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路憂心忡忡的貝多芬到達了維也納。一下車,眼前美麗的風景就迷住了貝多芬。典雅的教堂、古老的別墅、蔥鬱的樹木……這一切仿佛仙境一般,使貝多芬陶醉不已。
與此同時,想到馬上就可能見到自己敬仰的大師,這更讓貝多芬的心情激動起來。
當他來到大師的門前,以崇敬地心情敲響大門時,貝多芬的心緊張地快要跳了出來。“這位一直被父親稱為大師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他會不會收我做徒弟呢?”
就在這時,一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人打開了大門。他看著貝多芬,靜靜地問道:“你找哪位?”貝多芬這時已經緊張地說不話來,於是隻掏出大主教的介紹信遞給了麵前的這個人。
在他看信的時候,貝多芬仔細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人。他麵色蒼白,身材消瘦,唯獨手指纖細修長。難道這就是敬仰已久的大師莫紮特嗎?怎麼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呢?在他心中,莫紮特應該是個身材高大、氣質非凡的人,可眼前的這個人卻如此的平凡。年少的貝多芬,多少有點失望。
開門人看完手中的信後,抬頭對貝多芬說:“你進來給我彈首曲子吧。”貝多芬這才肯定,原來他真的是自己心中的榜樣莫紮特。就這樣,這兩位音樂大師,第一次見麵了。
心裏還是有些沮喪的貝多芬,走進屋子,坐到了鋼琴旁。此時,他的心裏百感交集,所以彈奏出的曲子也倉促、粗糙,並沒有把自己的水平完全展現出來。莫紮特有些失望。他聽完貝多芬彈奏的曲子,一直沒有說話。貝多芬也知道自己表現得差強人意,於是馬上說:“請讓我試試即興演奏吧。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盡力,並請您先彈一段旋律。”
莫紮特同意了,並隨手彈奏了一段旋律。那是他正在創作的歌劇《唐·璜》中的一節。這節輕快的音樂給了貝多芬靈感,他的手指在鍵盤上舞動起來。他用嫻熟的演奏技巧,加上大膽的再創造,將這節音樂的旋律進行變奏。時而悠揚舒緩,時而剛勁有力。靈動的演奏,使這節樂曲猶如暴風雨後的晴空一樣,讓人心曠神怡。
31歲的莫紮特完全被隻有16歲的貝多芬的高超的演奏技藝所打動。他激動地走到大廳對來訪的幾個朋友說:“我的朋友們,注意這個孩子吧。我相信,他一定會震驚全世界。”
【名人名言】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生活這樣美好,活它一輩子吧!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涓滴之水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他力量強大,而是由於晝夜不舍地滴墜。隻有勤奮不懈地努力,才能夠獲得那些技巧。
【課本連接】
《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3課《音樂巨人貝多芬》
印象派大師——梵高
【名人檔案】
姓名: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1890年)
家鄉:荷蘭布拉邦特
主要成就:19世紀人類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印象畫派代表人物。他善於用繪畫表達主觀感受,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完成的,代表作有《向日葵》、《郵遞員魯蘭》、《咖啡館夜市》、《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郵遞員魯蘭《星光燦爛》、《梵高在阿爾勒臥室》、《歐韋的教堂》等。
【名人故事】
梵高和弟弟的故事
為了追求夢想,梵高的生活變得窘迫不堪。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更沒有放棄過。對他來說,隻要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肚子受點罪根本不算什麼。
有一次,貧窮的隻靠房東周濟的幾片麵包喂飽肚子的梵高,患了感冒,高燒不退。人在病痛的時候,往往異常脆弱。回想著自己的慘痛經曆,梵高知道,自己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這不得不使他對自己是否還應堅持自己的夢想產生了猶豫。
就在梵高內心掙紮的時候,他的弟弟提奧推開了房門。提奧是一位年輕出色的巴黎畫商。看到床上的哥哥病成這樣,提奧的心裏十分難過。他馬上跑出門去,為哥哥買回衣服和食物,並做了一桌好菜,喂給哥哥吃。
提奧看著眼前這個他從小一直崇拜、而如今卻敗落成這樣的男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淚。在他的心中,哥哥是那樣的高大魁梧,曾經為他遮風避雨,帶他嬉笑玩耍。而今天,接連一年的不得誌,讓他變得虛弱頹廢。提奧失望之外,更多的是心痛。他對哥哥說,這麼辛苦,為什麼還要堅持呢,還是和他一起回家去吧。
瘦弱的梵高輕輕地搖了搖頭:“我還不能回去。現在這樣回去,我就是人們眼中遊手好閑的敗家子。旁人不了解我內心的夢想。我熱愛藝術,在阿姆斯特丹學習的時候,我就萌發了想要畫畫的強烈衝動。但那時我沒有讓自己那麼做,因為我怕影響自己真正的工作。如今,我27歲了,卻是一事無成。但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尋找我真正的夢想。在經曆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路程後,我明白了,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藝術家。這些年來,我在工作中接連失敗,這說明,我早就不該在這裏,而是應該去追求我的夢想,去做適合自己的事情。也許在我的靈魂中有一團烈火,但沒有一個人前來取暖。難道我不應該守護著這團火,保持著自己的熱情,耐心等待有人前來取暖的時刻到來嗎?所以,即使再困難,我都要堅持下去。”
