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何麵對人生(下)(2)(1 / 2)

羅素說:“我們知道各種各樣的情緒,可是真正體驗的卻並不多,對於能使我們產生積極效果的情緒至少也應該去體驗一下才是。”你一旦知道了某種情緒是跟某種形氣有相連的關係後,日後隻要想處在這種情緒,便可借形氣的改變來實現。

數年前我應約翰·丹佛之請,幫助他突破創作的瓶頸。丹佛是個著名的鄉村歌曲歌手,寫過多首膾炙人口的名曲,而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個性跟公共形象十分吻合,無怪乎能廣受歡迎。

當我了解了過去他所寫出那些好歌曲的背景後,發現都是在作一些運動後所得到的靈感,例如滑雪、開過小飛機或賽車之後。這一切活動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其中都包含了“速度”,使得他的腎上腺大量地分泌,再伴隨著沿途的美麗風景,因而得以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受人歡迎的曲子。

這段時間他之所以會處於瓶頸,乃是因為欠缺運動所致。因而我建議他生活得有些改變,多加強一些體能上的活動,結果沒多久他便恢複了自信,創造力源源湧出。

同樣地,隻要把你的形氣改一改,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有相同的改變。我們的潛能一直都沒有消失,若是想把它挖掘出來,隻要讓自己處於那種釋放潛能的狀態即可。

成功的奧秘就在於不時讓自己處於“動”的狀態,這可使你產生自信,而有了自信便會有各種各樣的能力,得以靈活地麵對各種環境。當一個人的狀態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時,往往是欠缺活動的緣故。

如果你曾留意雨後走在馬路上的孩子,當他們發現前麵有個小水塘時會怎麼辦﹖是不是很高興地跑進去玩著、鬧著、笑著﹖反觀那些大人,是不是從水塘邊繞過去﹖不僅繞過去,同時嘴裏還嘟嘟囔囔地抱怨個不停。

如果你希望有一個不尋常的人生、如果你希望人生中常是春天,那麼就在臉上掛著笑容吧。展現出一副充滿活力的麵貌,讓自己對於未來有個樂觀的期望,這是你活在人世的最大權利。

堅持一個事業,持續、承諾和責任是必須的,但是這些跟內心所渴望的活在當下、自由和自發性是十分相反的,請你告訴我們關於這兩種品質能夠和平相容的方式,如果有這種方式的話。

如果你想要同時騎兩匹馬,那將會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你必須了解一件事:如果你渴望自由、自發性和活在當下,你就必須不像在做生意。你可以繼續那個生意,但是你必須改變你做生意的態度和方法。你無法妥協這兩者,你無法綜合這兩者,你必須犧牲其中的一個來照顧另外一個。

我想起我的祖父,我父親和我叔叔不希望他老人家在店裏,他們會告訴他說:“你可以去休息,或者是去散步。”但是有一些顧客一定要找他,他們會說:“當他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來找他。”問題在於他不是一個生意人。

他會很直截了當地說:“我們進貨的成本是10塊錢,我隻賺你10%,換句話說,我必須賣你11塊,你難道連給10%的利潤都覺得遲疑嗎?那麼我們要怎麼生活?”人們就會立刻跟他成交,但是就我父親和我叔叔的眼光看來,這是一項損失,因為他們會從20塊錢開始叫價,然後一陣討價還價,如果客戶能夠還到15塊的價錢,他會覺得很高興說他省了5塊,但是事實上他多付了4塊。所以很自然地,他們會把我祖父趕走:“走開,去河裏好好洗一個澡,或是去公園休息,你已經老了,不需要再看店。”

但是他會說:“有一些顧客認識我,也認識你們,他們知道我不是生意人,而你們是生意人,我告訴我的顧客說,如果你們來剛好我不在,那麼就等一等,我很快就會回來。我告訴那些顧客說,‘記住一件事,不管是西瓜掉在刀子上或是刀子掉在西瓜上,永遠都是西瓜被切開,而不是刀子被分開,所以要小心生意人。’”他有他自己的顧客,他們來的時候甚至都不提他們要幹什麼,他們就坐在那裏,他們會說:“等他老人家回來再說。”

生意也可以用真誠和真實來做,不一定要狡猾、剝削或欺騙,所以不要要求要把“持續、承諾和責任”與“內心所渴望的活在當下、自由和自發性”合並在一起。

聽命於你的心,因為到了最後還是要由心來決定你本性的表現、你意識的成長,以及最後的超越——那個超越死——還可以引導著你和你的覺知。其他任何事都是世俗的。你的承諾是什麼?一個具有了解的人會避開愚蠢的承諾。你的持續是什麼?因為你父親和你的祖先一直都在經管那個生意,所以你也必須以他們的方式來做它嗎?你在此隻是為了要重複過去嗎?

你難道沒有勇氣帶進新的東西,而拋棄過去舊有的和陳腐的東西嗎?你難道沒有勇氣將新鮮的微風帶進你的生活,以及帶進在某方麵跟你有關的人的生活嗎?你的持續是什麼?那是沒有問題的。事實上,每一個片刻你都必須不連續,不僅是跟別人——你的父親或你的祖先——不連續,還要跟你自己的過去不連續。一個片刻過去就過去了,你沒有任何義務要去繼續,或是要去攜帶那個已經死掉的片刻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