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膽汁酸
一、結構特征
【考點】膽汁酸類成分的化學結構特點
天然膽汁酸是膽烷酸的衍生物,在動物膽汁中通常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的氨基以酰胺鍵結合成甘氨膽汁酸或牛磺膽汁酸,並以鈉鹽形式存在。
膽烷酸的結構中有甾體母核,其中B/C環稠合皆為反式,C/D環稠合也多為反式,而A/B環稠合有順反兩種異構體形式。甾體母核A/B環為順式稠合時稱為正係,若為反式稠合則為別係,如膽酸為正係,而別膽酸則為別係。
膽汁中發現的膽汁酸有近百種。在高等動物的膽汁中發現的膽汁酸通常是24個碳原子的膽烷酸的衍生物,常見的有膽酸、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α-豬去氧膽酸及石膽酸;而在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中的膽汁酸則含有27個碳原子或28個碳原子,這類膽汁酸是糞甾烷酸的羥基衍生物,而且通常和牛磺酸結合。
去氧膽酸具有鬆弛平滑肌的作用,鵝去氧膽酸和熊去氧膽酸有溶解膽結石的作用,α-豬去氧膽酸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
二、理化性質
【考點】膽汁酸的化學鑒別反應
1. Pettenkofer反應膽汁酸與蔗糖和濃硫酸反應,在兩液麵分界處出現紫色環。
2. Gregory Pascoe反應膽汁酸與硫酸和糠醛混合,65℃加熱,顯紫色。
3. Hammarsten反應與20%鉻酸溶液溫熱,膽酸顯紫色,鵝去氧膽酸不顯色。
三、提取分離
【考點】膽汁酸的提取方法
各種膽汁酸的提取方法基本相同,即將新鮮動物膽汁加入適量的固體氫氧化鈉進行加熱,使結合膽汁酸水解成遊離膽汁酸鈉鹽,溶於水中,收集水層,加鹽酸酸化,使膽汁酸沉澱析出,即得總膽酸粗品,然後再用適當方法進行分離精製。
第二節實例
主要動物藥
【考點1】蟾酥中強心成分的化學結構特點和性質
1.結構特點主要成分有蟾蜍甾二烯類、強心甾烯蟾毒類、吲哚堿類、甾醇類以及腎上腺素、多糖、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酸等,前二類成分具有強心作用。
蟾蜍甾二烯類和強心甾烯蟾毒類成分的甾體母核分別和乙型強心苷元和甲型強心苷元相同。不同的是,蟾蜍甾二烯和強心甾烯蟾毒母核C-3位羥基多以遊離狀態存在或與酸成酯,故它們不是苷類化合物。
2.性質蟾蜍漿和蟾酥中蟾毒配基、結合性蟾毒配基和強心甾烯蟾毒類都具有強心苷元的母核結構,所以它們都具有強心苷元母核的顏色反應。強心甾烯蟾毒類還具有甲型強心苷的反應,如Kedde反應、Legal反應、Baljet反應和Raymond反應等。而蟾蜍甾二烯類蟾毒配基和結合蟾毒配基和乙型強心苷一樣不具有活性亞甲基反應。此外還可以用紫外光譜來鑒別:強心甾烯在217~220nm(logε4.20~4.42)有吸收,而蟾蜍甾二烯類在295~300nm(logε約3.93)有吸收。
結合型強心甾烯和蟾蜍甾二烯類化合物結構中具有酯鍵,故可被堿水解,生成遊離的強心苷元類化合物。應當注意的是,在堿水解反應中常常伴隨著異構化物的產生。
【考點2】牛黃、熊膽和麝香中主要成分的化學結構類型
1.牛黃牛黃約含8%膽汁酸,主要成分為膽酸、去氧膽酸和石膽酸。此外,尚含7%SMC(一種肽類混合物)及膽紅素。牛黃具有解痙作用,其對平滑肌的鬆弛作用主要由去氧膽酸引起,而SMC作用相反,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縮作用。
2.熊膽熊膽解痙作用主要由熊去氧膽酸引起,其解痙作用原理與罌粟堿作用相似。熊去氧膽酸在不同來源的熊膽中含量差異很大。
3.麝香麝香的化學成分較為複雜,其中麝香酮(1-3-甲基十五環酮),是天然麝香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麝香特有的香氣,對冠心病有與硝酸甘油同樣的療效。麝香的雄性激素樣作用與其含有的雄甾烷衍生物有密切關係。麝香酮為油狀液體。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