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動關鍵詞
(1)主題詞:心理健康心理障礙心理衛生
(2)名人名言: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毛澤東
★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王安石
★少年負誌氣,信道不從時。
——劉禹錫
2.活動安排
(1)前期準備:讓學生翻閱資料,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標準和有關案例。
(2)運用媒體:多媒體
(3)課堂類型:討論、交流
(4)主題構思:
一節課,分成四個板塊。
第一板塊:開始部分,接受做心理測驗題。
第二板塊:閱讀消息,心理健康問題,全球人類關心的大事。
第三板塊:漫談討論,中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10項要求。
第四板塊:結束部分,初步認識心理障礙和心理衛生問題。
1.活動目標
(1)目的:讓學生們認真對待心理健康這一問題,先初步了解心理健康對我們有何重要意義,它有什麼標準。
(2)認識:學生要知道心理障礙是如何形成的,會怎樣表現出來以及它的成因和危害是什麼。
2.同學互動
方案(一)
(一)第一板塊:(旨在引發興趣,營造氛圍)
班主任語:這一學期的班會課,我們是圍繞心理品質、心理健康這個主題來進行的,大家學習了很多的心理品質方麵的知識,參加了那麼多豐富多彩的有趣活動,一定會大有收獲的。
今天,先讓我們來做一份心理測驗題。見《索引資料》
請不要緊張,做這份測驗題,不算成績,做心理測驗題的時候,請大家跟著感覺走,要隨心所欲、不要考慮過多,更不要相互討論,隻有這樣,才能真實的體現出自己的心理狀態。
(每人一份,分發心理測驗題,材料之一)
你認為是的打“√”,認為錯的打“×”。
做好了之後自己再統計一下,共打了幾個“√”,幾個“×”。
(二)第二板塊(心理健康是擺在全人類麵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請大家讀幾則最近從報刊上剛摘錄下來的消息:
材料之一:《中國教師報》2004.3.17《中國青少年成長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材料之二:《揚子晚報》2004.6.10《精神障礙全球告急》
材料之三:《揚子晚報》2004.8.9《心理疾病患者學生增多》
材料之四:《揚子晚報》2004.8.12《20%中國兒童麵臨抑鬱症威脅》
材料之五:《揚子晚報》2004.7.21《別讓“初二綜合症”糾纏孩子》
班主任再為大家提供幾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
(1)2004.5一名中高三學生從四樓跳下,身受重傷;
(2)2004.7.30一名縣紀委幹部從縣人民醫院急診大樓跳下身亡;
(3)2004.8.6一名85歲的老太太從合德鎮眾興路二樓跳下身亡。
現在大家可以一起說說自己的看法。
你對全球人類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和感受。
說一說你們知道的周圍人因心理健康問題致殘致亡的事例。
教師小結:
(1)請大家記住幾個數
全球每10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或行為障礙;
全球每4個家庭當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或行為障礙;
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障礙率為21.6%~32%;
現代醫學研究驗證,成年人所患的疾病50%~80%始於精神因素。
至2020年,心理障礙之一的抑鬱症,將是全球除了心髒病之外,第二種致殘或死亡的疾病。
(2)回顧一下剛才讓大家做的一份心理測驗題。
這份測驗題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專家周林編製的,這份測驗題的名字叫《請你不要這樣想》。
我們迥異的生活環境導致每個人的生活觀念也各不相同,觀念不同又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表現形式。
當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情緒表現出了狀況時,我們的心理活動會變得不正常起來,從而導致心理不健康。
心理專家告訴我們,上麵15種想法或觀點都是不好的。因此,心理專家鄭重向我們提出:請你不要這麼想!因此說,這15道題都是錯的,應該全打×,15個×。
假如你對其中的一些想法意念非常堅信,認為這是生活的必然,因此你就打了√,那麼,這就會使你很難與整個世界融洽相處,就會使你經常感到憂慮、煩惱、不安……。
現在,我們不少同學打了很多的√,這很正常,因為心理健康問題普遍存在於我們之間,希望同學們對它能重視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調整它,讓自己的心理狀態回歸正常。
方案(二)
(一)第一板塊(對中學生心理素質的10項要求)
我們了解了心理健康問題是全世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們還了解到了我們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令人擔憂。
專家們通過調查研究,對我們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10項要求。這10項要求幾乎概括了這學期我們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課的所有內容,隻是內容更簡單係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