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茨的第一輛三輪汽車,雖然給他帶來了無上的榮譽,但是一方麵並沒有根本改變他們貧困的生活狀況;另一方麵,這個不斷散發臭氣的怪物總是拋錨,遭到不少人的質疑和嘲笑。
本茨雖然多次對它進行改進,但是缺點還是不少。一再出錯的三輪汽車,讓本茨自己都感到失望,甚至沒有勇氣將它開上大街。但是,貝爾塔卻對丈夫的發明深信不疑。她在鼓勵丈夫的同時,頂著旁人的白眼,帶著兩個孩子,勇敢地開始了駕駛汽車的第一次長途旅行。
1888年8月的一個早晨,貝爾塔駕駛著丈夫發明的汽車,帶著兩個孩子向100多公裏裏以外的婆婆家進發了。那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輛汽車跑過這麼遠的路程。當路人看到這個怪物從身邊經過時,都不禁驚呆了。車子經過哪裏,哪裏就引起一陣議論。
貝爾塔的這一路,沒那麼順利。當汽車行駛了14公裏時,燃料用盡了。於是,貝爾塔隻好跑到一家藥房購買粗汽油。當行駛了70公裏左右時,又被一個陡坡卡住。貝爾塔情急之下,讓小兒子在前麵駕車,她自己和大兒子在車後推,才使汽車“開”過了整個陡坡。除此之外還有發動機的油路堵了,貝爾塔就用發針把它修好;電器設備發生了短路,貝爾塔用襪帶作絕緣墊……
就這樣,當日落西山時,母子三人才終於達目的地。全城的人都跑出來圍觀這個“怪物”,並紛紛讚歎不已。興奮的貝爾塔立即給丈夫拍了一個電報:“親愛的,汽車經受了考驗,請速申請參加慕尼黑博覽會。”
接到電報的本茨,又是激動,又是感動,兩手都發抖,他幾乎不相信這是事實。冷靜下來後,他立刻辦妥了參加慕尼黑工業博覽會展的手續。在會上,他的汽車吸引了大批客戶。從此他的事業蓬勃發展,擁有了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廠,生產名揚四海的奔馳牌汽車。而本茨太太也因為這次曆史性的試驗而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汽車駕駛員。
【名人名言】
◎發明的過程比發明的結果美好千倍。
◎我堅信:創造的熱情將永不熄滅。
【課本連接】
《世界曆史》(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0課《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電話發明者——貝爾
【名人檔案】
姓名:貝爾(1847年~1922年)
家鄉:英國愛丁堡
主要成就:美國著名發明家,電話的發明人,被稱作“電話之父”。他一生獨自獲得了18項專利,和他人共同獲得了12項專利。其中,14項是屬於電話和電報方麵的。他不僅發明了電話,而且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電話公司。
【名人故事】
電話的產生
貝爾出生在愛丁堡的一個聲學世家,父親和祖父都是從事聾啞事業的著名的語言學家。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裏的貝爾,從小就對語音傳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貝爾小的時候很貪玩,還總調皮搗蛋。貝爾的祖父很疼愛他,但對他的管教也格外嚴格。貝爾那時候很怕祖父,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喜歡上了這位花白胡子的老人,並為他淵博的知識而傾倒。經過祖父嚴厲卻慈愛地教導下,貝爾漸漸懂事起來,並迅速表現出對搞小發明小創造的熱情。
那時候,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經常在那裏玩的貝爾,覺得這種老式水磨太費勁了,得改進改進。於是,他翻閱了大量圖書資料,設計出一個利用齒輪改良原有水磨的草圖。雖然,這個出自小孩之手的草圖畫得並不規範,但貝爾的構想卻十分巧妙。通過這件事,貝爾成了遠近聞名的“小發明家”,這也給他增加了很大的自信,並激發了他對科學更大的興趣。
1864年,17歲的貝爾受家庭的影響,進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學習語音專業。1867年,他又到倫敦大學繼續攻讀語音學。25歲時,貝爾受聘為美國波士頓大學的語音學教授,隨後定居美國。
那時的美國,電報作為一種新型的通訊工具,已經廣泛地運用了。一天,坐在辦公室裏的貝爾,看著眼前的電報機,突然想到:“電流可以讓音叉震動,那為什麼人的聲音或音叉的震動,不能讓電流獲得相應的音波而來傳遞聲音呢?”於是,他開始對此進行試驗。在實驗中,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電流導通或截止的時候,螺旋線圈竟然會發出噪音聲響。於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在貝爾德心中萌發了出來:如果能在講話的時候,使電流強度發生變化,從而模擬出聲波的變化,這樣就可以用電流將聲音更遠地傳播出去了。
