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幾乎開口問他說:“你是否恨自己生不如人呢?”
“你曾在半夜醒來,詫異自己為何不生在大富人家,或別的家庭?”
我穿襯衫、打領帶,偶爾也穿新鞋子;他的鞋子有破洞,衣服過大,他的褲子在膝蓋處裂開。
但他仍然歌唱,雖是個赤貧的流浪者,他仍找到一首可唱的歌,而且勇敢地唱。
我真想知道那首歌發自他心中何處。
我猜想,至少他唱出了心中的悲傷。那首歌是他僅有的一切。就算沒人施舍,他還有那首歌。然而他看來那樣平和,一點也不像在自我安慰。
或許是出於無知,或許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無所有。
不,我看出他行為背後的原因,那是你怎樣也想不到的。他是因為滿足而歌唱。不論怎樣,這位失去雙眼的乞丐發現了一根名叫滿足的蠟燭,點燃了他的黑暗世界。有人告訴他,或者他告訴自己,明日的喜樂乃源自今朝的接受,接受那至少是暫時不能改變的事實。
我仰首看著那數千張如瀑布般流過的麵孔:冷漠的、職業化的,有些很果決的,有些則蒙著麵具,但沒有一張是歌唱的臉,連小聲唱歌的也沒有。倘若每張臉都是顯示人們內心真相的廣告牌,多少人的臉上將寫著:“極度危險!生意瀕臨破產”或“壞了!需要修護”或“無信心、慌亂和恐懼”。許多人都會是那樣。眼前諷刺的景象既可悲又有趣,這失明者可能是街上最平靜的人,沒有證書,沒有獎狀,沒有未來——至少從這個強烈的字眼來看是如此。但我想,在那都市的人潮中,多少人寧願暫時放棄他們的會議室和藍色西服,來換取這年輕人所擁有的泉源。
“信心是夜色尚濃便唱歌的鳥。”
扶他往回走時,我試著說些同情的話。
“世道艱難,對不?”他稍露微笑,接著轉臉朝著我的方向。稍停一下,回答說:“我最好繼續往前走。”差不多過了一條街,我仍聽到他的歌聲,我心中的眼睛仍然看見他。如今我看見的,不再是那接受我幾個銅板的人。
他雖然看不見,卻有敏銳的眼光;我雖有雙眼,卻因為他才看見了美景。
如果你打算人生中做出一件錯誤的事,那麼就低估自己的能力吧(當然,那可不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存)。不過這件事可並不容易做,畢竟人類的能力遠大於所能想像的程度。
事實上根據許多調查,發現悲觀的人與樂觀的人在學習一樣新的技能時有很大的差異。前者隻想做到合乎要求即可,可是後者往往卻想做到超過能力所及的地步,就是這種對自己不務實的要求造成後者的成功。
何以最終前者會失敗而後者會成功呢﹖因為樂觀的人心裏根本就沒有成功或失敗的依據,即使有他們也刻意不去注意,從而就不會產生像“我失敗了”或“我不會成功”的念頭。
相反地,他們不斷加強自己的信心、不斷地發揮想像力,期望後麵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好,以至於終於成功。就是這種特質和不尋常的觀點,讓他們得以堅持不懈,以期達到所企望的成就。
成功之所以讓那麼多人向往,乃是因為他們在過去並未有過足夠的成功經驗;可是對於那些樂觀的人來說,他們隻有一個信念,就是“過去並不就等於未來”。
一切偉大的領導者,不論他們是在人生的哪個領域中有傑出成就,都知道全心追求理想所能發出的力量是無比的,哪怕他們絲毫不知道要怎麼去做。如果你能擁有積極信念,其所衍生的信心必然能使你完成各樣的事情,即使是別人認為不可能的。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一門重要的學問要學,那就是怎樣去麵對“失敗”,處理得好壞往往就決定了一生的命運。要記住這句話:“麵對人生逆境或困境時所持的態度,遠比任何事都來得重要。”
有些人在曆經了一些挫折失敗後便開始消沉,認為不管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這種消極的信念蔓延開來,讓他覺得無力、無望,甚至於無用。如果你要想成功、要想追求所企望的美夢,就千萬不可有這樣的信念,因為那會扼殺你的潛能,毀掉你的希望。
像這樣具有摧毀性的心態,在心理學上是這種稱呼:無用意識。這是指一個人在某方麵失敗的次數太多,便自暴自棄地認為自己是個無用的人,從此便停止任何的嚐試。
有許多人之所以能無視於橫亙在眼前的巨大困難或障礙而做出偉大的成就,乃是他們相信那些困難或障礙不會“永遠長存”,不像那些輕易就放棄的人,把即使是小小的困難都看得像永遠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