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主神誌
心藏神誌大主君,思維意識廣狹分,生命表現脈神舍,體是精血用是神,神清思敏記憶好,夢寐煩憂是病人。
(注)心主神誌,也稱心藏神。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如整個人體的形象以及麵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姿態等,無不包含於神的範圍。狹義的神,即是心所主之神誌,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是大腦的生理功能,即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中醫學髒象中則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不僅歸屬於五髒,而且主要歸屬於心的生理功能,古人之所以把心稱作“五髒六腑之大主”,是與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開的。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振奮,神誌清晰,思考敏捷,反應靈敏。如果心主神誌的功能異常,即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的異常,而出現失眠、多夢、神誌不寧、甚至癲狂,或可出現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頓,甚則昏迷、不省人事等臨床表現。
(四)心在竅為舌
心竅為舌別絡通,心之苗竅內外應,心血不足舌質淡,心火上炎舌糜知,心血淤阻舌紫暗,熱入心包舌不靈。
(注)心開竅於舌,是指舌為心之外候,又稱舌為“心之苗”。舌的功是主司味覺和表達語言,有賴於心主血脈和心主神誌的生理功能。如果心的生理功能異常,可導致味覺的改變和舌強語蹇等病理現象。從舌質的色澤可以直接察知氣血的運行和判斷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如心的陽氣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心的陰血不足,則舌質紅降瘦癟心火上炎則舌紅,甚至生瘡;若心血淤阻,則舌質暗紫或有淤斑。
(五)在誌為喜、在液為汗
在誌為喜神誌常,喜笑不休神亢強,汗為心液陽加陰,自汗盜汗氣陰傷。
(注)喜為心之誌:喜、怒、憂、思、恐稱作五誌,它分屬於五髒,即心誌為喜,肝誌為怒,脾誌為思,肺誌為憂,腎誌為恐。心在誌為喜,是指心的生埋功能和精神情誌與“喜”有關。喜,一雄說來,是對外界信息的愉悅反應,是屬於良性刺激,有益於心的生理功能。但是,喜樂過度,則又可使心神受傷。如心主神誌功能過亢,則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誌的功能不及,則使人易悲。心為神明之主,情誌異常,不僅喜能傷心,而且五誌過極,均能損傷心神。
汗為心之液:什麼是汗“陽加於陰謂之汗”(《素問陰陽別論》)。“陽”是指體內的陽氣;“陰”是指體內的陰液。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是說汗液乃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後,從玄府(汗孔)排出之液體。汗液的分泌和排泄,還有賴於衛氣對腠理的開闔作用。腠理開,則汗液排泄;腠理閉,則無汗。因為汗為津液所化,血與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說。而血又為心所主,汗為血之液,氣化而為汗,故有“汗為心之液”之稱。
由於汗與血液,在生理上有密切聯係,故它們在病理上也互相影響。就汗與血液關係而言,汗出過多,可耗血傷津。反乏,浲虧血少,汗源不足,就不宜發汗,“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道理就在於此。
二、肺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的生理氣呼吸,宣發肅降外合皮,通調水道誌為憂,在液為涕開竅鼻。
(注)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肺在液為涕,開竅於鼻;在體合皮,其華在毛。肺在誌為憂。
(二)肺主氣、司呼吸
肺主全氣呼吸通,宗氣精清積於胸,上出喉嚨下心脈,氣短聲微身倦生。
(注)肺主氣、司呼吸。肺的主氣功能包括全身之氣和呼吸之氣。
肺主全身之氣,首先體現於氣的生成方麵,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淸氣與脾胃運化的水穀精氣相結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全身之氣的生成其次,肺主一身之氣,還體現於對全身的氣機具有調節作用。肺的呼吸運動,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肺有節律的一呼一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宗氣的主要功能是上出喉嚨以司呼吸,下貫心脈以行氣血。肺主呼吸之氣,即是指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吸入自然賽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通過不斷的呼濁吸清,吐故納新,促進氣的生成,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從而保證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肺主氣的功能失常,表現為少氣不足以息、聲低氣怯、肢倦乏力等氣虛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