想到這裏,激動的貝爾都不禁為自己的這一想法而感到震撼。可是畢竟他是學語音學專業的,對電學可是一竅不通。於是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幾位電學界的朋友,希望得到幫助。卻沒想到那些人聽完後,都覺得他這是異想天開,有的甚至勸他去補習一點科學知識。可是執著的貝爾並沒有灰心,他自信這個理論一定能成立。1875年3月,電磁學泰鬥亨利先生聽到貝爾的想法後,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主意,並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在亨利先生的鼓勵下,貝爾決定自學電學知識,並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證實自己的想法是可能的。於是,他一頭紮進圖書館,從《電學常識》開始,潛心學習電學知識,並掌握了最新的電磁研究動態。擁有了紮實的電磁學理論知識後,貝爾進入實驗的籌備階段。1873年,貝爾辭去波士頓大學語音學教授的職務,在近郊公寓租了一間破舊狹窄的小屋,並請來18歲的電器技師沃特森做試驗助手,開始正式地搞起實驗來。
兩年裏,他和助手終日關在試驗室裏,反複設計方案、加工製作。他們不斷地失敗、受挫,但卻不斷地激勵自己再試一次。偶爾,貝爾也會沮喪,但他的耳邊馬上會響起亨利先生的話,從而讓他再次振作起來,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研製工作中去。
1876年3月10日,貝爾和他的助手分別在兩個房間裏準備做對話實驗。這時,貝爾一不小心,將硫酸撒在自己的腿上,這不僅燒壞了他的褲子,更將他的腿燒得火辣辣的痛。貝爾禁不住叫了起來:“沃特森,快來,我的硫酸灑了。”隔壁房間內,正握著話筒和聽筒的沃特森卻在那頭激動地叫起來,因為他聽見了,他聽見了貝爾從話筒裏傳來的聲音。也就是這一天,貝爾成功地發明了電話。同一年,美國專利局批準了他的電話專利。
電話的發明者貝爾曾這樣預言道:“可以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聯接到私人住宅、鄉村、船舶和工廠等。也可以設立中央電話局,通過主幹電纜線將各端電話筒聯接起來。這樣,就可以根據需要,城市任何兩個地方都能直接通話。這個方案,即使目前難以實現,但我確信,這將是公眾采用電話通信的發展方向。我還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電話線還可接通各國電話公司的總部,甚至全國各地的每個人都能與別的地方的人直接通話。”
挫折中的堅持
1881年7月,美國第20任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當時的醫學還沒有X光片,嵌入在身體裏的子彈,一生無法準確地判斷其位置。於是,這件事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大家都希望能夠研究出一種非常規的探測手段。
身在波士頓的貝爾,聽到消息後迅速趕到首都華盛頓,與其他科學家一起,參與到這次研究中。經過反複試驗,貝爾設計出一架電磁感應儀。這台探測儀在探測過程中,如果遇到金屬物體,會在電話機裏發出某種聲響。
隨後,貝爾用這台儀器在一些曾經於美國內戰中受傷的老兵身上先後作了實驗,當儀器遇到老兵身體內遺留的彈片時,儀器的電話筒裏就會發出聲響。實驗成功後,貝爾在總統的身體上進行了測試,但很可惜,兩次努力都失敗了。
測試的失敗,讓貝爾的競爭對手們得意起來,諷刺他是嘩眾取寵,到頭來自己搧了自己一個大嘴巴。但貝爾並沒有泄氣。他再次全心投入到完善感應儀設計的工作中。
9月19日,加菲爾德總統不治身亡。在他的驗屍報告中,記載著子彈嵌入身體過深,以當時的科學水平,根本檢測不出來。而就在總統去世不久,貝爾用改裝後的儀器成功的為一名紐約的病人完成了檢測工作。
其實,貝爾還設計了一種電話探針,以期在加菲爾德總統彌留的時候找到子彈的位置,因為貝爾曾經失敗過兩次,而被總統的外科醫生拒絕了。但是,這項發明還是得到了廣泛應用,直到X光設備出現,它才漸漸退出了曆史舞台。也正因為這項發明,德國海德堡大學授予貝爾名譽醫學博士學位。
【名人名言】
◎創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
【課本連接】
《曆史與社會》(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