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輯 文學家(一)(1 / 3)

從我們識字的那天起,就被有趣的童話故事,曲折的小說情節,抒情的詩詞歌賦所打動,甚至癡迷。從那些華彩詞章裏,我們體味到什麼叫世態炎涼,認識到什麼是美醜善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多彩和生命的意義。是它們讓我們活得充實、健康和快樂。在被珠璣般文字感動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記住書寫它們的一位位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師,走進他們,認識他們,解讀他們傳奇般的人生和心路曆程。

正史鼻祖——司馬遷

【名人檔案】

姓名: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字子長

家鄉: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

主要成就:中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曆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名人故事】

堅守一生的誌願

公元前145年,司馬遷出生在一個史官世家,他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武帝的太史令。在他4歲時,就已經隨父親在司馬書院讀書了。別看他年紀小,可是聰明伶俐,又肯下苦功,所以小小年紀就已經能背誦四書五經了。

有一次,司馬遷的外祖父帶著年僅7歲的司馬遷參加一次文人集會,席間的很多人都聽說過司馬遷的名氣,很喜歡這個孩子。席間有一個儒生,他不太相信傳聞,認為不過是一個小孩子,怎麼可能熟讀四書五經呢?因此他就存心想考考司馬遷。他把司馬遷拉到自己身邊,問他:“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司馬遷脆聲回答:“7歲了!”

儒生又說:“我聽說你能背誦《詩經》中的160首《國風》,不知道是真是假呀?”

旁邊的人也都好奇地圍了上來,司馬遷毫不膽怯地回答:“當然是真的。”

儒生還是不相信,他說:“你能不能現在就讓我們大家聽聽啊!”

眾人都勸說:“司馬遷還是個孩子,別考他了!”

但司馬遷卻很幹脆地說:“沒關係,我現在就可以背,但是不知道先生是想讓我倒著背還是順著背呢?”

司馬遷的這一句話,讓在場的人都覺得很吃驚。那個儒生就讓他順著背一遍。

小司馬遷站在凳子上高聲背了起來:“……第145首,七月流火,幾月授衣、一之日痔發,二之日粟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剛開始背的時候,司馬遷還有一些緊張,越背到後來,他就越自然,就和自己在書房裏背書一樣。眾人聽著,不覺連連點頭,後來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160首背完以後,人們紛紛讚歎:“真是個奇才啊!”

司馬遷10歲時,和父親一起去了京都長安,由於父親的嚴格教導,司馬遷讀了不少有影響的史書。他讀書的時候喜歡做筆記,把自己不懂不會的地方記下來,以便隨時請教父親。後來,他又拜了當時著名的大學者孔安國、董仲舒等人為師,學習就更加努力認真了。在父親的影響下,司馬遷也立下了要做一名史學家的誌向。

有一天,父親把司馬遷叫到自己的身邊,嚴肅地問他:“孩子,我聽你母親說你長大了也想做一名史官,但是你知道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史官嗎?”

對於這個問題,司馬遷很是自信,他回答說:“父親,作為一個史官,要知識淵博,博古通今,這樣才能寫出好的史書。”

“還有呢?”父親嚴肅地問。

“還有,還有……”司馬遷畢竟還是一個孩子,聽著父親的追問,他不禁撓起了腦袋。不過父親並沒有為難他,看他回答不出來,就語重心長地說:“一個好的史官不止是要博古通今,更重要的是為人要正直、誠實,要敢於堅持真理,秉筆直書。”

接著,父親又給他講了“齊國有兄弟三人都是史官,他們不畏強暴秉筆直書了奸臣殺死國君”的故事。聽了父親的故事,司馬遷點了點頭,向父親保證自己一定會做一個正直的史官。

20多歲以後,司馬遷為了增長見識,就離開父親四處去遊曆,他到過屈原自殺的汨羅江畔,還去曲阜瞻仰過孔子的墓地。祖國的名山大川陶冶了他的性情,名人的故事激勵了他的心誌,堅定了他的信念。他還在遊曆的時候遍閱了各地的理事古籍,為他之後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父親去世後,司馬遷子承父業,做了新一任的太史令,他牢記著父親的話,要做一個正直的史官,要秉筆直書。

當時,李廣利的妹妹是漢武帝很寵愛的一位妃子,因此李廣利也很得漢武帝的信任,非常有權勢,他知道司馬遷在撰寫史書,就希望司馬遷能夠將他美化一下,讓他青史留名。因此就派人送給司馬遷一件禮物。司馬遷的女兒小心翼翼地打開禮盒後,看到裏麵竟然是一對晶瑩透亮的玉璧。她驚訝地喊了起來:“爹爹,你快來看,這可就是稀世珍寶啊!”

