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最令我讚賞的是最後的結局。雖然老人在與暴力世界的較量中失敗了,但他堅信:“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能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最終,他雖然隻帶回來一副巨大的魚骨架,然而在睡夢中,小孩還在陪伴著他,他也“正在夢見獅子”——這是對未來勝利的向往和憧憬!其實,可憐的老人在幾十次捕捉大魚的過程中已戰勝了大海,難道不是麼?

小說用簡約含蓄的語言平靜地收了尾,但讀過後一種悲愴、壯美的感動衝撞在我的心間,這份感動不是因為老人那命運多舛的人生,而是來自他那偉岸昂揚的生活態度。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是我們對命運的態度。“人生自古無直路”,因而如何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也是一門學問,“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河床的彎彎曲曲,隱藏的暗礁並不能阻礙河流入海。許多崇高者的命運彙作了人類社會的壯闊,如屈原的《離騷》作於削職流放之時,貝多芬被命運放逐在死般的空穀,他又豎起不屈和激情的耳朵去諦聽生命的叩擊。

暫且拋開古人,回到現實:考試落榜,工作受困,疾病纏身,有權者的壓製打擊,無權者的誹謗嘲諷,等等,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難題。麵對大自然和社會,人們不可能總是強者,就像季節不會總是春天,怎麼辦呢?將你生命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朝這些打擊頂過去,即使人生處於山窮水盡之中,你也不要喪失信心和希望,“柳暗花明又一村”嘛!人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渡不過的難關。

成功固然重要,那種拚死要扼住失敗喉嚨的威猛氣勢尤為感人。希望《老人與海》這個故事中的老人的不屈意誌可以喚醒那些正徘徊在人生路口的人們——失敗並不可怕,走出困境靠自己,隻要精神不垮,辦法總比困難多,創造和勞動會帶給我們美好的生活!

讓我們的靈魂隨著老人航行於人生的大海上,去感受精神不敗的快樂吧!(劉曉紅)

精神的勝利

《老人與海》之所以成為海明威的巔峰之作,之所以不同於海明威其他硬漢小說,就在於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不但寫了硬漢,而且通過這一硬漢謳歌了人類的永恒價值。正是這一點使得《老人與海》中的硬漢桑提亞哥與海明威其他小說中的硬漢有了天壤之別。

海明威在創作《老人與海》之前所寫的硬漢,僅僅是性格的堅硬,他們對讀者的吸引力完全來自於硬漢特異的性格,他們的價值隻在於硬漢性格的罕見。

在《老人與海》中,孤獨的老漁夫桑提亞哥已經不僅僅是條硬漢,他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價值,完全是古希臘悲劇精神的現代回響。在《老人與海》中,海明威終於為他所鍾愛的硬漢找到了靈魂,這靈魂就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永恒價值。因此,在《老人與海》中,硬漢桑提亞哥的剛毅性格已經成為小說的表麵,通過桑提亞哥硬漢性格來禮讚人類的永恒價值,才是小說的真正主題。

桑提亞哥連續出海84天了,一條魚也沒捕到。可是,“那雙眼睛啊,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原先跟隨桑提亞哥出海捕魚的小孩,談到他爸爸把他叫到別的船上去,說道:“他沒多大的自信。”“是的,”老頭兒說,“可是我們有,你說是不是?”桑提亞哥的自信是不以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自信,是不用與他人比較的自信。在桑提亞哥的生存哲學中,即使遭遇到了極點的背運,人也應該保持自信。

人活著,唯一能確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必然的東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著的,那麼支撐人生存勇氣的就隻有自信了。如果喪失了自信,在持續那麼多天的背運之後,桑提亞哥還有勇氣和毅力出海捕魚嗎?因此人活著就必須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

《老人與海》的主要篇幅是描寫孤獨的老漁夫桑提亞哥,在茫茫大海上和大馬林魚及各種鯊魚糾纏、搏鬥了三天三夜的經曆。通過海明威淋漓盡致的描寫,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桑提亞哥與命運做殊死抗爭的悲壯與崇高。

老人最後拖回家的隻是一副18英尺長的魚的骨架,骨架上唯一完整的是魚頭和漂亮的魚尾巴。從物質上來說,老人搏鬥了三天三夜的結果是失敗了;但從人的精神、從人的自信與自尊、從人勇於和命運作竭盡全力的抗爭來說,桑提亞哥取得了勝利。

說到底,人的真正勝利也隻能是精神的勝利。人在物質上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贏得我們崇高的敬意,而隻有精神和氣魄的勝利,才使我們感動,才使我們和追隨老人的孩子一樣,為他的悲壯落淚。(侍春生)

名家導讀

《老人與海》是一首田園詩,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倫式的,不是麥爾維爾式的,好比荷馬的手筆,行文沉著又動人。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藝術品都能散發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這一部短小但並不渺小的傑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