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認為精神病之所以會反複發作,往往是由於某種記憶的反複重現。這種受到壓抑的記憶不是隨便哪一種,而是人不得不埋入意識深處的事件,這種事件必定曾造成最初的精神創傷。而如果人有意識地試圖忘記這一記憶,或強行驅逐、壓抑這一記憶,那麼作為結果,這些心理活動便進入了人的意識的第二層。弗洛伊德將其命名為“潛意識”。除非人類勇敢正視它,否則便難以控製,這就是潛意識的力量。弗洛伊德發現了人類的潛意識,並在《夢的解析》中分析了潛意識的表象——夢。

潛意識的發現及對其作用的深入研究,將人類神經性疾病的治療由肉體(此前對精神病患的治療都采用電擊)引至心理深處,從而使醫學對人類行為疾病的識別與治療擁有了更科學的方法。但是他的發現卻不僅意味著醫學的進步,更促進了人類對自身思想與生活中的許多假象的反思,深化了人類對精神世界的體認,“並以不能再視而不見的事實描述出潛意識這種複雜而真實的人文現象”。他對夢的層層揭示觸及了人類心靈最難以接近的領地。他對導致人的夢境的潛意識的分析引導著人類更透徹地了解了自己。弗洛伊德對生命潛意識的深描在幾乎所有人文領域裏都埋下了自己的種子,並生根發芽。達利的繪畫、勞倫斯的小說、希區柯克的電影、馬勒的音樂這些偉大的果實無不從他那裏得到過滋養。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也是精神分析的奠基作,同時也可以看作是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作,曾被西方許多學者看作是一本震撼世界的書。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夢的解析》作為一本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作,其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對“性”的驚世駭俗的探討,而恰恰是那些關於夢的獨特、新穎的見解,引導人們推開“夢”這扇大門,第一次真正走進人類深藏的內心世界,發現無法被意識所控製的潛意識,竟然蘊涵了如此豐富的心理內容和巨大的創造力。弗洛伊德用一種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從更深的層次上闡述了人類的生存狀況。

弗洛伊德和他的《夢的解析》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於19世紀末從其所從事的臨床治療工作中逐步發展起了心理分析學說及有關的治療方法。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構成可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與生俱來的本能衝動所組成的,是貯藏心理能量的地方。它依快樂原則行事。自我是現實化了的本能,是在現實的反複教訓之下,從本我分化出來的一部分。超我也稱理想自我、自我典範,是從自我中發展出來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從自我中分化的能進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製的部分。它被認為是人格中最後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準則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會道德標準監督自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