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沉思了一會兒,對銀花三娘子說:“我放你回去,如果你能勸陳祖義歸降,今天的事情既往不咎,怎麼樣?”
銀花三娘子一聽還有活命的希望,趕緊答應了。眾人眼睜睜地看著三娘子走了,就埋怨鄭和太大意了。鄭和隻是笑了笑,並沒有說話。
到了下午,銀花三娘子果然帶著人如約而來,她告訴鄭和說:“鄭大人,我已經說服了陳祖義,明天大人就可以上岸接受陳祖義的歸降。如果大人不相信,可以以我為人質。”
鄭和哈哈一笑說:“三娘子深明大義,果然勸服了陳祖義,不過我不便上岸,明天你們就一起來我船上見我吧!”說著也不讓三娘子作人質,隻讓她隨船回去。回到船艙內,鄭和的一名參謀告訴他說:“大人,海盜多是言而無信之人,大人不可輕信啊!”鄭和笑了笑說:“你不必擔心,我已經做好了防備。”
當天晚上,天剛黑,三娘子再一次駕著小船來到鄭和的船上,雙膝跪地,向鄭和請罪說:“大人,小女子其實並沒有能勸服陳祖義,他決定今天晚上三更就偷襲大人的船隊,還請大人早做防備。”說著她從貼身的衣服裏拿出了的陳祖義海盜團夥的地圖,交給了鄭和。原來這三娘子確實是漁民之後,從小被陳祖義收養,長大後又成了陳祖義的侍妾。她被鄭和兩次釋放的恩義所感動,加上早就不恥陳祖義的為人,因此決定棄暗投明。
鄭和聽了三娘子的話也很感動,就讓她到船艙裏麵去休息,自己在前麵進行部署。
再說陳祖義,他巡邏時看到三娘子失蹤了,覺得大事不好,就決定提前偷襲鄭和的船隊。可是沒想到他們的小船剛剛靠近鄭和的船隊,就見鄭和的大船上忽然燈火通明。穿著官服的鄭和站在船頭,一聲令下:“開炮!”一時間萬炮齊發,海盜的船隻被打得七零八落,海盜也被打死、淹死不計其數。陳祖義一看大勢已去,他飛身跳上大船,手執大刀直奔鄭和而來。鄭和正準備迎敵,卻見一顆彈丸直射向陳祖義的大刀。原來是三娘子在後麵看到了,害怕鄭和有閃失,就拚盡全身的力氣吐出了那顆彈丸。陳祖義被生擒活捉,而三娘子也因用力過度口吐鮮血而亡。
後來,陳祖義被押往北京斬首示眾,而鄭和的船隊也因為殲滅了海盜,很快在南洋各國取得了威信,鄭和也利用這個機會和各國建立了友好通商的關係。
【名人名言】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
【課本鏈接】
《曆史與社會》(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五課《麵臨挑戰的中國》
走遍神州的探險家——徐霞客
【名人檔案】
姓名:徐霞客(1586年~1641年),本名宏祖,字振之,霞客為其別號
家鄉:江蘇省江陰縣。
主要成就:明末探險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他曆經30年考察撰成的《徐霞客遊記》,開辟了地理學上係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它既是係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名人故事】
誌在四方
1586年,正值我國明朝末年。徐霞客就在這年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的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祖上曾經做過官。
徐霞客家中有很多藏書,因此,他自幼就有博覽群書的機會。他雖然非常喜歡看書,但是對四書五經一點也提不起興致,而特別喜歡讀地理、曆史和遊曆探險方麵的書。他也向往著那種“問奇於名山大川”的生活。
在明代,知識分子要做官,就必須熟讀四書五經,學做八股文,然後參加“科舉”考試。徐霞客也曾參加過八股考試,但失敗了。此後,他便決定不再走考試做官的道路,決心進行自己感興趣的地理考察事業。
要知道,在那個以“仕”為上的年代,做出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徐霞客堅定地這樣做了,他的家庭,特別是他的母親也有力地支持了他:“誌在四方,男子事也”,“哪能讓兒子像籬笆中的雞,車轅下馬,被困著呢?”
此後,徐霞客便開始埋頭潛心閱讀和研究前人的地理學著作。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他發現有很多前人的著述都是曆代的沿襲,並且有很多都是照抄照搬。如果前代的人錯了,後代人也跟著錯。他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前人的著述提出了很多問題,並且他對那些問題提出了大膽的懷疑。例如關於長江的源頭問題,在被認為是經典地理著作的《禹貢》中,說是“岷山導江”,後來不少人都沿襲這一說法,徐霞客提出了為什麼長江比黃河長,而長江之源那麼短,黃河之源卻那麼長的疑問,認為《禹貢》上的說法是解釋不通的。
為了弄清楚祖國河山的真實麵目,他便決定親身進行實地考察。22歲那年,徐霞客開始遊曆考察生涯。在此後的30年間,他靠著自己的兩條腿走遍了江蘇、浙江、山洞、河北、陝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雲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19個省、市、自治區。
他所考察的地區大部分是陡峭的山峰和湍急的險灘,他冒著隨時可能喪生的危險。除了路途的險要外,有時還會遭遇強盜、劫匪。當時,有人勸他不要再冒險了,並要資助他回鄉的路費,但他卻堅定地說:“我帶著一把鐵鍬來,什麼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屍骨呀!”
