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2 / 3)

【來源】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幹燥根及根莖。

【產地】主產於陝西、河南等地。

【性狀】根莖呈結節狀,下部著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形,常彎曲或扭曲,長10~25cm,直徑1~1.5cm;表麵紅棕色或暗棕色,具有細縱皺紋及少數須根痕。皮部易剝落,露出黃紅色木部;質脆,易折斷,斷麵平坦,皮部窄,紫紅色,木部寬廣,淺黃紅色,可見多數小孔。氣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飲片】生茜草片呈類圓形片狀或小段,厚1.5~3mm;表麵顯棕紅色,具有多數小孔;外皮棕紅色或暗紅色。

茜草炭形如生茜草片,表麵焦黑色,內部暗棕色,味焦苦。

【功效】涼血止血,祛瘀通經。

紫菀

【來源】菊科植物紫菀的幹燥根及根莖。

【產地】主產於河北、安徽等地。

【性狀】根莖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頂端有莖、葉的殘基,質稍硬。根簇生,長3~15cm,直徑1~3mm,多編成辮狀;表麵紫紅色或灰紅色,有縱皺紋;質較柔韌。氣微香,味甜、微苦。

【飲片】為不規則的厚片或小段,切麵中部有黃白色的筋脈,周邊紫紅色或灰紅色,有縱皺紋,質柔韌。

【功效】潤肺降氣,止咳化痰。

玉竹

【來源】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湖南、浙江等地。

【性狀】呈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長4~18cm,直徑0.3~1.6cm。表麵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須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受潮後稍軟,易折斷。斷麵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

【飲片】表麵淡黃色或黃棕色,切麵角質樣,半透明,有黏性。

【功效】養陰潤燥,生津止咳。

黃精

【來源】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囊絲黃精的幹燥根莖。

【產地】滇黃精主產於貴州、廣西等地;黃精主產於河北、內蒙、河南等地。

【性狀】大黃精呈肥厚肉質的結節塊狀,結節長可達10cm以上,寬3~6cm,厚2~3cm。表麵淡黃色至黃棕色,具環節,有皺紋及須根痕,每一結節上有一呈圓盤狀的莖痕,圓周凹入,中部突出,習稱“雞眼”。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麵角質,淡黃色至黃棕色。氣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雞頭黃精呈結節狀彎柱形,長3~10cm,直徑0.5~1.5cm。結節長2~4cm,略呈圓錐形,常有分枝形如“雞頭”;表麵黃白色或灰黃色,半透明,有縱皺紋,莖痕圓形,直徑5~8mm。

薑形黃精呈長條結節塊狀,長短不等,常數個塊狀結節相連。表麵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結節上側有突出的圓盤狀莖痕,直徑0.8~1.5cm。

【飲片】為不規則條狀段,長約1cm。表麵黃棕色,半透明,周邊有縱皺紋及隆起的環紋,並見有“雞眼”狀的莖痕。

【功效】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

知母

【來源】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

【性狀】毛知母呈長條狀,微彎曲,略扁,偶有分枝,長3~15cm,直徑0.8~1.5cm,一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習稱“金包頭”。表麵黃棕色至棕色,上麵有一凹溝,具緊密排列的環狀節,節上密生黃棕色的殘存葉基,由兩側向根莖上方生長;下麵隆起而略皺縮,並有凹陷或突起的點狀根痕。質硬,易折斷。斷麵黃白色。氣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帶黏性。

知母肉表麵白色,有扭曲的溝紋,有的可見葉痕及根痕。

【飲片】為不規則的類圓形厚片,表麵黃白色,周邊黃棕色、棕色或黃白色。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潤燥。

射幹

【來源】鳶尾科植物射幹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湖北、河南、江蘇等地。

【性狀】呈不規則結節狀,長3~10cm,直徑1~2cm。表麵黃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皺縮,有較密的環紋。上麵有數個圓盤狀凹陷的莖痕,偶有莖基殘存;下麵有殘留細根及根痕。質硬。斷麵黃色,顆粒性。氣微,味苦、微辛。

【飲片】為類圓形或不規則薄片,邊緣不整齊。表麵黃色,顆粒狀。周邊黃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皺縮。

