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2】皂苷的水解

皂苷苷鍵的裂解,可采用酸催化水解、氧化開裂、酶解等。水解條件劇烈時,一些皂苷元往往會發生脫水、環合、雙鍵移位、取代基移位、構型轉化等,生成次生產物。需選用溫和的水解方法,如光分解法、Smith氧化降解法、酶解法或土壤微生物淘汰培養法等。

【考點3】皂苷的顯色反應

1. Liebermann反應樣品溶於乙酐,加濃硫酸,皂苷類成分表現出一係列的顏色變化。

2.醋酐-濃硫酸(Liebermann Burchard)反應可用以區別甾體皂苷和三萜皂苷,甾體皂苷最後呈藍綠色,三萜皂苷最後呈紅色或紫色。

3.氯仿-濃硫酸反應樣品溶於氯仿,加入濃硫酸後,則氯仿層呈現紅色或藍色,硫酸層呈現綠色熒光。

4.三氯醋酸反應將甾體皂苷樣品的氯仿溶液滴在濾紙上,加三氯醋酸試劑,加熱至60℃,生成紅色漸變為紫色。在同樣條件下,三萜皂苷必須加熱到100℃才能顯色。

5.五氯化銻反應樣品溶於氯仿或乙醇,點於濾紙上,噴以五氯化銻氯仿液,60~70℃加熱,顯藍色、灰藍色或灰紫色。

6.芳香醛-硫酸/高氯酸反應芳香醛多用香草醛和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其中以香草醛應用最為普遍,且顯色靈敏。

第三節皂苷的提取分離與結構鑒定

一、皂苷的提取分離

【考點1】皂苷及其苷元的常用提取方法

1.皂苷的提取

(1)甲醇或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一般常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或甲醇作溶劑提取皂苷。醇提取物混懸於水中,先用石油醚、乙醚等親脂性有機溶劑萃取,除去親脂性雜質,然後再用水飽和的正丁醇萃取,得到總皂苷。此法被認為是皂苷提取的通法。

(2)甲醇或乙醇提取-丙酮或乙醚沉澱法:醇提取液適當濃縮後,加入適量的丙酮或乙醚,則皂苷可能被沉澱析出。

(3)堿水提取法:一些酸性皂苷,可依其難溶於水,易溶於堿水的性質,先用堿水提取,再加酸酸化使皂苷沉澱析出。

2.皂苷元的提取皂苷元多數難溶或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所以一般采用加酸加熱將粗皂苷水解,再用與水不相混溶的弱極性有機溶劑,如苯、氯仿等從水解液中將皂苷元提取出來,或者直接用酸水加熱水解中藥原料中的皂苷,濾除不溶物,水洗,幹燥,再用有機溶劑提取皂苷元。

皂苷加酸加熱水解提取皂苷元時,應注意在劇烈的酸水解條件下,皂苷元容易發生脫水、環合、雙鍵移位、取代基移位、構型轉化等變化,使得到的皂苷元不是原來的結構形式,而是次生物質。

【考點2】皂苷的色譜分離

1.吸附色譜法常用的吸附劑是矽膠、氧化鋁和反相矽膠,洗脫劑一般采用混合溶劑。

2.分配色譜法一般用低活性的氧化鋁或矽膠作支持劑,用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水或其他極性較大的有機溶劑進行梯度洗脫。

3.高效液相色譜法一般使用反相色譜法,以乙腈-水或甲醇-水為流動相。

【考點3】甾體皂苷元的分離

分離含有羰基的甾體皂苷元,常用季銨鹽型氨基乙酰肼類試劑,如吉拉爾T(Girard T)或吉拉爾P(Girard P)兩種試劑。這類試劑在一定條件下與含羰基的甾體皂苷元生成腙,借此與不含羰基的皂苷元分離。

二、皂苷的結構鑒定

【考點1】MS、13C-NMR譜在三萜皂苷結構鑒定中的應用

1. MS對於具有Δ12的三萜皂苷,分子中因具有環乙烯結構,容易發生RDA裂解,根據生成的碎片離子峰可以確定A、B環及D、E環上的取代基性質、數目、位置等。

2. NMR譜五環三萜齊墩果烷型(β-香樹脂醇型)含有6個季碳原子,13CNMR譜中有6個季碳信號,烏索烷型(α-香樹脂醇型)13CNMR譜中有5個季碳信號。羽扇豆烷型13CNMR譜中有異丙基信號。

【考點2】甾體皂苷元的IR光譜特征

紅外光譜區別C-25的立體異構體。25D係甾體皂苷有866~863cm-1、899~894cm-1、920~915cm-1及982cm-1四條譜帶,其中 899~894cm-1處的吸收較920~915cm-1處的強2倍,25L係甾體皂苷在857~852cm-1、899~894cm-1、920~915cm-1及986cm-1處也有吸收,其中920~915cm-1處的吸收較899~894cm-1處強3~4倍。

另外,也應了解下麵的知識。

質譜甾體皂苷元的質譜中均出現一個很強的m/z139的基峰和中等強度的m/z115碎片峰以及一個很弱的m/z126的輔助離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