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象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
(2)主病:主痰飲、食滯、實熱證。
(3)歌訣:
【體狀詩】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
莫將滑數為同類,數脈唯看至數閑。
【主病詩】滑脈為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炎,
上為吐逆下蓄血,女脈調時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嘔吐,吞酸舌強或咳嗽,
當關宿食肝脾熱,渴痢痜(tū)淋看尺部。
02.澀脈
脈象描述
澀脈脈位居中,中取指下感覺脈形細小,長短適宜,往來緩慢,一息不足四至(1分鍾不滿60次),滯澀不暢,伴往來脈律與脈力不勻。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1)主病:主傷精、血少、痰食內停、氣滯血瘀等證。澀而有力為實證,澀而無力為虛證。
(2)兼脈主病:澀脈兼沉脈,主血瘀,尤常見於陽虛而寒凝血瘀者。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形細而行遲,往來艱澀不暢,脈律與脈力不勻,應指如輕刀刮竹。
(2)主病:主傷精、血少、痰食內停、氣滯血瘀等證。
(3)歌訣:
【體狀詩】細遲短澀往來難,散止依稀應指間,
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蠶食葉慢而艱。
【相類詩】參伍不調名曰澀,輕刀刮竹短而難,
微似秒芒微耎(ruǎn)甚,浮沉
不別有無間。
【主病詩】澀緣血少或傷精,反胃亡陽汗雨淋,
寒濕入營為血痹,女人非孕即無經。
寸澀心虛痛對胸,胃虛肋脹察關中,
尺為精血俱傷候,腸結溲淋或下紅。
03.動脈
脈象描述
動脈脈位居中,中取指下感覺脈形短如豆,應指圓滑,往來流利,有一種回旋前進的感覺,且一息五至以上(1分鍾90次以上),搏動有力,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多見於驚恐、疼痛之症。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動脈形短如豆,多見於關部,具有滑、數、短3種脈象的特征。
(2)主病:多見於驚恐、疼痛之證。
(3)歌訣:
【體狀相類詩】
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團,
其原本是陰陽搏,虛者搖兮勝者安。
【主病詩】動脈專司痛與驚,汗因陽動熱因陰,
或為泄痢拘攣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04.脈流利度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滑脈類:往來流利。滑脈,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走盤,痰飲、食滯、實熱證;動脈,脈短(本部不足)如豆。滑數有力,驚恐、疼痛。
澀脈類:往來艱澀。澀脈,往來艱澀,遲滯不暢,如輕刀刮竹,傷精、血少、痰食內停、氣滯血瘀等證。
八 脈緊張度分類
01.弦脈
脈象描述
弦脈脈位居中,指下感覺脈體挺直而長,脈來直進直出,有勁急感,張弛度較大,猶如按琴弦,兩端繃緊後,琴弦緊張度增加,彈而有力;且一息四五至,脈體不大不小,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1)主病:主肝膽病、諸痛證、痰飲等。
(2)兼脈主病:
(3)春令正常人的脈象微弦。健康人中年後,脈多兼弦,老年人脈象多弦硬。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弦脈是指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2)主病:主肝膽病、諸痛證、痰飲等。
(3)歌訣:
【體狀詩】弦脈迢迢端直長,肝經木王土應傷,
怒氣滿胸常欲叫,翳(yì)蒙瞳子
淚淋浪。
【相類詩】弦來端直似絲弦,緊則如繩左右彈,
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又見長脈)
【主病詩】弦應東方肝膽經,飲痰寒熱虐纏身,
浮沉遲數須分別,大小單雙有重輕。
寸弦頭痛膈多痰,寒熱癥瘕察左關,
關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陰疝腳拘攣。
02.濡脈
脈象描述
濡脈又稱軟脈,位居淺表,在皮肉之間;輕按指下感覺脈體細小而柔軟,搏動力弱;中取或沉取時,反而感受不到脈體搏動;脈來一息四五至,脈體不長不短,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諸虛或濕困。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浮而細軟,應指少力,如絮浮水,輕手相得,重按不顯。
(2)主病:主虛證,或濕困。
(3)歌訣:
【體狀詩】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麵浮綿力不禁,
病後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
【相類詩】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
微則浮微如欲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主病詩】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
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
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
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屙。
03.緊脈
脈象描述
