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哲學不隻是慰藉(6)(3 / 3)

這真是一個可愛的故事,大帝的威嚴和虛心,哲學家的淡泊和驕傲,皆躍然眼前。亞曆山大二十歲登基,征服歐亞成為大帝更晚,推算起來,兩人相遇時,第歐根尼已是垂暮老人了。這位哲學家年輕時的行狀可並不光彩,與淡泊和驕傲才沾不上邊呢。他是辛諾普城邦一個銀行家的兒子,在替父親管理銀行時鑄造偽幣,致使父親入獄而死,自己則被逐出了城邦。這是一個把柄,在他成為哲學家後,人們仍不時提起來羞辱他。他倒也坦然承認,反唇相譏說:“那時候的我正和現在的你們一樣,但你們永遠做不到和現在的我一樣。”前半句強詞奪理,後半句卻是真話。他還說了一句真話:“正是因為流放,我才成了一個哲學家。”緊接著又是一句強詞奪理:“他們判我流放,我判他們留在國內。”

離開辛諾普後,第歐根尼是否還到過別的地方,我們不得而知,反正有一天他來到了雅典。正是在這裏,他找到了一個老師,開始了他的哲學之旅。老師名叫安提斯泰尼,是蘇格拉底的學生。如果說柏拉圖從老師的談話中學到了概念和推理的藝術,把它發展成了一種複雜的觀念哲學,安提斯泰尼則從老師的行為中學到了簡樸生活的原則,把它發展成了一種簡單的人生哲學。對於後世來說,這兩種哲學同樣影響深遠。安提斯泰尼身教重於言教,自己節衣縮食,免費招收貧窮學生,怕苦的學生一律被他的手杖打跑。第歐根尼來拜師時,他也舉起了手杖,沒想到這個強脾氣的青年把腦袋迎了上去,喊道:“打吧,打吧,不會有什麼木頭堅硬到能讓我離開你,隻要我相信你有以教我。”拜師自然是成功了,老師更沒想到的是,他創立的犬儒主義哲學在這個曾被拒收的學生手上才成了正果。

我們不知道第歐根尼在雅典活動了多久,隻知道他的生活後來發生了一個轉折。在一次航行中,他被海盜俘虜,海盜把他送到克裏特的奴隸市場上拍賣。拍賣者問他能做什麼,回答是:“治理人。”看見一個穿著精美長袍的科林斯人,他指著說:“把我賣給這個人吧,他需要一個主人。”又朝那人喊道:“過來吧,你必須服從我。”這個名叫塞尼亞得的人當真把他買下,帶回了科林斯。第歐根尼當起了家庭教師和管家,把家務管得井井有條,教出的孩子個個德才兼備,因此受到了全家人的尊敬。他安於這個角色,一些朋友想為他贖身,被他罵為蠢貨。他的道理是,對於像他這樣的人,身份無所謂,即使身為奴隸,心靈仍是自由的。他在這個家庭裏安度晚年,死後由塞尼亞得的兒子安葬。

犬儒派哲學家主張人應該自己決定死亡的時間和地點,第歐根尼是第一個實踐者。據說他是用鬥篷裹緊自己,屏息而死的。他太老了,這家人待他太好了,時間和地點都合適。科林斯人在他的墓前樹一根立柱,柱頂是一隻大理石的狗頭。從前驅逐他的辛諾普人也終於明白,與這位哲學家給母邦帶來的榮耀相比,鑄造偽幣的前科實在是小事一樁,便在家鄉為他建造了一座青銅雕像,銘文寫得很慷慨也很準確:“時間甚至可以摧毀青銅,但永遠不能摧毀你的光榮,因為隻有你向凡人指明了最簡單的自足生活之道。”

在拉爾修的《名哲言行錄》中,歸在第歐根尼名下的有哲學著作十四種,悲劇七種,但拉爾修同時指出,第歐根尼也可能沒有留下任何著作。從他那種露宿乞討的生活方式看,後一種說法似乎更可信。事實上,犬儒派哲學家的確不在乎著書立說,更重視實踐一種生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