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變機理即病機生展邪正盛衰知陰陽失調失升降體質不同病邪異

(注)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變化,與患病機體的體質強弱和致病邪氣的性質密切相關。病邪作用於人體,機體的正氣必然奮起抗邪,而形成相爭,破壞了人體陰陽的相對平衡,使的髒腑、經絡的功能失調,或使氣血功能紊亂,從而產生身或局部的多種多樣的病理變化。盡管疾病的種類繁多,臨床征象錯綜複雜,千變萬化,各個疾病、各個症狀都有自己的病機,但從總體來說,總不外乎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機升降失常等病機變化的一般規律。

第一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邪正相爭盛衰情,虛實證候病發生,正氣不足為虛病,邪氣強盛實證名,或虛或實相對言,錯雜真假要分清。

(注)邪正盛衰,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鬥爭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這種鬥爭不僅關係著疾病的發生,而且直接影響著疾病的發展和轉歸,同時也影響著病證的虛實變化。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瘂的過程,也就是邪正鬥爭及其盛衰變化的過程。

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正氣和邪氣始終處於相互鬥爭的狀態,在相互鬥爭中,雙方力量對比上發生著消長盛衰的變化。一般地說,正氣增長而旺盛,則必然促使邪氣消退。反之,邪氣增長而亢盛,則必然會損耗正氣。體內消化盛衰,形成了病症的虛實變化。

(一)實證

實證邪蠱正未減,壯熱狂躁拒按滿,疚食水血體內戀,六淫初中期外感。

(注)《素問通評虛實論》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實,主要指邪氣亢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麵的一種病理反映。即致病邪氣的毒力和機體的抗病能力都比較強盛,或是邪氣雖盛而機體的正氣未衰,能積極與邪抗爭,故正邪相搏,鬥爭劇烈,反應明顯;在臨床上出現一係列病理反應比較劇烈的有餘的證候。實證常見於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於痰、食、水、血等滯留於體內而引起的病證。如臨床上見到的痰涎壅盛、食積不化、水濕泛濫、遊血內阻等病變,以及壯熱、狂躁、聲高氣祖、腹痛抵按、二便不通、脈實有力等,都屬於實證。

(二)虛證

正氣不足病為虛,氣血不足功能低;虛弱衰退不足候,素虛慢病病後期。

(注)虛,主要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麵的一種病理反映。即機體的氣、血、津液和經絡、髒腑等生理功能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機體的正氣對於致病邪氣的鬥爭,難以出現較劇烈的病理反應,所以,臨床上可出現一係列虛弱、衰退和不足的證候。虛證,多見於素體虛弱或疾病的後期,以及多種慢性病證。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氣;或汗、吐利、大出血等耗傷人體氣血津液、陰陽,均會導致正氣虛弱,出現神疲體倦、麵容憔悴、心悸氣短、良汗、盜汗,或五心煩熱,或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正虛的臨床表現。

(三)虛實錯雜

虛實錯雜病機異,由實轉虛虛轉實,至虛盛候大實贏,真假錯雜看本質。

(注)邪正的消長盛衰,不僅可以產生單純的虛或實的病理變化,而且往往亦多見虛實錯雜的病理反映。這是由於疾病失治或治療不當,以致病邪久留,損傷人體正氣或因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或正虛而內生水濕、痰飲、淤血等病理產物的凝結阻滯。以上種種因素,均足以導致疾病的由實轉虛或因虛致實的轉化,同時也足以導致疾病的正虛邪實、正衰邪戀等虛實夾雜的錯綜複雜的病理變化。

病機的虛或實,在臨床上均可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必須指出,臨床上的征象,僅僅是疾病的現象,在一般情況下,即現象與本質相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反映病機的虡或實;在待殊情撫下,即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不完全一致的情說下,臨床上往往會出現與疾病本質不符的許多假象,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機的虛或實的,因而有“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和“大實有羸狀”的真實假虛。真實假虛中假象的出現,常是由於實邪結聚,阻滯經絡,氣血不能外達所致;真虛假實中假象的出現,常是由於髒腑的氣血不足,運化無力所致。因此,分析病機的虛或實,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虛實變化。

總之,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病機的虛和實,都隻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因而,由實轉虛、因虛致實和虛實夾雜,常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因此,在臨床上不能以靜止的、絕對的觀點來對待虛和實的病機變化,而應以運動的、相對的觀點來分析虛和實的病機。

二、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正勝邪退預後良,陰陽平衡體無恙,邪勝正衰病情重,陰陽離決易死亡。

(注)疾病的轉歸,實質上取決於邪正的消長盛衰,正勝邪退,則疾病趨向於好轉和痊愈,邪勝正衰,則疾病趨向於惡化,甚至導致死亡。

(1)正勝邪退:即在邪正消長盛衰發展過程中,疾病向好轉和痊愈方麵轉歸的一種結局,也是在許多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轉歸。這或因患者的正氣比較充盛,抗禦病邪的能力較強,或因及時地得到正確治療,邪氣難以進一步發展,進而促使病邪對機體的作用消失或終止,機體的髒腑、經絡等組織的病理性損害逐漸得到修複,機體的陰陽兩個方麵在新的基礎上又獲得了新的相對平衡,疾病即告痊愈。

(2)邪勝正衰:即在邪正消長盛衰發展過程中,疾病向惡化甚至死亡方麵轉歸的一種結局。這是由於機體的正氣虛弱,或由於邪氣的亢盛,機體抗禦病邪的能力日趨低下,不能製止邪氣的致病作用及其進一步的發展,機體受到的病理性損害日趨嚴重,則病情因而趨向惡化和加劇_。若正氣衰竭,邪氣獨盛,氣血、髒腑、經絡等生理功能衰憊,陰陽離決,則機體的生命活動亦告終止而死亡。

此外,在邪正消長盛衰的過程中,若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勢均力敵,出現邪正相持或正虛邪戀、邪去而正氣不複等情況,則常常是許多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留下某些後遺症,或慢性病經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