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疾病與脈象(2 / 3)

(3)歌訣:

【體狀詩】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嫋嫋颭輕風,

欲從脈裏求神氣,隻在從容和緩中。

【相類詩】脈來三至號為遲,小(kuài)於

遲作緩持,

遲細而難知是澀,浮而遲大以虛推。

【主病詩】緩脈營衰衛有餘,或風或濕或脾虛,

上為項強下痿痹,分別浮沉大小區。

寸緩風邪項背拘,關為風眩胃家虛,

神門濡泄或風秘,或是蹣跚足力迂。

04.脈率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遲脈類:一息不足四至,寒證,或邪熱結聚的裏實證。

遲脈類:一息不足四至,緩脈,一息四至,脈來怠緩,脾胃虛弱,或濕邪困阻。

數脈類:一息五至以上,數脈,一息五至以上,熱證。

疾脈:一息七至以上,陽亢無製,真陰垂絕;或陽氣將絕。

四 脈寬度分類

01.洪脈

脈象描述

洪脈脈位中浮,輕取特別是中取時,指下感覺脈體寬大而長,脈來滔滔滿指,如波濤洶湧,強而有力;脈去來勢漸衰;脈來一息四五至,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1)主病:主裏熱熾盛證。

(2)兼脈主病:洪脈兼數脈,多見外感熱病。

(3)因夏令陽氣亢盛而出現的洪脈,不屬病脈。

(4)《素問·脈要精微論》曾記載大脈,以與洪脈區分。大脈指脈體寬大,無脈來洶湧之勢。脈大而來勢從容和緩,三部皆大者,多為體魄健壯的正常人。若患病中,出現脈大,提示病情加重。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形寬大,來盛去衰,來大去長,應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滿指,呈波濤洶湧之勢。

(2)主病:裏熱熾盛證。

(3)歌訣:

【體狀詩】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

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

【相類詩】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

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愊愊堅。

【主病詩】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

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躊躇。

02.細脈

脈象描述

細脈脈位居中,中取時指下感覺脈形細小,用力按之,乃有明顯跳動;脈象一息四五至,脈體不長不短,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諸虛勞損,特別是氣血兩虛者;又主濕邪阻滯證。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細如絲線,應指明顯,切脈指感為脈道狹小,細直而軟,按之不絕。

(2)主病:諸虛勞損,以氣血兩虛為主;或主濕。

(3)歌訣:

【體狀詩】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

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相類詩】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

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主病詩】細脈縈縈血氣衰,諸虛勞損七情乖,

若非濕氣侵腰腎,即是陽精汗泄來。

寸細應知嘔吐頻,入關腹脹胃虛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遺精號脫陰。

03.脈寬度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大脈類:脈體寬大。洪脈,來盛去衰,來大去長,應指浮大而有力,裏熱熾盛證;大脈,來勢從容和緩,提示病情加重。

小脈類:脈體細小。細脈,細如絲線,應指明顯,按之不絕,諸虛勞損,以氣血兩虛為主,或主濕。

五 脈長度分類

01.長脈

脈象描述

長脈居中,脈體比較長,搏動範圍超過寸、關、尺三部的定位;脈來一息四五至,脈體不大不小,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向前超越寸部到魚際者,稱為溢脈;向後超越尺部者,稱為履脈。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1)主病:主陽證、熱證的實證。

(2)兼脈主病:

(3)可見於正常人。老年人兩尺脈長而滑實多長壽。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動應指的範圍超過寸、關、尺三部,脈體較長,如循長竿。

(2)主病:主陽證、熱證的實證。

(3)歌訣:

【體狀相類詩】過於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

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

【主病詩】長脈迢迢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

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02.短脈

脈象描述

短脈居中,脈體比較短,搏動範圍不足寸、關、尺三部的定位,常隻出現在寸部或關部;遲脈長不顯,且一息四五至,脈體不大不小,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氣病。短而有力為氣鬱,無力為氣損。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動應指範圍不足本部,隻出現在寸部或關部,兩頭縮縮,尺部常不顯。

(2)主病:主氣病。短而有力為氣鬱,無力為氣損。

(3)歌訣:

【體狀相類詩】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

短澀而浮秋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幹。

【主病詩】短脈惟於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

浮為血澀沉為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03.脈長度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長脈類:脈體比較長。長脈,脈動應指的範圍超過寸、關、尺三部,如循長竿陽證、熱證的實證。