正在看書的司馬遷聞聲趕來,他拿起玉璧仔細地看了看,對女兒說:“確實是美玉啊!觸手溫潤、毫無瑕疵,真是寶貝啊!”女兒把這對玉璧拿在手裏,舍不得放下來。司馬遷看著女兒,嚴肅地說:“你爹爹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史令,而李廣利是有權勢的大將軍,他為什麼會給我們送禮呢?”

女兒想了想,說:“那肯定是有求於爹爹!”

“是啊!”司馬遷語重心長地說:“送禮求人,必是不可告人的事情。而作為太史令,我的工作就是要真實地記錄曆史,不能有絲毫的出入。我們的人品就如同這無暇的玉璧一樣,又怎麼能被他玷汙呢?爹爹曾經發誓,一定要做到秉筆直書,因此這塊玉璧我們不能收。”

女兒點了點頭說:“爹爹說的對,一會兒我就讓人把這對玉璧給李將軍送回去。”司馬遷欣慰地點點頭。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將軍帶兵三萬,去攻打匈奴。當時,李廣的孫子李陵在軍中擔任騎都尉,他帶領五千步兵和匈奴人作戰,被匈奴單於的騎兵包圍,在射殺了近萬的匈奴人之後,李陵被俘了。而李廣利也打了敗仗,逃回了長安。他向漢武帝報告了李陵被俘投降的事。漢武帝非常生氣,當著眾位大臣的麵,痛罵李陵貪生怕死。當時很多大臣也都順著漢武帝的意思,大罵李陵沒有氣節。

漢武帝看到太史令司馬遷沒有說話,就讓他說說自己的看法。司馬遷上前一步說道:“皇上,想李陵隻帶了不滿五千人的步兵就能深入敵人腹地,消滅了近萬的敵人。盡管最後失敗了,但是也算為國家建立了功勳。李陵因為沒有救兵,弓箭用盡才失敗被俘,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想他之所以被俘後沒有自殺,一定還有自己的打算,想要做內應,立功贖罪來報答皇上的。”

聽了司馬遷的話,漢武帝認為司馬遷這是在為李陵辯護,而有意貶低李廣利,因此勃然大怒:“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就是在存心反對朝廷!來人啊!把司馬遷拉下去關進監獄聽候發落。”就這樣,司馬遷被關進了監獄,交給廷尉審問。在獄中,司馬遷受盡了嚴刑拷打和折磨,但是他始終不肯屈服,也不肯認罪。後來,漢武帝聽說李陵帶著匈奴兵攻打漢朝,一怒之下,就斬殺了李陵的全家,他想起司馬遷曾經為李陵辯護,也將司馬遷處以宮刑。當時,宮刑是奇恥大辱,司馬遷幾乎想要自殺了,可是想到多年來搜集的資料,想到自己想要完成史書的願望,就忍辱偷生,活了下來。

在司馬遷50歲的時候,才被釋放了出來。從此,他就專心致誌地創作自己的《史記》,給後人留下了一部鴻篇巨著。

【名人名言】

◎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作也。

◎人固有一死,死有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課本連接】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1課《陳涉世家》

妙筆寫紅樓——曹雪芹

【名人檔案】

姓名:曹雪芹(生卒年不詳),名霑,字夢阮,號雪芹

家鄉:遼東遼陽,後移居遼寧鐵嶺

主要成就:清代文學家。他曆經十年創作的《紅樓夢》,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藝術精湛,把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最高峰,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名人故事】

一把辛酸淚

曹雪芹出生在一個百年望族,他的曾祖父曹璽曾擔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曾經做過康熙帝的保姆,而其祖父曹寅少年時是康熙帝的伴讀,長大後繼任江寧織造,並兼任兩淮巡鹽監察禦史。曹氏一門很得康熙帝的寵信,他六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都住在曹家。