就這樣,他曆經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對中國的名山大川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考察探險,並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直到他身患重病,無法走路,才停止了這種探險考察生活。
勇探險穴
徐霞客在地理考察探險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有時候甚至瀕臨死亡的邊緣,但是他從不曾放棄過。
公元1637年的一天,徐霞客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湖南省榮陵境內的上清潭邊。他曾聽說上清潭水清澈見底,潭邊綠樹紅花,景色宜人,今日一見果真如此。他還聽人說上清潭的水勢十分奇特,水源在一個狹小的石洞中,那裏洞口非常小,人鑽不進去。據說這個石洞還與山那麵的麻葉洞相連通,相傳那是神龍居住的地方,人們誰也碰不得。
徐霞客站在潭邊,看著眼前的景色,突然來了興致,想親自去探個究竟,看看洞裏到底有沒有神龍,能不能碰。於是他帶著仆人,又雇了一個膽子大的向導帶路,來到了洞口,果然看見有泉水不斷地湧出來。他見泉水清澈見底,忍不住捧起一口喝了下去,立刻感到一股清涼傳遍全身。
徐霞客想去驗證這潭水是否和聽說的一樣,便吩咐仆人和向導在洞口守候,自己則脫掉衣服,跳到水裏,向洞口慢慢遊去。他一隻手撐著地麵,另外一隻手伸出水麵舉著火把,一點點地挪進了洞裏。洞裏除了石頭之外,就是湍急的流水,沒有其他的東西,當他挪到再也不能前進的地方後,便慢慢退了出來。仆人和向導把他拉上岸後,他稍作歇息,就向麻葉洞走去。
離麻葉洞不遠的時候,向導突然站住了,他麵有難色地說:“前方就是,你自己去吧,我在這等著。”徐霞客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害怕傳說中的神龍。於是笑了笑,讓仆人和向導在那等著,一個人向麻葉洞走去。
向導看著徐霞客的背影,忍不住問仆人:“這位先生是大法師嗎?他怎麼有那麼大的膽量?”仆人笑笑說:“先生不是大法師,他是位探險家,什麼艱難險阻,神龍鬼怪他都不害怕。”
村裏的人都聽說有個人來探麻葉洞,便紛紛爬上山,聚集在洞口觀看,他們既好奇又有些擔心。
徐霞客來到洞口,發現洞口很小,像個豎井,並且洞裏很黑,不知道有多深。他脫去外衣,小心翼翼地鑽進洞裏。他兩手扶住洞口伸下腳去,接著用手摳著洞壁,一點一點探索著下去,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倒換著手腳向下,費了好大的勁終於到了洞底。
他站穩後,點燃火把,繼續向洞的更深處走去。他走走停停,艱難地度過了那段崎嶇狹窄的地段,來到了一個寬闊平淡的地方。那裏水勢舒緩,還有水流撞擊石洞的叮咚聲響,洞壁晶瑩剔透,簡直美極了。突然他發現有一縷光線從洞頂的彎月形縫隙中透進來,腳下一股水流從一塊巨石下流過,曲曲折折向外伸展而去。他憑借著豐富的經驗斷定這就是洞外那股鑽出懸崖的水流。
徐霞客弄清楚了這個問題之後,才原路返回。
洞外的仆人和向導還有那幫村民都在為他擔心。一見徐霞客出來,大家都紛紛湧上前來問有沒有見到神龍,裏麵是什麼樣子的。徐霞客向大家講述了他所看到的一切,並告訴大家裏麵根本沒有什麼神龍。
為了徹底弄清這股水的源流,他和仆人一道去翻對麵那座高峰。那峰上常年掛著一條瀑布,嘩嘩啦啦,流水終年不斷。山峰陡峭,他們隻得砍下木頭插在石頭縫裏,踏在上麵一步一步地攀登。來到一個幹涸了的山澗前麵,茅草叢生,道路斷絕。他們就將兩個人的包腳布撕成布條,擰為布繩,從高聳的懸岩上垂下,然後手拉布繩,腳蹬峭壁,懸空而下??
徐霞客的一生就是這樣堅持不懈,攀山涉水,親自考察,對祖國的地理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名人名言】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課本鏈接】
《曆史與社會》(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社會舞台中的角色》
“中世紀的偉大旅行家”——馬可?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