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陰損及陽:指由於陰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如以水不涵木,陰虛陽亢為主要病機的肝陽上亢證,若病情繼續發展,亦可進一步損耗腎髒精氣,損及腎陽,繼而出現畏寒肢冷、麵色眯白、脈沉弱等陽虛症狀,轉化為陰損及陽的陰陽兩虛證。

(2)陽損及陰:指由於陽氣的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的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如水腫一證,原有畏寒肢冷、麵色蒼白、腰膝酸冷等,陽虛的症狀,若病變遷延日久,由於陰無陽以生而日漸不足,又出現煩躁、咽幹喉痛,齒根出血發小便短赤等。

四、陰陽格拒

或陰或陽偏蠱極,陰陽之間兩分離,格陰格陽現假象,辨清真假有何疑。

(注)陰陽格拒,是陰陽失調中比較特殊的一類病理狀態,包括陰盛格陽和陽盛格陰兩方麵。其形成主要是由於某種廐因導致陰或陽的兩方麵盛極而壅遏於內,將對方排斥格拒於外,迫使陰陽之間不相維係,從而出現真假寒熱的複雜病理現象。

(1)陰盛格陽:又稱格陽,係指陰寒之邪壅盛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使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陰寒內盛是疾病的本質,但由於格陽於外,在臨床上出現麵紅、煩熱、口渴、脈大等假熱之象,故稱其為真寒假熱之證。

(2)陽盛格陰:又稱格陰,係指邪熱內盛,深伏於裏,陽氣被遏,鬱閉於內,不能外達於肢體而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陽盛於內是疾病的本質,但由於格陰於外,在臨床上出現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稱其為真熱假寒之證。

五、陰陽亡失

(1)亡陽:是指機體的陽氣突然發生脫失,而致全身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一般說來,亡陽多由於邪盛,正不敵邪,陽氣突然脫失所致,也可由素體陽虛,正氣不足,疲勞過度,或因大童汗出、大吐、大灣,陽隨陰泄,陽氣脫失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由於陽氣的嚴重耗散,亦可致虛陽外越而陽亡。亡陽多見大汗淋漓、肌膚手足逆冷、精神疲憊、表情淡漠,甚至昏迷、脈微欲絕等危重證候。

(2)亡陰:是指由於機體的陰液大消耗或丟失,而致全身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一般地說,亡陰都是由於邪熱熾盛,或邪熱久留,大量煎灼陰液所致。其臨床表現多為汗出不止、汗出而粘、四肢溫和、喘渴煩躁,甚或昏迷、脈細數疾無力等危重證候。.

亡陰和亡陽,在病機和臨床征象等方麵,雖然有所不同,但由於機體的陰和陽之間,存在著互幫互用的關係,所以,陰亡則陽無所依附而散越,陽亡則陰無以化生而衰竭。也就是說:亡陰之後可以迅速導致亡陽亡陽之後也可以繼而出現亡陰,最終導致“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活動告終而死亡。

第三節升降失常

升降出入正常理,陰陽協調氣血依,氣機失調升降反,滯逆陷閉氣脫起。

(注)升降失常,泛指疾病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導致的髒腑氣機升降出入運動功能紊亂的一種病理狀態,是人體陰陽氣血升降順逆的失調或上下生理平衡失調的病理概括。

升降出入,是氣的基本運動形式是髒腑經絡、陰陽氣血矛盾運動的基本過程。人體髒腑經絡的功能活動,髒腑經絡以及氣血陰陽的相互關係,無不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維持著相對的平衡。氣的升降出入異常,則能影響髒腑、經絡、氣血、陰陽等各方麵功能的協調平衡。升降出入失常常見以下幾種情況。

(1)氣滯:即氣機鬱滯不暢。主要由於情誌內鬱,或痰、濕、食積、淤血等阻滯,影響到氣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或阻滯,從而導致某些髒腑、經絡的功能障礙。氣滯於某一局部,可以出現脹滿、疼痛,甚則引起血淤、水停,形成淤血、痰飲等病理產物。由於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調整全身氣機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氣滯不僅能見肺氣壅滯、肝鬱氣滯,或脾胃氣滯,而且,肺、肝、脾、胃等髒腑功能的障礙也能形成氣滯。

(2)氣逆:是氣機升降失常,髒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多由情誌所傷,或因飲食寒濕不適,或因痰濁壅阻等所致。氣逆最常見於肺、和肝等髒醃。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上氣。在胃,則胃失和降,發為惡心、嘔吐、暖氣、呃逆。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頭脹、麵紅目赤而易怒。由於肝為剛髒,主動主升,又為藏血之髒,因此,在肝氣上逆時,甚則可導致血隨氣逆,或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竅而致昏厥。一般地說,氣逆於上,以實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上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不納氣,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也能導致胃氣逆上。這都是因

虛而氣逆的病機。

(3)氣陷:是氣虛病機的一種,以氣的無力升舉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理狀態。機體內髒位置的相對恒定,全賴於氣的正常升降出入運動。所以,在氣虛而升舉力量減弱的情況下,就會引起某些內的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等。由於“人受氣於穀”,氣生化於脾,脾主升,而脾胃又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氣虛時,更易導致氣陷,故氣陷常稱為中氣下陷,還可伴見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以及短氣乏力、語聲低微、脈弱無力等症。

(4)氣閉和氣脫:氣閉與氣脫,都是以氣的出入異常為主的病理狀態,其臨床表現多為厥、脫等重證。

氣閉,多由於濁邪外阻,或因氣鬱之極,甚至氣的外出亦為所阻,從而出現突然閉厥的病理狀態」如觸冒穢濁之氣所致的閉厥,外感熱病過程中的熱盛閉厥,突然精神創傷所致的昏厥等等,其病機都屬於氣的外出受阻而致氣閉,氣脫,多由於正不敵邪,或正氣的持續衰弱,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氣隨血脫或氣隨津脫而致氣脫,從而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氣脫實際上各種虛脫病變的主要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