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輯 世界文明奇跡(一)(3 / 3)

【景觀台】

克爾白聖殿

聖殿克爾白在大清真寺廣場的中央。克爾白是阿拉伯文音譯,意思是"方形房屋",聖殿又稱天房(真主的房子)。

聖殿采用麥加近郊山上的灰色岩石建成,殿高14米多,殿的四角依所朝方向分別稱為伊拉克角、敘利亞角、也門角和黑色角。殿門為金製,位於東北角,高3米,寬2米,離地約2米。殿內以大理石鋪地,3根大柱支撐殿頂。聖殿自上而下終年用黑絲綢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門簾上用金銀線繡有《古蘭經》經文,帷幔每年更換一次,據說這一傳統自伊斯蘭創始以來已綿延1300多年。

聖殿每年都要在回曆7月和國曆12月隆重地洗刷2次,洗刷時,沙特國王也親臨參加,洗刷過的水由參加盛典的各國朝覲者收集起來,盛在一些容器裏,贈給知名官員。

每年伊斯蘭教曆12月,來自世界各地的虔誠的穆斯林到麥加朝覲時,都要圍著天房逆時針方向遊轉。

【逸趣苑】

穆斯林朝覲

"朝覲"為穆斯林履行的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之一,又稱"朝功",係阿拉伯語"哈吉"的意譯。指伊斯蘭教希吉萊曆每年12月9至12日到沙特阿拉伯以麥加禁寺(克爾白)為中心的一係列宗教禮儀。

伊斯蘭教的朝覲儀式及製度,是先知穆罕默德於公元629年根據《古蘭經》精神,並參照古阿拉伯的朝覲儀式而製定。凡理智健全的成年男女穆斯林,其經濟狀僅足以擔負全家生活費用之外尚有往返旅費,不欠債借債;健康狀況能長途跋涉,能經受沿途車船飛機或乘騎牲畜與步行之勞頓者;在旅程安全、無戰爭、動亂或疫病流行傳染的條件下,平生必須親自履行前功一次(經濟條件具備的老弱病殘無能力遠遊者,則可出錢委托別的穆斯林代朝)。

朝覲禮儀係列程序包括:受戒於指定地點,進駐阿爾法特山,巡遊天房,奔走於薩法和麥爾臥兩丘之向、宰牲、投右等。

【旅遊貼士】

麥加地區屬地中海式氣侯,四周群山環抱,層巒起伏,景色壯麗。

聖地隻對穆斯林開放,非穆斯林一律謝絕入內。這裏禁止女士駕車,也禁止女士與丈夫兄弟及家庭司機以外的男士同乘一車,應注意避免觸犯;女性外出時須披黑袍。此外,不允許在公眾場合、景點或對某些建築拍照。

這裏的阿拉伯風味美食原料主要是魚蝦及牛羊肉。

【課本鏈接】

《世界曆史》(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曆史與社會》(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最金貴的佛塔--仰光大金塔

大金塔座落在緬甸原來的首都,也是緬甸最大的城市仰光。緬甸人稱之為"瑞大光塔","瑞"在緬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

這座大金塔建於585年,形狀像一個倒置的巨鍾,用磚砌成,塔身高112米,塔基為115平方米。塔身貼有1000多張純金箔,所用黃金有7噸多重。塔的四周掛著1.5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鈴響,清脆悅耳,聲傳四方。塔頂全部用黃金鑄成,上有1260公斤重的金屬寶傘,周圍嵌有紅寶石664顆,翡翠551顆,金剛石443顆。其中有一塊重76克拉的著名金鋼鑽。大金塔四周有68座小塔,這些小塔用木料或石料建成,有的似鍾,有的象船,形態各異,每座小塔的壁龕裏都存放著玉石雕刻的佛像。

大金塔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佛塔中供奉著四位佛陀的遺物,分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迦葉佛的衣袍、正等覺金寂佛德淨水器以及拘留孫佛的杖。

大金塔作為世界上曆史最悠久、價值最金貴的佛塔,不僅是緬甸國家的象征和緬甸人的驕傲,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傑作,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事亭】

拋棄王位的王子

2500多年在,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有一個叫迦毗羅衛的國家,國王是喬達摩·首圖馱那,又稱為淨飯王,他的王後摩訶摩耶是善覺王的女兒。國王和王後非常恩愛,但很多年過去了,他們仍然沒有兒女,為此,夫妻兩人都非常苦惱。