【功效】清熱解毒,消痰利咽。

澤瀉

【來源】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幹燥塊莖。

【產地】主產於福建、四川等地。

【性狀】呈類圓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7cm,直徑2~6cm;表麵黃白色或灰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紋淺溝及多數細小突起的須根痕,底部常有瘤狀芽痕;質堅實,斷麵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氣微,味微苦。

【飲片】為圓形厚片,表麵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周邊黃白色,有須根痕。

【功效】利小便,清濕熱。

三棱

【來源】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幹燥塊莖。

【產地】主產於江蘇、河南、山東等地。

【性狀】本品呈圓錐形,略扁,長2~6cm,直徑2~4cm。表麵黃白色或灰黃色,有刀削痕,須根痕小點狀,略呈橫向環狀排列。體重,質堅實。氣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功效】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土貝母

【來源】葫蘆科植物土貝母的幹燥塊莖。

【產地】主產於河南、陝西、山東等地。

【性狀】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等。表麵淡紅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角質樣,光亮而平滑。氣微,味微苦。

【功效】散結,消腫,解毒。

薑黃

【來源】薑科植物薑黃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四川。

【性狀】呈不規則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常彎曲,有的具短叉狀分枝,長2~5cm,直徑1~3cm。表麵深黃色,粗糙,有皺縮紋理和明顯環節,並有圓形分枝痕及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麵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呈點狀散在。氣香特異,味苦、辛。

【飲片】呈卵圓形片,表麵深黃棕色,常帶黃色粉末,切麵顯棕黃色或黃色,呈角質狀,有蠟樣光澤,近外圍有一個黃色環紋,中部常有黃色的筋脈小點。微有香氣,味苦、辛。

【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片薑黃

【來源】薑科植物溫鬱金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浙江。

【性狀】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片狀,大小不一,長3~6cm,寬1~3cm,厚0.1~0.4cm。外皮灰黃色,粗糙皺縮,有時可見環節及須根痕。切麵黃白色至棕黃色,有一圈環紋及多數筋脈小點。質脆而堅實。斷麵灰白色至棕黃色,略粉質。氣香特異,味微苦而辛涼。

【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莪術

【來源】薑科植物蓬莪術、廣西莪術或溫鬱金的幹燥根莖。後者習稱溫莪術。

【產地】蓬莪術主產於四川;溫莪術主產於浙江;桂莪術主產於廣西。

【性狀】蓬莪術呈卵圓形、長卵形、圓錐形或長紡錘形、頂端多鈍尖,基部鈍圓,長2~8cm,直徑1.5~4cm。表麵灰黃色至灰棕色,上部環節凸起,有圓形微凹的須根痕或有殘留的須根,有的兩側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類圓形的側生根莖痕,有的可見刀削痕。體重,質堅實。斷麵灰褐色至藍褐色,蠟樣,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層與中柱易分離,內皮層環紋棕褐色。氣微香,味微苦而辛。

桂莪術環節稍凸起,斷麵黃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黃色粉末,內皮層環紋黃白色。

溫莪術斷麵黃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黃色至黃棕色粉末。氣香或微香。

【飲片】為類圓形或橢圓形薄片,表麵黃綠色或棕褐色,有黃白色的環紋及淡黃棕色筋脈點;邊緣角質樣,有光澤;周邊灰黃色或棕黃色。

【功效】行氣破血,消積止痛。

高良薑

【來源】薑科植物高良薑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廣東。

【性狀】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表麵棕紅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的縱皺紋及灰棕色的波狀環節,節間長0.2~1cm,可見圓形的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麵纖維性,灰棕色至紅棕色,內皮層環明顯,中柱約占1/3。氣芳香,味辛辣。

【飲片】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切麵灰棕色或紅棕色,纖維性,周邊暗紅棕色或暗褐色。氣香,味辛辣。

【功效】溫胃散寒,消食止痛。

山柰

【來源】薑科植物山柰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多為圓形或近圓形的橫切片,直徑1~2cm,厚0.3~0.5cm。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切麵類白色,粉性,常鼓凸。質脆,易折斷。氣香特異,味辛辣。

【功效】行氣溫中,消食止痛。

幹薑

【來源】薑科植物薑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湖南、廣西、四川、山東、江西、貴州、福建等地。

