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也有一些專門的牧師培訓機構。在過去40年裏,這樣的培訓將過往這個顯得很業餘的職業轉變為一門真正合乎情理的專業。現在的牧師要遠比之前的牧師更加專業,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當某個外行人在某地遇上一位牧師,他該有怎樣的期望呢?我將坦誠地說說自己的期待,以及在一般情況下的發現。首先,我覺得他們是懷抱著真正善意、禮節以及細心的人,這當然是牧師們最為顯著的特點了。我之所以要強調這點,是因為事實正是如此,而且這點很重要。看到牧師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展現出極為優雅的禮節,不禁深感震驚。誠然,這些良好的禮節也並非他們獨有的。但普通英國民眾的性情都是比較樂天、直率與講理的,所以牧師通常會給人某種孤高的感覺,似乎他們對你的事情並不怎麼關心。但牧師們的善意卻是發自內心與深切的,希望能與人為善,為他人分憂解難。他們並沒有強而為之,以唐突的禮節或是功利的欲念去獲得他人的認同;反之,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善意,認為幫助與服務他人是自己的職責,並想著要全身心地去做好。在我認識的牧師中,很少存在例外的;即便有,也是少得可以忽略不計。我想,以上的這些品質也許就是牧師們最為顯著的性格特征吧。不論他人的請求多麼瑣碎或是煩人,牧師總是準備著盡全力去給予幫助。我想,他們這般舉止帶來了另一種品質——常識的美德。之後,我準備舉一個這方麵的反例。而一般而言,他們對人事所展現出來準確與寬容的判斷力,乃至對人性的深刻的了解,常常讓我深感敬意。這種認識隻能靠人生的閱曆來獲得,這本身就是他們為人類默默與辛勞工作的明證。我甚至覺得,一般而言,牧師們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他們後天接受了良好的教養。從與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身居高位或是一介布衣——密切的交往中漸漸形成的。牧師們都能保持良好的教養,甚至能給人樸實、毫無造作之感。他們不因他人的社會地位而改變自身的舉止。他們為人真誠、尊重他人,作風簡樸。當然,也有某些牧師未能做到這點的。但我敢肯定一點,任何人要是了解牧師們之後,都會認同我所說的話絕無誇張之嫌。

前麵說了那麼多發自內心對牧師價值真誠的讚美之後,我想提出一點批判。就我所見,牧師們在兩方麵上做得不足。第一點比較複雜,也是比較難做到的,就是他們在探討宗教問題時表現出某種羞怯之情。對一般信眾而言,關於宗教的觀念正越發趨向自由。一個有趣的故事可以論述我的這個觀點。據說,當人們編纂一些關於《聖經》字典時,編者邀請一位著名的神學家撰寫關於“大洪水”的一篇文章。結果,文章遲遲交不上來。當文章最終送到編者手中,卻發現文章所表達的觀點過分前衛,乃至有點異端意味。所以,為了縮短時間,他在“大洪水”一詞旁邊加上注解“參看水災”,然後匆忙地從其他撰稿者手中征用另一篇文稿。當編者看到這篇文稿,發現內容的傾向過分自由了。所以,他在“水災”旁邊加上注解“參看諾亞”,然後再慢慢地加以考慮。但當他編到“卻發現了諾亞”這一章時,卻發現輿論的傾向已經發生了變化,關於“大洪水”的原始文稿已經變得相當正統了,也隻能按此來加以注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