有一天晚上,王後在夢裏見到一頭白色的小象騰空飛了過來,她覺得這隻小象很可愛,就伸出右手想去撫摸它,沒想到這隻小象竟然從她的右肋骨處鑽進了她的肚子。王後驚醒後才知道是個夢。不過從此以後,王後的心情一直很愉快,再也沒有了怒氣、貪欲和虛偽。她喜歡去幽靜的樹林和小溪旁散步。一個多月後,王後甜蜜地告訴淨飯王,她懷孕了!淨飯王高興極了。

十月懷胎後,小王子出生了。當時空中仙樂奏鳴,各色各樣的鮮花從上麵飄落下來,整個宇宙都大放光明。王子出生時就能自己走路,而且,他每邁一步,腳下就會湧現出一朵蓮花。

一位預言家告訴淨飯王,小王子是位吉祥的人,他會為國家帶來福氣,但是不能讓小王子見到生老病死的事情,否則他就不能繼承王位。不過,不繼承王位的王子卻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王子小的時候,就很喜歡獨自思考問題。他看到世間出現的每一個現象,都會引發出很多的感觸和思考。淨飯王在"王耕節"時帶著他去田間耕作,王子看到農夫汗流浹背地在烈日下勞動,看到衰老的耕牛被鞭子抽打,看到鳥雀啄食田間的蚯蚓,覺得很痛苦。

淨飯王想到那位預言家的話,害怕自己的兒子因為思慮人間的苦難而厭世出家,因此就為他建造了三座華麗的宮殿。這裏冬天可以防寒,夏天能夠避暑,而且裏麵還有幾百名美麗的少女服侍著,王子見不到外麵的生老病死,就在這三座宮殿中快樂地生活著。等他16歲的時候,淨飯王又為他娶了一位美麗的王妃。

淨飯王這時放心了很多,他也不再限製王子出門了。有一天,王子乘著馬車出宮遊玩,當他走到城市的東門時,看到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彎腰駝背地行走在路上,他步履緩慢,每一步似乎都要用盡身上所有的力氣。他這才知道什麼是衰老。

年輕的王子不由地又起了悲天憫人之心,他讓車夫轉了個方向。往前走了沒多遠,他又看到了一個捂著肚子呻吟的病人,原來那人的肚子上長了一個瘡,痛苦極了。王子想:生病讓人這麼痛苦,為什麼不能避免呢?再往前走,他又看到一行人抬著一口棺材迎麵走來,後麵跟隨的人悲痛地嚎哭著。王子心想:人為什麼會死亡呢?那會讓親人多傷心啊,為什麼人們無法避免這些痛苦的事情呢?

回到宮中,他美麗的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讓王子的父親淨飯王非常高興,但是王子又陷入了沉思,有人死亡,有人出生,人這一生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些問題日日糾纏著王子,他顧不得和美麗的妻子溫存,也很少照顧年幼的兒子,終於有一天,他徹悟了。他抱著自己的兒子跪在淨飯王的麵前,說:"父王,人們都生活在苦難之中,我不能繼承王位,我要出家,找到一種能讓人們擺脫生老病死痛苦的方法。"淨飯王無法說服王子,隻好答應了他的請求。

王子離開了王宮,正式出家修行了。他來到菩提樹下,經曆了多年的苦修,終於成為了一代宗師--釋迦牟尼。

【逸趣苑】

緬甸的生肖

緬甸人也有自己的生肖,不過,緬甸的生肖共有八個,按照星期來劃分,一個星期不是隻有七天嗎,為什麼會有八個生肖?

原來星期三的上午和下午被劃分成不同的生肖,而不同的生肖,也象征著不同的性格。

星期一出生的人屬老虎,做事仔細,要求較高,是個完美主義者。星期二出生的人屬獅子,自尊心比較強。星期三上午出生的人屬有一對門牙的象,性格溫和。星期三下午出生的人屬沒門牙的象,脾氣較為暴躁。星期四出生的人屬老鼠,較為老實。星期五出生的人屬天竺鼠,很喜歡說話。星期六出生的人屬龍,有點暴躁,但自己很快就忘記不開心的事情。星期天出生的人屬妙翅鳥,比較權威。

在緬甸多個佛塔的四周,如仰光大金塔四周,都樹立了各個生肖的守護神形象,你可以看看自己屬於哪一個生肖。

【旅遊貼士】

去緬甸旅遊需在北京或昆明辦理簽證,後乘南方航空公司的直航班機。

緬甸還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國家,整個國家沒有很濃的商業氣息,也沒有豐富的夜生活,但是,其古樸的民風和最長可達2000年以上曆史的建築,讓你感到一種異樣的風情。