【性狀鑒別】呈扁平塊狀,具指狀分枝,長3~7cm,厚1~2cm。表麵灰黃色或淺灰棕色,粗糙,具縱皺紋及明顯的環節;分枝處常有鱗葉殘存,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斷麵黃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顆粒性,內皮層環明顯,筋脈點及黃色油點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功效】溫胃散寒,消食止痛。

千年健

【來源】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呈圓柱形,稍彎曲,有的略扁,長15~40cm,直徑0.8~1.5cm。表麵黃棕色至紅棕色,粗糙,可見多數扭曲的縱溝紋、圓形根痕及黃色針狀纖維束。質硬而脆,斷麵紅褐色,黃色針狀纖維束多而明顯,相對另一斷麵呈多數針眼狀小孔及有少數黃色針狀纖維束,可見深褐色具光澤的油點。氣香,味辛、微苦。

【功效】祛風濕,健筋骨。

山慈姑

【來源】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雲南獨蒜蘭的幹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姑”,後兩者習稱“冰球子”。

【產地】主產於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毛慈姑略呈圓錐形或扁圓形,長1.8~3cm,膨大處直徑1~2cm。頂端漸突起,基部有須根。表麵黃棕色或棕褐色,有皺紋及縱溝,中部有2~3條突起的環節,習稱腰帶,帶上有絲狀纖維。質堅硬,難碎斷,斷麵灰白色或黃白色略呈角質。氣微,味淡,帶黏性。

冰球子呈圓錐形,瓶頸狀或不規則團塊,直徑1~2cm,高1.5~2.5cm。頂端漸尖,尖端斷頭處呈盤狀,基部膨大且圓平,中央凹入,有1~2條環節,多偏向一側。撞去外皮者表麵黃白色,帶表皮者淺棕色,光滑,有不規則皺紋。斷麵淺黃色,角質半透明。

【功效】清熱解毒,化痰散結。

白及

【來源】蘭科植物白及的幹燥塊莖。

【產地】主產於貴州、四川等地。

【性狀】扁圓形,有2~3個爪狀分叉。長1.5~5cm,厚0.8~1.5cm。表麵黃白1色,上麵有微凸起的莖痕,周圍有較密的環紋2~3圈和點狀細根痕,下麵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質堅,不易折斷。斷麵角質樣,黃白色半透明。味苦,嚼之有黏性。

【飲片】為不規則的橫片或順片,角質狀。表麵黃白色,有細皺紋。切麵黃白色或白色,半透明。

【功效】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三棱

【來源】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幹燥塊莖。

【產地】主產於遼寧、安徽等地。

【性狀】塊莖圓錐形,略扁,長2~6cm,直徑2~4cm。表麵黃白色或灰黃色,有刀削痕,小點狀須根痕略呈橫向環狀排列。體重,質堅實,極難折斷,斷麵灰黃色或淺棕色,中央有多數散在的筋脈小點及筋脈條紋。氣無,味淡,嚼之有麻辣感。

【功效】破氣行血,消積止痛。

龍膽

【來源】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龍膽、三花龍膽或堅龍膽的幹燥根及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後一種習稱“堅龍膽”。

【產地】主產於東北三省、河南等地。

【性狀】龍膽根莖呈不規則塊狀,長0.5~3cm,直徑0.5~1cm;表麵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叢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呈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2~5mm;表麵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有顯著的橫皺紋,下部有縱皺紋及根痕;質脆,斷麵略平坦,皮部淺黃棕色;木部束5~8個,黃白色點狀,環列,髓明顯。氣微,味極苦。

堅龍膽表麵黃棕色或紅棕色,無橫皺紋,外皮膜質,易脫落;中央木部呈黃白色圓心,易與皮部分離。

【飲片】龍膽片為不規則的圓形厚片或段,表麵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切麵中心有隱現的筋脈點,具裂隙。