看到哥哥如此堅定的決心,提奧被深深地打動了。他把哥哥當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尊重他的任何決定。於是,提奧決定將自己的工資都資助給哥哥以完成他的事業,並鼓勵哥哥勇敢地走下去。
從此以後,在弟弟提奧的資助和梵高的勤奮努力下,梵高在藝術的世界裏自由翱翔,最終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一代藝術大師。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有句話說,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便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然而,或許上帝當初安排梵高來到人間來時,卻忘了留給他一席之地。
梵高的一生,窮困、窘迫。災難般的生活將他圍困堵截,不留一絲希望。他沒有家庭,沒有子女,沒有愛情,沒有友情,沒有金錢,沒有健康,甚至沒有上帝。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就像一件廢物一樣,被人忽視,甚至遭人厭惡。然而,這個歐洲畫壇上永不隕落的巨星,卻一直保持著心底裏的美好,從沒放棄過夢想,從沒放棄過原則,也從沒退縮過。
梵高的生活,貧窮淒慘、麻木愚鈍、沒有快樂。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20的時候,他曾在一家畫廊裏做過店員。那時的他,並不會畫畫,也不曾知道自己熱愛畫畫。他隻是每天為別人賣花,平庸到自己都為自己感到憂鬱,但他卻一直壓著內心的情感,從不表露出來。要不是因為失戀的打擊,讓他選擇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忘掉那個拒絕他的姑娘,他不會選擇品嚐痛苦,陷入如此的絕望境地。
在流浪中,他嚐試過各種職業:牧師、教師等等。他也試著學過很多東西,接受過教育。但是,他最終都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些。長期的在外流浪,又沒有穩定的工作,他花光了所有的金錢,時而又被病痛折磨。他不禁開始有些消沉,甚至沒有勇氣開始嶄新的生活。
26歲那年,梵高突然在窮途末路之時看到了一點希望——他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懷念著曾經呆過的那些畫店和美術館裏的那些美麗的油畫。這讓他幡然醒悟,原來自己一直心念著藝術。於是,他開始了畫畫,並為此付出了一生。
梵高並不是想以畫畫謀生,沒有金錢、沒有健康、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他,隻是為了找到一個堅強活下去的信念,更確切的說是信仰。他根本沒想過金錢、地位亦或名聲,他隻是需要一種力量,讓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他沒有拜師,沒有半點繪畫基礎,他隻是在畫板上,描述出他內心最想表述的情感,那些任何人都沒有見過、不為時人所承認的東西。他把他的迷茫、痛苦、絕望、辛酸、憤恨毫無顧忌的傾注在畫筆上。繪畫雖然未曾改變他困窘的生活,但卻使他忘記痛苦的生命和慘痛的經曆。他不停地用心在畫,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把繪畫當作信仰,當作神主,直到他心力憔悴的那一天。
如果生活是一隻漏洞,普通人都是在拚命地從漏鬥底部往上攀爬,以尋找更廣闊的空間。但梵高,他在慘痛生活的折磨下,卻堅強地從漏鬥的細部鑽了過去,正因如此,他找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廣闊藍天。
【名人名言】
◎在我的生活與繪畫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是像我這樣的笨人,卻不能沒有比我偉大的某種東西,它使我的生命——創造的力量。
◎一個人絕不可以讓自己心靈裏的火熄滅掉,而是要讓它始終不斷的燃燒。……你知不知道,這是誠實的人保存在藝術中最最必要的東西!然而並不是誰都懂得,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於有真實與誠摯的感情。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我是什麼呢?一個無用的人,一個反常與討厭的人,一個沒有社會地位、而且永遠也不會有社會地位的人。好極了,即使這是事實,我也要以我的作品來表明,這樣一個反常的人,這樣一個毫不足取的人的內心是怎樣的。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礎是愛而不是恨,是冷靜而不是熱情,我時常陷入極大的痛苦,這是事實。但是我的內心仍然是安靜的,是純粹的和諧與音樂。在最寒磣的小屋裏,在最肮髒的角落裏,我發現了圖畫。
◎我總是全力以赴地畫畫,因為我的最大願望是創造美的作品。
【課本連接】
《世界曆史》(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3課《世界的文化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