緬甸的出租車是不設裏數表的,乘客需要在上車前和司機談好價錢。

進入佛教建築時需脫去鞋襪,為了旅途的便利,旅客可帶備拖鞋或涼鞋。穿著無袖上衣、短褲或短裙,也有可能被拒絕進入部分佛教建築。

緬甸盛產玉石,不過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店購買。

【課本鏈接】

《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章《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

"印尼的金字塔"--婆羅浮屠佛塔

婆羅浮屠佛塔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的馬吉冷婆羅浮屠村,修建於公元8世紀後半期到9世紀初,當時,印度尼西亞的夏連特拉國王為了收藏釋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動用了幾十萬奴隸和農民建成了這座佛塔。

佛塔建在一座頂部被夷平的小山丘上,是一座龐大的階梯式錐形實心建築,約用200萬塊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現高31.5米,塔基為正方形,邊長各123米,占地約1.5公頃,其上築有5層方壇和3層圓壇,頂部冠以一座吊鍾形大窣堵波,連同底層,共有10層。全塔共有505尊姿態各異的佛像,分別置於佛龕和塔頂的舍利塔中。塔底四麵牆內有160幅浮雕,而塔身牆上、欄杆上均飾有浮雕,共計有1300幅敘事浮雕,1212幅裝飾浮雕。整個佛塔不僅是一座宏偉的建築奇觀,也是一部形象的佛教知識大全。

婆羅浮屠佛塔與中國長城、柬埔寨吳哥窟以及埃及的金字塔齊名,一起被人們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跡。1991年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故事亭】

佛塔的劫難

人們在勸誡別人的時候,常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其中的浮屠就是指佛塔。意思是在別人有生命危險的時候拉上一把,那麼你所成就的功德就會比捐建七層佛塔的功德還要大而圓滿。由此可見修建佛塔在佛教中的地位!

公元8世紀時,印度尼西亞的夏連特拉王國的一位國王篤信佛教,為了能夠將自己的信仰發揚光大,他在國家中部興建了許許多多的佛塔。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夏連特拉王朝占領了占婆,還曾經一度征服了真臘,再征服了信奉濕婆教的珊闍耶家族後,為了讓他們改信佛教,消除濕婆教對他們的影響,夏連特拉開始大肆修建寺廟佛塔。此時,夏連特拉的國王得到了釋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為了保存這些骨灰,他動用了幾十萬的奴隸和農民,開始修建婆羅浮屠佛塔。

由於釋迦牟尼骨灰的影響,再加上佛塔修的宏偉壯觀,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其影響也頗為深遠。但是15世紀後期,隨著這個國家漸漸地衰敗,佛教在這片土地上也日漸衰微。

當時,在當地另一種宗教的勢力逐漸增大,由於兩種宗教的教義不同,教徒之間時常發生發生衝突和爭鬥。當時,為了保衛自己的聖地,很多佛教的僧侶和信徒都守護在婆羅浮屠佛塔前。但這也不是個長久之計,於是他們就在城中的各個地方張貼告示,希望招募能夠想出一個使"婆羅浮屠"免遭破壞的萬全之策的人。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連續9天9夜,他們竟然一直沒有等到一個人敢揭告示的人。這些佛教徒們幾乎絕望了:"難道這是天意嗎?我們的婆羅浮屠佛塔注定要被毀滅,我們真的沒有拯救它的辦法嗎?"

最終,實在沒辦法,他們就一起結伴去請教城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禪師。這位禪師也深深地熱愛著婆羅浮屠,因此就在寺廟正中的院子裏架起了法壇,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挽救婆羅浮屠。

那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須眉皆白的禪師持劍登上法壇,他仰起頭,看著天上的星星,掐指測算天意。忽然,天空中劃過了一顆碩大而閃亮的流星,墜落在婆羅浮屠佛塔所處的方位。禪師看到這個神奇的現象後,呆了半天,無奈地歎了口氣--那顆流星是個凶兆!婆羅浮屠看來是在劫難逃了。

果然,在不久後的一天,就在流星隕落的地方,發生了火山爆發,火熱的岩漿和厚厚的塵埃完全掩埋了這座舉世聞名的佛塔。

幾百年以後,人們才從茂盛的熱帶叢林中把這座宏偉的佛塔清理出來。1973年,婆羅浮屠佛塔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開始了大規模的修複工程。這樣,婆羅浮屠才又重新綻放出自己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