短脈類:脈體比較短。短脈,脈動應指範圍不足本部,隻出現在寸部或關部,尺部常不顯氣病。

六 脈力度分類

01.虛脈

脈象描述

虛脈是一切無力脈的總稱。多位居淺表,在皮肉之間;輕按指下感覺脈體寬大,搏動軟弱無力,中取或沉取時力減而有空虛感,且一息四五至,脈體不長不短,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虛證,多見氣血兩虛。遲而無力多陽虛,數而無力多陰虛。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舉之無力,按之空豁,應指鬆軟,虛如穀殼。

(2)主病:主虛證,多見氣血兩虛。

(3)歌訣:

【體狀相類詩】舉之遲大按之鬆,脈狀無涯類穀空,

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蒽。

【主病詩】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

發熱陰虛須早治,養營益氣莫蹉跎。

血不榮心寸口虛,關中腹脹食難舒。

骨蒸痿痹傷精血,卻在神門兩部居。

02.實脈

脈象描述

實脈為一切有力脈的總稱。無論浮取、中取、沉取,脈來或脈去,指下均可感覺脈體寬大,有充實感,搏動強勁有力,且一息四五至,脈體不長不短,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1)主病:主實證,實而偏浮數,為實熱證;實而偏沉遲,為寒實證。久病出現實脈,為孤陽外脫的先兆。

(2)實脈見於正常人,必兼和緩之象,不屬病脈。

(3)有正常人兩手六部脈均實大,而無病候,稱為六陽脈,亦屬生理現象。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來去充盛有力,應指充實,舉按皆然,如穀滿倉。

(2)主病:主實證。

(3)歌訣:

【體狀詩】浮沉皆得大而長,應指無虛愊愊強,

熱蘊三焦成壯火,通腸發汗始安康。

【相類詩】實脈浮沉有力強,緊如彈索轉無常,

須知牢脈幫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主病詩】實脈為陽火鬱成,發狂譫(zhān)

語吐頻頻。

或為陽毒或傷食,大便不通或氣疼。

寸實應知麵熱風,咽疼舌強氣顛胸,

當關脾熱中宮滿,尺實腰腸痛不通。

03.弱脈

脈象描述

弱脈位居於裏,在皮下深部,靠近筋骨之處;輕按和中取時指下無脈體搏動感,沉取時應指,脈體極為柔軟而細,搏動無力;脈象一息四五至,脈體不長不短,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陽氣虛衰,或氣血俱衰。常見於久病不愈而耗傷元氣,或脾虛泄瀉、胃弱納呆,或失精亡血,或虛勞久咳。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弱脈是指極軟而沉細的脈,弱如老翁。切脈時沉取方得,細而無力。

(2)主病:主陽氣虛衰,或氣血俱衰。

(3)歌訣:

【體狀詩】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

陽陷入陰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愁。

【相類詩】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

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主病詩】弱脈陰虛陽氣衰,惡寒發熱骨筋痿,

多驚多汗精神減,益氣調營急早醫。

寸弱陽虛病可知,關為胃弱與脾衰,

欲求陽陷陰虛病,須把神門兩部推。

04.微脈

脈象描述

微脈位居淺表,在皮肉之間;輕按時,指下感覺脈體極細極軟,搏動無力;中按或沉取時,指下脈體如絕非絕,若有若無,模糊不清。脈象一息四五至,脈體不長不短,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多為陰陽氣血虛甚。久病見之為正氣將絕,新病見之為陽氣暴脫。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微脈極細極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如水上浮油。

(2)主病:多為陰陽氣血虛甚。

(3)歌訣:

【體狀相類詩】微脈輕微潎(piē)潎乎,按之欲絕有如無,

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於微略較粗。

【主病詩】氣血微兮脈亦微,惡寒發熱汗淋漓,

男為勞極諸虛候,女作崩中帶下醫。

寸微氣促或心驚,關脈微時脹滿形,

尺部見之精血弱,惡寒消癉(dān)痛呻吟。

05.脈力度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虛脈類:應指無力。虛脈,舉按無力,軟而空豁,應指鬆軟,虛如穀殼虛證弱脈,極軟而沉細的脈,弱如老翁,陽氣虛衰,或氣血俱衰;微脈,極細極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如水上浮油,多為陰陽氣血虛甚。

實脈類:應指有力。實脈,舉按皆大而有力,如穀滿倉實證。

七 脈流利度分類

01.滑脈

脈象描述

滑脈脈位居中,中取脈象應指圓滑,往來流利,有一種回旋前進的感覺,其勢較數,且一息四五至,脈體不大不小、不長不短,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1)主病:主痰飲、食滯、實熱證。

(2)兼脈主病:

(3)滑而和緩之脈多為正常人的常脈,多見於青壯年。婦人脈滑而停經,應考慮為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