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史家貝瑞孫海明威有著一種強烈的願望,他試圖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於我們,以便塑造出一種硬漢的形象……當他在夢幻中向往勝利時,那就必定會出現完全的勝利、偉大的戰鬥和圓滿的結局。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外在的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內在的意誌卻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老人與海》一再強調的論點。海明威所倡導的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智慧、有方法的勇敢。真正的大師都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曆練做題材,《老人與海》所刻畫出來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輩子最好的畫像,正如海明威所說,“我讀過200多遍,每讀一次,我就多一分收獲,好像我最後得到我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東西。”

——台灣學者陳人孝《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裏卻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著名作家王小波

做一個硬漢

第一次讀《老人與海》,便覺得體內有一股衝動,有一種被長期束縛之後獲得自由的快感。老漁夫桑提亞哥的硬漢子形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老人與海》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情節小說,更像是一部寓言小說。作者借助老人桑提亞哥的故事,表現的是在生與死的搏鬥中的硬漢子精神。作者用富於象征的筆法將他的“硬漢子”送到大自然中,讓他在海上與大馬林魚和凶惡的鯊魚群進行驚心動魄的搏鬥,以表現主人公“在重壓下的優美風度”。

“打不垮”是硬漢桑提亞哥的表現,也是小說的主題之一。譬如說,他與大馬林魚相持一天半的時間,左手一直抽筋,像蜷曲的鷹爪,右手被繩子勒得出了血。這時的老人並沒有悲觀失望,而是把手浸在海水裏說:“不壞,痛苦對一個男子漢來說不算什麼。”海明威把世界看成一個競技場,任何英雄的行為都是可以實現的。真正的硬漢是敢於向命運、向自然、向失敗挑戰的人。他可能在拚搏中一次次地失敗,但他的精神是永遠不會垮的,這就是人的尊嚴所在。人也隻有在這種英勇的拚搏中超越自我,才能證明自身的價值。

讀完小說,讓我們回到現實中來。常聽人說,現在的學生很累。不錯,升學壓力、社會壓力,甚至還有家庭壓力,很多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有人逃避了,退縮了,他們不是硬漢;有人在失敗後痛哭流涕,甚至自尋短見,他們也不是硬漢;有些人僥幸成功了,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他們更不是硬漢……真正的硬漢子是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後更想跳起來的人。

在小說的結尾,作者故意安排了一個情節:老漁夫的孤獨與失敗被一個孩子所理解,老人留給孩子的是“打不敗”的精神。這個結尾似乎有點兒淒涼,但小說帶給我的那股衝動是抹不去的。做一個硬漢,我對自己說。(何捷)

成為生活的強者

我是一個生活在學校與家庭的夾縫裏的人。老師諄諄地勸勉,以及那枯燥的書本,難以理清的習題……我退縮了,害怕了,萬般無奈中,隻有在角落中暗自傷感。在那看不見的大山下掙紮著,喘息著。在那片刻的喘息中,我捧起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雖是匆匆讀過去,主人公桑提亞哥卻走進了我的心中,並將長久地留在我的心中。

我們就應如作家筆下的這位老人,自信是他精神的支柱。他在一連84天未捕到一條魚的情況下,在第85天又出海了,而他所依靠的僅僅是他的信心。

老人是勇敢的、樂觀的。當他麵對蜂擁而至的鯊魚群時,他再一次投入了搏鬥。他不僅僅是在同鯊魚群搏鬥,更是在同整個大海在較量,作者筆下的老人張揚著人格的偉大力量,成為整個人類理想的化身,在生死未卜的艱難困苦中同大自然進行著一場殊死的抗爭。

人類的發展進化史就是一段與大自然進行英勇較量的曆史。在人類博大的胸懷中隱藏著一種不可估量的力量,深深地印刻在人類心靈的深處,伴隨著人們走過千年的風霜,曆經萬年的坎坷,鑄就今日的輝煌。這種潛藏著的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在麵臨磨難與絕境時,衝出來成為勇者。我們應該向桑提亞哥學習,成為生活的強者!(陸愛萍)

有關《老人與海》中老漁夫桑提亞哥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是文學史上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如果說老人是勝利者,他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收獲;說他是失敗者,他卻以自己的力量和技巧戰勝了一條很難捕獲的大魚,顯示了老人的能力和智慧。小說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爭議,作者把自己無法下的結論留給讀者去思考。讀了《老人與海》,你認為桑提亞哥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