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協助水液代謝:肝主疏泄,能調暢三焦的氣機,促進上中下三焦肺、脾、腎的功能,協助其調節水液代謝。若肝失疏泄,三焦氣機阻滯,氣滯則水停,從而導致痰、飲,水腫或水臌等。
(5)調理衝任二脈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陰經之氣調楊,衝任二脈得其所助,則任脈通利,太衝脈盛,月經應時而下,帶下分泌正常。若肝失疏泄而致衝任失調、氣血不和,從而形成月經、帶下、臉產之疾,以及不孕等。
(三)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調血功,靜收動放女月經,肝氣橫逆氣機亂,脅痛經閉吐血崩。
(注)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肝的藏血功能,主要體現於肝內必須貯存一定的血量,以製約肝的陽氣升騰,勿使過亢,以維護肝的疏泄功能,使之衝和條達。肝的藏血功能,還包含著調節人體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當機體活動劇烈或情緒激動時,肝髒就把所貯存的血液向機體的外周輸布,以供機體的需要。當人們在安靜息及情緒穩定時,由於全身活動量少,機體外周的血液需要量相對減少,部分血液便藏之於肝如肝血不足,不能濡養於目,則兩目千澀昏花,或為夜盲;若不能濡養於筋,則筋脈拘急,膚體麻木,屈伸不利等。肝血不足或肝不藏血時,即可引起月經量少,甚則閉經,或月經量多,甚則崩漏等症。肝不藏血時也可出現吐血、齟血等出血症狀。
(四)肝開竅於目
肝開竅目經脈係,精血營養明視力,肝血不足夜盲證,風癢火炎赤生翳。
(注)肝開竅於目。肝的經脈上聯於目係,目的視力,有賴於肝氣之疏泄和肝血之營養。雖然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但肝與目的關係最為密切。如肝之陰血不足,則兩目幹澀,視物不清或夜盲;肝經風熱,則可見目赤癢痛;肝火上炎,則可見目赤生翳肝陽上亢,則頭目眩暈肝風內動,則可見目斜上視等。
(五)肝在誌為怒、在液為淚
肝誌為怒畏鬱升,氣逆嘔血犯肝經,在液為淚濡潤目,陰虛淚少悲哀增。
(注)肝在誌為怒,怒是人們在情緒激動時的一種情誌變化。怒對於機體的生理活動來說,一般是屬於一種不良的刺激,可使氣血上逆,陽氣升泄,故《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故氣上矣”由於肝主疏泄,陽氣升發,為肝之用,故說肝在誌為怒。如因大怒,則勢必造成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故又說:“怒傷肝”。反之,肝的陰血不足,肝的陽氣升泄太過,則稍有刺激,即易發怒。如《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雜病源流犀燭》更進一步指出:“治怒為難,惟平肝可以治怒,此醫家治怒之法也。”
在液為淚:肝開竅於目,淚從目出,故《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肝為淚。”淚有濡潤眼睛,保護眼睛的功能。
在正常情況下,淚液的分泌,是德潤而不外溢,但在異物入目中時,淚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潔眼目和排除異物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則可見淚液的分泌異常。如肝的陰血不足時兩目幹捉,實質即是淚液的分泌不足;如在風火赤眼,肝經濕熱等情況下,迎風流淚等症。此外,在極度悲哀的情況下,淚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如《靈樞口問》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淚道開,淚道開故泣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