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森納是1000多年前生活在中東的阿拉伯醫學家、哲學家、自然科學家和文學家。有一次他應召進入王宮為國王的寵侄治病。對於王侄的病,宮內禦醫使盡了渾身解數也不見起色,於是隻好求助於醫道高明的阿維森納。阿維森納按住病人的手,一號脈就提出要一個熟悉京城情況的人來當助手。城裏還真有這樣一位。來人遵囑開始依次數說全城的大街小巷。在說到某一地名時,阿維森納察覺到病人的脈有力地搏動了一下,他吩咐說:“現在挨個說出這條街上的每個居民的姓名。”在一連串人名中提到一個姑娘的名字時,王侄的脈搏又加快了。阿維森納診斷說:“這個年輕人相思成疾,再好的藥也莫過於讓他同所愛的姑娘結婚,要不然他會因過於抑鬱悲傷而不久於人世。”國王此時已別無選擇,便當即擇定了婚期。說也奇怪,重病的王侄聽了這一喜訊很快就康複了。對於阿維森納的絕招,王宮裏的禦醫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
的確,愛情能給人無與倫比的幸福,但它也會把人引向痛苦的深淵。愛情是一種複雜和充滿矛盾的感情,它往往會從一個極端滑向另一個極端,它可以表現為自我犧牲、忠貞不渝、兩情繾綣和同居的歡樂,它也可以使人疑神疑鬼、妒忌誤解、心灰意冷或與舊日的情人糾纏不休。
愛情中的矛盾孕育於情竇初開的時候。情人眼裏出西施,所見所聞都是心上人的閃光點,缺點似乎微不足道。戀愛的究竟是現實的人,還是自己大腦所虛構的形象,這恐怕是很難分辨的。當然與此同時,愛情確也有其他感情所無法企及的、非凡的洞察力。戀人能發現對象自己都不曾意識到的蘊藏在性格和心靈中的高尚品質。
愛意味著理解。熱戀中的人,特別是女子,對於情侶不需言傳就能意會的本事往往感到詫異,有時自己還很模糊的願望,對方卻能一下子猜中。這正是愛情的先見之明,它使人情愫相通,心心相印。
不言而喻,婚後愛情會有不少內憂外患。最大的暗礁就在於激情蛻變為呆板的習慣,愛情失去其原有的光彩。以容貌和儀表為例,不久以前曾使情人如此動情和傾倒,然而在後來的生活中就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魅力。
婚後若不給愛情之花以營養,感情也就容易發生蛻變;隻有常常澆灌,愛情才不會隨歲月的流逝而退色,不會變成乏味的履行義務。它會悄悄地改變自己的表現形式,變得情意專注。這是舊情的延續,是更為深沉和執著的愛情。
據古老的神話說,夏娃並不是亞當的第一個妻子。一開始上帝耶和華曾為亞當用火造了一個美女。亞當是上帝用泥土造的,這個美女與他氣味不投,無法共同生活下去,她便離開了亞當。上帝見亞當終日愁眉不展,便決定再為他造一個合適的女伴。耶和華抽取亞當的一根肋骨(即使用同樣的材料)造出了夏娃。這個“骨肉相依”的女人就成了亞當最忠實的生活伴侶。
這段神話已提示人們:穩固的愛情取決於男女雙方的同一性,這種同一性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相容性。大部分家庭衝突的一條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心靈上的一致”。
當然不能把“相容”理解為兩個人毫無二致。重要的是生活目標的一致,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有相應的文化水平。比如說,兩個極端自私的人未必能相容,他們自顧追求個人的特權,誰都想占上風而不肯讓步,夫妻反目也就在所難免。氣度恢宏者與小肚雞腸者、滿腔熱忱者與落落寡合者結為夫妻,日子也不會過得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