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
盧梭小時候,家裏很窮,為求生計,隻好到一個伯爵家去當小傭人。伯爵家的一個侍女有條漂亮的小絲帶,很討人喜愛。一天,盧梭趁沒人的時候,從侍女床頭拿走小絲帶,跑到院裏玩賞起來。
正在這時候,有個仆人從他身後走過,發現了盧梭手中的小絲帶,立刻報告了伯爵。伯爵大為惱火,就把盧梭叫到身旁,厲聲追問起來。
盧梭緊張極了,心想,如果承認絲帶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會被辭退。
以後再找工作,可就更難了。他結巴了好大一會兒,最後竟撒了個謊,說絲帶是小廚娘瑪麗永偷給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讓瑪麗永過來對質。善良、老實的小瑪麗永一聽這事,腦瓜子頓時懵了,一邊流淚,一邊說:“不是我,決不是我!”可盧梭呢?卻死死咬住了瑪麗永,並把事情的所謂“經過”編造得有鼻子有眼。
這下子,伯爵更惱火了,索性將盧棱和瑪麗永同時辭退了。當兩人離開伯爵家時,一位長者意味深長地說:“你們之中必有一個是無辜的,說謊的人一定會受到良心的懲罰!”
果然,這件事給盧梭帶來終身的痛苦。四十年後,他在本人的自傳《懺悔錄》中坦白說:“這種沉重的負擔一直壓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決心撰寫這部懺悔錄。”“這種殘酷的回憶,常常使我苦惱,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看到這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
【名人名言】
◎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
◎人們說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認為是他們自己使生命那樣短促的。由於他們不善於利用生命,所以他們反過來抱怨說時間過得太快;可是我認為,就他們那種生活來說,時間倒是過得太慢了。
◎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
◎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會成功的。
◎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將使他從此以後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
【課本鏈接】
《曆史與社會》(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衝破思想的牢籠》
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
【名人檔案】
姓名:卡爾·馬克思(1818年~1883年)
家鄉:德國普魯士邦萊茵省(現屬於聯邦州萊茵蘭-普法爾茨)特裏爾城
主要成就:德國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全世界物產階級的偉大導師、科學共產主義的創始人。他最廣為人知的哲學理論是對於人類曆史進程中階級鬥爭的分析。他認為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矛盾與問題就在於不同階級的利益掠奪與鬥爭,並依據曆史唯物論大膽地假設,資本主義終將被共產主義取代。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
【名人故事】
“明天不出報”
1843年10月的一天,普魯士的《萊茵報》上登出了一則招聘啟事,說要聘請一位學識豐富的人來出任該報的主編。啟事登出的當天,就有一個身穿西裝,長著絡腮胡子,看上去有四十來歲的人前來應聘。他就是卡爾·馬克思。
可是,當報社老板看了他的簡曆後才知道,他今天僅僅25歲。在老板的意識中,主編應該是一位經驗老到、學識淵博的人,一個25歲的年輕人能夠勝任嗎?於是就對馬克思說:“雖然你寫過不少文章,說實話質量也不錯,可是你這麼年輕,能擔得起這樣的重任嗎?”
馬克思聽了,微微一笑說:“先生,您的憂慮可以理解。可是,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學識的高低與年齡應該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吧。請您耐心看完我的應聘材料再說。如果您還有顧慮,還可以出些題目來考考我!”
報社老板拿起馬克思的應聘材料仔細看了一遍,才知道他是耶拿大學哲學係的博士生,於是態度馬上來了個180度轉變,笑著說:“實在抱歉,請原諒我剛才的無禮。”接著,馬上拿出了聘書,決定聘請馬克思擔任《萊茵報》主編。
其實,馬克思之所以來應聘報社的主編,他真正的目的是把《萊茵報》當作一塊陣地,借助媒體的力量來抨擊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製度,宣傳革命道理,從而喚醒人民的覺悟。
在他上任後不久,當地就發生了一起“林木盜竊”事件。事情是這樣的:
普魯士西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原,一直都是當地農民、牧民生活的來源。後來,幾個貴族和地主強行霸占了那片森林和草原,還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他們在森林裏伐木,在附近開了許多木材加工廠,又在草原上開辟了牧場和奶製品廠,肆意剝削當地居民,以牟取暴利。這些本該是屬於當地農民、牧民的森林和草原,卻被貴族地主們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農民去森林裏撿枯樹枝當柴燒,孩子們到草地上去采草莓、蘑菇,都被視為偷竊。
於是,普魯士的萊茵省議會開會討論“林木盜竊”問題,要立法處罰盜竊者。馬克思明白,議會一旦立法,就是從法律上承認貴族地主霸占的土地是屬於他們的私有財產。
這簡直是顛倒黑白的行徑!馬克思和同仁們都感到憤憤不平,就寫了許多文章登在《萊茵報》上,抨擊議會的無道,並要求地主貴族把森林和草原還給當地農民。這些文章深得人心,在當地乃至全國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這一切使得普魯士反動當局非常恐慌。於是,他們派出檢察官親自審定報紙清樣,隻有等他們滿意後,報紙才可以在第二天出版。這些不學無術的檢察官用紅筆東勾西畫,常常讓印刷廠的工人連夜加班。馬克思非常氣憤,於是決定要捉弄一下這些無知的檢察官。
一天晚上,檢察官要帶他的妻子和女兒去參加省督舉辦的舞會,但在赴會之前,他必須首先完成《萊茵報》的檢查工作。可是恰好在這天晚上,清樣沒有按時送來。檢察官等了又等,還是沒等到,想離開又不敢失職,但又不想錯過在舞會上露麵的機會。
眼看著都快晚上10點鍾了,檢察官等得實在不耐煩了。於是,他打發仆人去印刷廠取清樣。仆人回來報告說,印刷廠早已關門了。檢察官決定駕車火速趕到馬克思的住處,親自去取。
他來到馬克思家門口一看,門已經關上了。他敲了半天,馬克思才從3樓上的一個窗口探出頭來。
“清樣!”檢察官抬著頭生氣地大聲吼叫。
“沒有!”馬克思同樣也朝下不高興地叫喊。
“啊!為什麼?”
