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富蘭克林自傳(1)(3 / 3)

《富蘭克林自傳》可以說是一位為世人所讚頌和學習的偉人的個人心路曆程的真實回顧,它是一本包含了諸種善與美的道德律令手冊。作者本傑明·富蘭克林以清晰流暢的文字、真誠坦率的態度創作了這本訓誡人生的永恒之作。翻開這本書,我們如同推開了一扇與一個偉大心靈對話的窗。書中富含人生哲理與幽默感,內容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左涉經濟,右及生活,充滿了對世人行為舉止的嚴肅教誨,間或穿插巧妙逗趣的格言、箴言。書中那些充滿睿智的話語,都是智慧與練達的結晶,曾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地位影響】《富蘭克林自傳》的出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在1771年動筆,1788年完成,前後曆時17年之久。這部傳記可以說是在讀者等待中出版的。一經問世,立刻被翻譯為法文出版,並被一搶而光。這部傳記首先是因為富蘭克林這個傳奇人物本身而受到世人青睞的。青年人都希望學習富蘭克林成功的秘訣,他們把這部書當成“人生指導”讀物;其次,富蘭克林寫出了“美國夢”,“到美國去發財致富”成了影響力很大的口號;第三,這部書在美國文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它打破了當時的寫作常規,成為一部自傳體小說,被譽為“清教徒的《奧德賽》史詩”和“世界上最優秀的自傳之一”。富蘭克林是“美國英雄”,“民主主義的神話英雄”,而他的自傳也成了自傳家族的“先知”。

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對富蘭克林很崇敬,富蘭克林的自傳激勵了楊振寧。去美國後他為自己取名為富蘭克,並將第一個孩子的英文名字取為富蘭克林。金融家湯瑪斯·梅隆也因讀了《富蘭克林自傳》而受到啟發和鼓舞,通過努力奮鬥而成為世界巨富之一。富蘭克林的自傳是所有自傳中最受歡迎的自傳之一,僅在英國和美國就重印了數百版,現在仍被無數人閱讀。

我們各種習氣中再沒有一種像克服驕傲那麼難的了。我們雖極力藏匿它、克服它、消滅它,但無論如何,它在不知不覺之間仍舊顯露。

不謙虛的話隻能這樣辯解,即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解。

早睡能使人健康、富有、聰明。

省一分錢等於掙一分錢。

描述自己的一生

富蘭克林的自傳作為一部18世紀的文學代表作及一份屬於新時代的革命文獻,一直為世人所讚美。盡管他所講述的故事是前所未聞的,他敘事的謙遜平和的方法也是史無前例的,但他的道德教育之目的和文學體裁卻是極普通平常的。

《富蘭克林自傳》的觀點和風格更進一步地表明,富蘭克林較多地得益於英國文學的思想傳統。《富蘭克林自傳》比較多地重複使用了班揚和艾狄生的寫作手法,蒲柏的佳作和培根、牛頓的散文風格方式在《富蘭克林自傳》中均有所反映,即淳樸、淺近、客觀。正如他對街道清潔和閃電感興趣一樣,富蘭克林對他生活行為的動機和所處環境的獨特好奇也是自然天生的。誠如卡爾·比徹所言,他是“啟蒙時代的真誠之子,他的確不屬於盧梭派,而是屬於笛福、蒲柏、斯威夫特、孟德斯鳩、伏爾泰這一派的。他樸素的方言帶有強烈的家鄉氣息,證明了他卑微的殖民地人的出身,但他卻講他們的語言……他毫無疑問地接受了他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及先知先見;他厭惡‘迷信’、‘狂熱’和神秘;他討厭悲觀的論調;他蔑視哄騙術;他直截了當地表達他的懷疑論;他對自由和人道主義有著強烈的熱愛;他用理性關注著這個世界;他深信常識、理智能起到解決人類問題的作用,並能促進人類幸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