出生在這樣一個貴族家庭,曹雪芹小時候享盡了榮華富貴。但是康熙皇帝去世,雍正帝繼位。由於當年雍正在和其他皇子爭奪皇位時,曹家曾經反對過他,因此他不但將曹雪芹的父親革職,還下令查抄了曹家。這時,曹雪芹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看著往日裏喧鬧的大家族就這樣被毀滅,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父親丟了官,家產也全都被官府抄沒了,他家的生活一落千丈。母親帶著他去找以往的朋友借錢,希望能度過眼前的危機,但是那些人卻都躲避著不願意見他們,有的甚至讓家裏的下人直接把他們趕出去。一家人在江寧再也沒有了立足之地,隻好舉家遷回北京居住。

經曆了這種慘痛的遭遇,曹雪芹看透了世態炎涼。從此,他就一心讀書,遠離了官場。

在北京,他們一家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靠著原有的一些家當生活。這樣坐吃山空,生活越來越窮困。真是禍不單行——曹雪芹的父親不久後也病死了,這對他們本就貧困的生活來說不啻於雪上加霜。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曹雪芹變賣了家產,搬到了北京西郊幾間簡陋的草屋裏讀書。家裏沒有糧食,一家人就隻以稀粥充饑度日。

生活環境的改變讓曹雪芹很快成長起來。他看著周圍的老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過的如此窮苦,不禁感歎起小時候家裏的奢華來。後來,他就下定決心,要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寫一部反應社會生活的小說,這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描寫了一個賈家這個貴族大家庭從原來的繁盛奢華到最後敗落的故事。小說以賈家的公子賈寶玉和其表妹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表述了當時各種封建禮教的束縛,揭露了官僚豪門勾結起來欺壓老百姓的醜惡麵目。

為了寫這部小說,整整十年的時間,曹雪芹都窩在北京西郊的房子裏很少外出,長年的辛勞讓曹雪芹的身體每況愈下,但是家裏連飯都吃不上,又哪裏來的錢去看病呢?他隻能忍著病痛繼續寫作。當他寫到80回的時候,他心愛的兒子因病夭折,在此打擊下,曹雪芹倒在了病床上,不久也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一部尚未完成的《紅樓夢》。

《紅樓夢》外的故事

《紅樓夢》中的女主角名叫林黛玉,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曹雪芹家裏被抄以後,一家人搬到了北京居住,由於過慣了富貴的日子,家裏人都不會做工,隻能靠著手裏麵僅有的一點基業生活,如此坐吃山空,不久就窮困潦倒了。隻好把在城裏的房子賣出去,搬到了北京的西郊。

生活環境的改變讓曹雪芹見到了貧苦百姓的生活,他開始反思自己以往的奢侈和浪費,決心把以往紙醉金迷的生活以及抄家後的經曆寫出來警示後人,家裏人也都很支持他的想法,可是此時家裏麵已經很窮了,即便是省吃儉用,有時候仍然買不起寫書要用的筆墨紙硯。曹雪芹為此很是發愁。

這天,他正在房間裏全神貫注地寫書,寫到興致正高的時候,發現墨水已經用完了,怎麼辦呢?曹雪芹心急火燎,他知道靈感有時候是一閃即逝的,這時候如果不接著寫下去,好的構思就會忘掉的。正在這時,他的一位好朋友鄂比先生來拜訪他,看見他六神無主的樣子,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曹雪芹麵帶難色地把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鄂比先生很喜歡曹雪芹寫的故事,看他如此發愁,就告訴他說:“雪芹,我倒是有一個辦法,說不定能解你的燃眉之急呢!”曹雪芹一聽,高興極了,就催著鄂比先生快說。鄂比先生說:“我聽人說,在櫻桃溝下麵的河灘裏,有一種黑色的石頭,叫畫眉石,據說用手摸它,手就會被染成黑色的,用清水研磨後,能劃出黑色的痕跡,以前皇宮裏的嬪妃宮女都用這種石頭畫眉,還有一些年紀大些的人,把這石頭磨碎了,用來染頭發,我想,我們采集一些這樣的石頭研碎,是不是能用它來寫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