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病因與發病(二)(2 / 3)

(2)飲食不潔:泛指飲食物被汙染或腐敗變質等。進食不潔,可引起多種胃腸道疾病,出現腹痛、吐瀉、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寸白蟲等,臨床見腹痛、嗜食異物、麵黃肌瘦等症。若蛔蟲竄進膽道,還可出現上腹部劇痛,時發時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證。若進食腐敗變質有毒食物,常出現劇烈腹痛、吐瀉等中毒症狀,甚至昏迷或死亡。

(3)飲食偏嗜:飲食要適當調節,不應有所偏嗜,才能使人體獲得各種需要的營養。若飲食過寒過熱,或飲食五味有所偏嗜,則可導致陰陽失調,或某些營養缺乏而發生疾病。

偏寒偏熱:如多食生冷寒涼,可傷損脾胃陽氣,導致寒濕內生,發生腹痛泄瀉等症;若偏食辛溫燥熱,則可使胃口積熱,出現口渴、腹滿脹痛、便秘或釀成痔瘡病症。

五味偏嗜:人的精神氣血,都由五味資生。五味與五髒,各有其親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若長期嗜好某種食物,就會使該髒腑功能偏盛偏衰,久之可損傷內髒而發生疾病。多食鹹味會使血脈凝滯,麵色失去光澤;多食苦味會使皮膚千燥而毫毛脫落;多食辛味會使筋脈拘急而爪甲枯搞;多食酸味會使皮肉堅厚皺縮,口唇幹薄而掀起,多食甘味則骨骼疼痛而頭發脫落所以飲食五味應當適當,平時飲食不要偏嗜,病時更應注意飲食宜忌。飲食與病變相宜能輔助治療,促進疾病好轉,反之,疾病就會加重。

(二)勞逸失度

勞力過度耗元氣,勞神心脾過思慮,房勞過度虧腎精,過度安逸氣血滯。

(注)勞逸,包括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兩個方麵。正常的勞動和體育鍛煉,能促進髒腑的生理功能,有助於氣血流通,增強體質。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勞,恢複體力和腦力,不會使人致病。隻有長時期的過度勞累或過度安逸,才能成為致病因素而使人發病。

過勞,指過度勞累。包括以下三個方麵。

(1)勞力過度:指較長時期的勞力過度,積勞成疾。勞力過度可以損傷內髒功能,致使髒氣虛少,可出現少氣無力、四肢困倦、懶於語言、精神疲憊、形體消輯等,即所謂勞則氣耗。

(2)券稀過度:指思慮勞神過度。勞過度句耗傷心血,損傷脾氣,出現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及納呆、腹脹等症。

(3)房勞過度,指性生活不節,房事過度。正常的性生活,一般不損傷身體,但房勞過度耗傷腎精,可致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或男子遺精滑泄,性功能減退,甚或陽痿。

過逸,指過度安逸。不勞動,又不運動,可使人體氣血運行不暢,筋骨柔脆,脾胃呆滯,體弱神倦,或發胖臃腫,動則心悸、氣喘、汗出等,還可繼發其他疾病。

五、外傷、蟲獸傷

槍彈金刃跌打成外傷蟲獸致病情淤腫出血筋骨折燒燙凍傷蟲獸明

(注)外傷包括槍彈、金刃傷,跌打損傷,持重努傷,燒燙傷和凍傷等。

槍彈、金刃、跌打損傷、持重努傷等外傷,可引起皮膚肌肉淤血腫痛、出血,或筋傷骨折、脫臼。重則損傷內髒,或出血過多,可導致昏迷、抽搐、亡陽虛脫等嚴重病變。

燒燙傷,多由高溫物品、沸水,或熱油,或火等燒燙後引起。輕者損傷肌膚,在受傷部位紅、腫、熱、痛,皮膚千燥,或起水皰,劇痛,重度燒燙傷,可損傷肌肉筋骨使痛覺消:失,創麵如皮革樣,或蠟白、焦黃或炭化;嚴重燒燙傷創麵過大,除有局部症狀外,常因劇烈疼痛,火毒內攻,連液蒸發或滲出,出現煩躁不安、發熱、口千渴、尿少等,甚至死亡,東傷,指人體遭受低溫侵襲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損傷,是我國北方冬季常見病。溫度越低,受凍時間越長,則凍傷程度越重。全身性凍傷,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陰寒過盛,陽氣受損,失去溫煦和推動血行作用,則寒戰,體溫逐漸下降,麵色蒼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覺麻木、神疲乏力,或昏睡、呼吸減弱、脈遲細。如不救治,易致死亡。局部凍傷,多發生在手、足、耳廓、鼻尖和麵頰部位。發病初起,受凍部位因寒主收引,經脈攣急,氣血凝滯不暢,影響受凍部的溫煦和營養,致局部皮膚蒼白、冷麻,繼則腫脹青紫、癢痛灼熱,或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等,潰破後常易感染。

蟲獸傷,包括毒蛇、猛獸、瘋狗咬傷,或蠍、蜂螫傷等等。輕則局部損傷出現腫痛、出血等重則損傷內髒,或出血過多而死亡。毒蛇咬傷則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如不及時救治,常導致中毒死亡。瘋狗咬傷,初起僅見局部疼痛、出血,傷口愈合後,經一段潛伏期,可出現煩躁、惶恐不安、牙關緊閉、抽搐、恐水、恐風等症。

六、痰飲、淤血

(一)痰飲

1.疫飲的概念

水液代謝不流通,停聚體內疚飲成,稠濁為疚稀薄飲,疚懸溢支名不同。

(注)痰和飲都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為飲。痰不僅是指咯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痰核和停滯在髒腑經絡等組織

中看不見形質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飲。即水液停留於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匱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分。

2.痰飲的形成

外感六淫內七情水液代謝障礙成肺脾腎髒三焦腑氣化失常疚飲生

(注)痰飲的形成:痰飲多由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飲食所傷等,使脾、肺、腎及三焦等髒腑的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以致水津停滯而成。因水液代謝與肺、脾、腎及三焦的生理功能關係最為密切。肺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敷布津液;脾主運化水液;腎陽主水液蒸化;三焦為水液運行之道路。故肺、脾、腎、三焦功能失常,均可使水津停聚而生痰飲。

3.疚飲的病證特點

疚飲形成病理繁,經絡髒腑受牽連,阻於經絡髒腑滯,氣血運行被阻攔、

(注)痰飲形成後,可出現各種複雜的病理變化,因痰飲所停留的娣位不同,而證候、名稱亦異。阻於經脈的,可影響氣血的運行和經絡的生理功能。停於髒腑的,可影響髒腑的功能和氣機的升降出入。一般而言,飲多留積於腸胃、胸脅及肌膚,而痰則隨氣升降流行,內而髒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種病證,因此有“百病多由瘦作巢乏說。

4.痰的病證特點

疚滯在辟咳嗽喘心悸神昏癲狂癇嘔吐暈眩咽中梗經絡筋骨痛延緩

(注)痰滯在肺,可見喘咳咯痰;痰阻於心,心血不暢,可見胸悶心悸;痰迷心竅,則可見神昏、癡呆;痰火擾心,則發為癲狂驚癇;痰停於胃,胃失和降,可見惡心嘔吐、胃脘痞滿;痰在經絡筋骨,則可致瘰鬁痰核、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陰疽流注等;痰濁上犯於頭,可見眩暈;痰氣凝結咽喉,則可出現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