“我們明天不出報了!”說著馬克思就“砰”的一聲關上了窗戶。
檢察官碰了一鼻子灰。想要去參加舞會,一看時間,舞會都快散場了。隻好氣呼呼地回家去了。
馬克思戒煙
馬克思因為長年伏案寫作、研究,養成了吸煙的習慣,並且吸得很厲害,經常是煙不離口,邊工作邊吸煙。凡看到馬克思的人總是見他嘴裏叼著煙鬥或銜著雪茄。他吸煙的時候還有個習慣,常將一半煙放在嘴裏咀嚼,說這樣可以提高煙的作用。
在寫作《資本論》的期間,馬克思夜以繼日地工作,吸煙量自然增加。他曾對他的學生、女婿、法國工人黨的創始人保爾·法拉格感歎道:“《資本論》的稿酬甚至還不夠償付寫作它時所吸的雪茄煙錢……。”
他在流亡巴黎和倫敦時,生活貧困得靠典當度日,但雪茄仍是須臾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為了省錢,他不得不吸劣等牌子的煙。當他發現市場上有一種煙每盒便宜一個半先令,就改吸這種便宜的煙,並向周圍的朋友幽默地宣傳說,吸得越多,節約越多。
1881年至1883年,馬克思的夫人燕妮和長女的相繼去逝,使他的精神遭受了兩次致命的打擊,經年累月的過度疲勞和大量吸煙使他的身體垮掉了。他身患多種疾病,嚴重的氣管炎、肺氣腫、胸膜炎、胃病和肝病,“咳嗽聲使人覺得這樣一位肩膀寬闊、體質強壯的人似乎就要碎裂一樣……”
幾個月後,他的家庭醫生不得不采取行動,嚴格限製了他的吸煙量。在他五十多歲時,醫生就禁止他抽煙了。戒煙,對於酷嗜煙草的馬克思來說是一種莫大的犧牲,但是為了身體和工作,他還是毅然下決心戒煙。
在他戒煙以後,當他的戰友列斯納第一次去看望他時,他即高興又自豪地說:他已經很多天沒有吸煙了,而且隻要醫生不許可,他絕不再吸。這以後,每一次列斯納去看他時,他總是告訴列斯納他已經很久沒吸煙了。在那一段時間裏,他的確沒有吸過一次煙,連他自己似乎也不大相信,他如此嗜煙成癖,竟成功地戒掉了煙。
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為了戰勝病魔,早日恢複健康,他終於克製住了自己,告別了煙鬥和雪茄。
偉大的友誼
馬克思的父親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名律師,但是他卻有著更為遠大的理想。他想要改造社會,這個願望不是一時興起,而是他從青年時代就有的想法。並且他希望能夠為此付諸行動。所以當他從大學畢業後,就開始著手於改造社會的行動。他寫了很多文章來抨擊社會,並提出了一些先進的理論和思想。可是他的這些改造社會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動政府的阻撓。並且他本人也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被迫長期流亡在外。
184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他們的友誼深厚到彼此都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還重要。馬克思長期流亡在外,生活很艱苦,常常要靠典當東西過日子,有時候,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是他仍然堅持創作,堅持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恩格斯得知馬克思的這種情況後,被他的這種執著的精神深深打動,並且對他的這種為解放全人類的遠大誌向佩服的五體投地,所以恩格斯決定幫助馬克思。
恩格斯本來是極其厭惡經商的,可是為了維持馬克思一家人的生活,大革命失敗後,他不得不回到曼徹斯特營業所,從事商務活動。這份工作使恩格斯十分懊惱,他曾經不止一次地把它稱為“該死的生意經”。並且不止一次地下決心,永遠擺脫這些事,然後,全心全意地去幹他喜歡的政治活動和科學研究。然而,每當他想到被迫流亡的馬克思一家經常以麵包和土豆充饑的時候,他就跑開棄商的念頭,要緊牙關,堅持下去。這樣他才能把錢源源不斷地寄到馬克思家。恩格斯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上,他們更是互相幫助,親密地合作。他們共同住在倫敦的時候。每天下午恩格斯都要到馬克思家裏去。他們總是一連幾個鍾頭地討論各種問題,分開後,幾乎是每天都要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中的成果。有時候他們也會向彼此傾訴最近的生活,然後給對方以安慰或者鼓勵。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厚的友誼讓他們不分彼此,並且顯現在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中。有一次,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可是他還沒有完全精通英文,因此寫起來十分吃力。於是,恩格斯就幫他翻譯,有時甚至還代他寫。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放下自己的工作,來幫助恩格斯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在生活中他們都非常感激對方的傾情相助,但是他們給彼此的關懷與幫助是不用言謝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建立了偉大的友誼。後來的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時由兩位學者和戰友創造的。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名人名言】
◎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
◎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
◎自暴自棄,這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並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汁。
【課本鏈接】
《世界曆史》(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17課《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曆史與社會》(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四課《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