緊脈脈位居中,中取指下感覺脈體繃急,應指搏動有力,如同拉緊的繩索般,或左右彈指;脈來一息四五至,脈體不大不小、不長不短,往來流利,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多見於風寒搏結的實寒證、痛證和宿食內阻等。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形緊急,如牽繩轉索,或按之左右彈指。
(2)主病:主實寒證、痛證和宿食內阻等。
(3)歌訣:
【體狀詩】舉如轉索切如繩,脈象因之得緊名,
總是寒邪來做寇,內為腹痛外身疼。
【相類詩】弦來端直似絲弦,緊則如繩左右彈,
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主病詩】緊為諸痛主於寒,喘欬(ké)風癇吐冷痰,
浮緊表寒須發越,緊沉溫散自然安。
寸緊人迎氣口分,當關心腹痛沉沉,
尺中有緊為陰冷,定是奔豚與疝疼。
04.革脈
脈象描述
革脈位居淺表,在皮肉之間;輕按指下感覺脈體挺直而長,如按琴弦,脈管中空外堅,如按鼓皮,應指搏動力弱;中取或沉取時,脈象減弱,且一息四五至,脈體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律一致。
形成原理
體內精血嚴重虧損,陰血不能充潤脈管,陽氣內無所依而浮越於外,形成脈管浮大、中空外堅的脈象。
臨床意義
多見於亡血、失精、半產、漏下等病證。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革脈浮,搏指弦,中空外堅,如按鼓皮。
(2)主病:多見於亡血、失精、半產、漏下等病證。
(3)歌訣:
【體狀詩】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
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
【相類詩】中空旁實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
芤更帶弦名曰革,芤為失血革血虛。
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
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05.脈緊張度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弦脈類:應指緊繃。弦脈,端直以長,如按琴弦,肝膽病、諸痛證、痰飲;緊脈脈緊張有力,狀如轉索,實寒證、痛證、宿食等;革脈,浮而搏指,中空外堅亡血、失精、半產、崩漏。
濡脈類:應指柔軟。濡脈,浮細而軟,如絮浮水,虛證,濕困。
九 脈均勻度分類
01.促脈
脈象描述
促脈脈位居中,指下感覺脈來頻數,一息五至以上(1分鍾90次以上);或脈來快慢不止,間有不規則的遏止,且脈體不大不小、不長不短,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陽盛實熱或邪實阻滯之證。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率較快或快慢不定,間有不規則的歇止,即脈來較促,時有中止,止無定數。
(2)主病:主陽盛實熱或邪實阻滯之證。
(3)歌訣:
【體狀詩】促脈數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
三焦鬱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生。
【相類詩】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
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
【主病詩】促脈唯將火病醫,其因有五細推之,
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狂斑與毒疽。
02.結脈
脈象描述
結脈脈位居中,指下感覺脈來緩慢,一息不足四至(1分鍾60次以下),間有不規則的遏止,脈體不大不小、不長不短,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主陰盛氣結。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脈率比較緩慢而有不規則的歇止,即脈來緩慢,時有中止,止無定數。
(2)主病:主陰盛氣結。
(3)歌訣:
【體狀詩】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盛欲亡陽,
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相類詩】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
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
【主病詩】結脈皆因氣血凝,老痰結滯苦沉吟,
內生積聚外癰腫,疝(shàn)瘕為殃病屬陰。
03.代脈
脈象描述
代脈脈位居中,指下感覺脈來緩慢;脈來一息不足四至(1分鍾60~70次,或60次以下),間有規則的遏止;脈體不大不小、不長不短,搏動有力,往來流利,從容和緩。
形成原理
臨床意義
一般主髒氣衰微,也可見於痹病疼痛、跌打損傷或七情過極等。
記憶要點
(1)脈象特征:有規律的歇止脈,可伴有形態的變化,即緩而時止,止有定數。
(2)主病:一般主髒氣衰微,也可見於痹病疼痛、跌打損傷或七情過極等。
(3)歌訣:
【體狀詩】動中而止不能還,複動因而作代看,
病者得之猶可療,平人卻與壽相關。
【相類詩】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
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途。
【主病詩】代脈元因髒氣衰,腹疼泄痢下元虧,
或為吐瀉中宮病,女子懷胎三月兮。
04.脈均勻度分類常見脈歸類簡表
促脈:脈象節律不齊,脈來速而時止,止無定數,陽盛實熱或邪實阻滯之證。
結脈:脈象節律不齊,脈來緩而時止,止無定數,陰盛氣結。
代脈:脈來緩而時止,止有定數,一般主髒氣衰微,也可見於痹病疼痛、跌打損傷或七情過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