酒龍膽形如龍膽片或段,色澤加深,微有酒氣。

【功效】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香附

【來源】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山東、浙江等地。

【性狀】多呈紡錘形,有的稍彎曲,長2~3.5cm,直徑0.5~1cm;表麵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具6~10個略隆起的環節,節上有未除淨的棕色毛須及須根痕;去淨毛須者較光滑,環節不明顯;質硬,經蒸煮者斷麵黃棕色或紅棕色,角質樣;生曬者斷麵色白而顯粉性,內皮層環紋明顯,中柱色較深,點狀維管束散在;氣香,味微苦。

【飲片】香附為不規則碎粒塊或薄片,表麵棕黃色或棕褐色,經蒸煮者內心黃棕色或紅棕色,角質樣;生曬者內心黃白色,粉性,內皮層環明顯。氣香,味微苦。

醋香附形如香附片,表麵棕褐色。略有醋氣。

【功效】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徐長卿

【來源】蘿藦科植物徐長卿的幹燥根及根莖。

【產地】主產於江蘇、浙江等地。

【性狀】根莖呈不規則柱狀,有盤節,長0.5~3.5cm,直徑2~4mm,有的頂端帶有殘莖,根莖節處周圍著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呈圓柱形,彎曲,長至10~16cm,直徑約0.15cm。表麵淡黃白色至淡棕黃色,具微細縱皺紋,並有纖細須根。質脆,易折斷,斷麵粉性,皮部類白色或黃白色,棕色環淡棕色,木部細小。氣香,味微辛涼,有麻舌感。

【功效】祛風化濕,止痛解毒。

白前

【來源】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的幹燥根莖及根。

【產地】主產於浙江、江蘇、安徽等地。

【性狀】柳葉白前根莖呈細長圓柱形,有分枝,稍彎曲,長4~15cm,直徑0.15~0.4cm,表麵黃白色或黃棕色,節明顯,節間長1.5~4cm,頂端有殘莖。質脆,斷麵中空,形如鵝毛上的“鵝管”,習稱“鵝管白前”。節上簇生多數纖細須根。根纖細而彎曲,直徑多在0.1cm以下,多次分支成毛須狀,常盤曲成團。氣微,味微甜。

芫花葉白前根莖較短小或呈塊狀。表麵灰黃色或灰綠色。節間長1~2cm。質較硬,須根稍彎曲,直徑約0.1cm,分枝少。

【功效】降氣化痰,止咳。

白薇

【來源】蘿藦科植物白薇和蔓生白薇的幹燥根及根莖。

【產地】主產於安徽、湖北等地。

【性狀】根莖粗短,有結節,呈疙瘩狀,上麵具數個圓形的莖痕,下麵及兩側簇生多數細長的根。根長10~15cm,直徑0.1~0.2cm。表麵棕黃色,平滑或有細縱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氣微,味微苦。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白蘞

【來源】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幹燥塊根。

【產地】主產於河南、安徽等地。

【性狀】多切成縱瓣或斜片。縱瓣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兩頭較尖,略彎曲,長3~10cm,直徑1~2cm。外皮紅棕色。有皺紋及橫長皮孔,易層層脫落。縱切片為長圓形,切麵周邊常向內卷曲,中部有一突起的棱線,斜切片呈卵圓形,中央略薄,周邊較厚,微翹起或微彎曲。質輕,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斷麵白色或淡紅色。味甜。

【飲片】切片外皮紅棕色,有皺紋,易層層脫落。切麵為白色或淡紅色,縱切有一凸起的棱線。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土茯苓

【來源】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幹燥根莖。

【產地】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呈不規則條塊狀,多分枝,有結節狀隆起。表麵黃棕色,粗糙,凹凸不平,上端具莖痕。質堅,不易折斷。斷麵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粗糙,有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的小亮點。味微甜、澀,以水濕潤後有黏滑感。

【功效】除濕,解毒,通利關節。

重樓

【來源】百合科植物七葉一枝花或雲南重樓的幹燥根莖。

【產地】七葉一枝花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雲南重樓分布於雲南、貴州等地。

【性狀】呈結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長5~12cm,直徑1.5~4.5cm。外表黃棕色或灰棕色,頂端具鱗葉及莖的殘基,全體密生層狀凸起的粗環紋,一麵結節明顯,結節上具橢圓形凹陷莖痕,另一麵散有須根或疣狀須根痕。質堅。斷麵平坦,白色至淺棕色,粉性或角質。味微苦、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