《南沮水道中》詩曰:“家山空悵然,無夢到江南。”《長木晚興》詩曰:“故巢東望知何處?空羨歸鶴解滿林。”《綿州魏成縣驛》詩曰:“未許詩人誇此地,茂林修竹憶吾州。”從渴望戰鬥的前線走向內地,深心的痛苦可以想見。雖然從兄曾依附秦檜,人格上為詞人所不齒,但詞人旨在借詞以抒發思鄉之情,以思鄉之情表達壯誌未酬的苦惱。故全詞采用雙線交錯法,感情真切、強烈而動人心魄。

【注釋】

①山陰:山陰縣,秦置。今浙江省紹興縣。②紅橋:一作虹橋。《嘉泰會稽誌》卷十一:“虹橋,在(山陰)縣西七裏迎恩門外。”《詩稿》卷八十四《反遠遊》:“行歌西郊紅橋路,爛醉東關白塔秋。”③扁舟:小船。④愁無寐:憂愁中無法入睡。⑤“鬢絲”句:杜牧《題禪院》:“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鬢絲,雙鬢衰白蕭疏。茶煙,烹茶時的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