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論老舍筆下的倫敦都市文化景觀(2)(3 / 3)

老舍在《我怎樣寫〈二馬〉》中說他寫《二馬》時“開始決定往‘細’裏寫”,這往“細”裏寫不僅包括老舍自己所說的“心理分析與描寫工細”,而且在我看來還含有小說敘事視角的多重性。《二馬》裏既有老舍視角下的或“二馬”視角下的倫敦城、英國人、英國形象,又有著英國人、倫敦城視角下的中國人和中國形象。這小說敘事視角的多重性,是由他創作《二馬》的文化思想決定的,他寫《二馬》的意圖是“在比較中國人與英國人的不同處”,分析“他們所代表的民族性”。老舍:《我怎樣寫〈二馬〉》,《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第175頁。這種比較分析、鑒別、判斷、批判的文化審視,又是作為“哲理詩人”的老舍往“細”裏寫的重要內容。

老舍在寫《老張的哲學》、《趙子曰》時就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啟蒙現代性”主題,《二馬》同樣堅守了五四“思想啟蒙”的新傳統,以“啟蒙主義”為主導審視中國人的國民精神。不過,《二馬》的文化審視與《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不同,它是通過對中國人與英國人以及中國與英國兩個民族進行比較分析,既展示了現在的中國人和中國形象,也展示了現在的英國人和英國形象。上一節我們主要論述了中國人視角下(主要是作者視角和作品中的人物“二馬”視角)的英國人與英國形象,本節主要論述倫敦城和英國人視角下的中國人和中國形象。在倫敦城和英國人的視角下,老馬(馬則仁)這位“背後有幾千年的文化”,“代表老一派”的中國人,處處顯得落後、守舊、愚昧與荒唐。他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與倫敦城格格不入:到倫敦的第一個早晨就因睡懶覺吃不上飯、用不上熱水而生氣,“早知道這麼著,要命也不來!”他過不慣西方生活,為吃不到北京的餑餑而納悶。英國人喝茶加牛奶,吃飯少菜,愛養狗而不愛種花,他感到奇怪而不屑一顧。英國人時間觀念強,把時間當作金錢,他則慢條斯理,懶散閑靜,毫無時間意識。英國人滿腦子商業觀念、市場意識,做買賣賺錢,他認為做買賣是“沒出息,不高明”,俗氣。英國人講究地位,但並不貪求做“官”,他則滿腦子的“官本位”思想,認為“發財大道是做官”,他要馬威讀書,也是為將來回國好做官。英國人自尊自傲,有進取“獨立精神”,而老馬則自尊自傲,“對將來他茫然,所以無從努力,也不想努力”。老舍:《我怎樣寫〈二馬〉》,《老舍文集》第15卷,第176頁。英國人做生意講究商機、策略,以“利”為重;老馬則講究禮儀文明,以情義為重,保持老北京的古舊商業情調。李子榮按西方人做生意的法子,給古玩鋪做廣告,老馬則按老規矩、老氣度,拒絕廣告。英國小孩罵他“老黃臉”、“挨打的貨”,他則投以笑臉、無動於衷。亞曆山大欺騙戲弄他,將他灌醉,他不思反抗,還依然和他交往、講交情。老舍以如此老派的中國人與英國人對比,既表露了他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精神,又彰顯了他對英國人的某些民族性格的欣賞態度。但是,老舍對英國人的欣賞是有限的,英國人對中國人的民族歧視又使他特別反感、憤慨。他在《二馬》裏寫出了英國人對中國人的歧視,不單是學校、商店、大街上的行人鄙視中國人,就連飯館跑堂的甚至連妓女也看不起中國人,由此發出了國弱受人欺的呼喊:“國家衰弱,抗議是沒有用的;國家強了,不必抗議,人們就根本不敢罵你。”他真誠地期盼著中國的富強、民族的複興。

老舍在《二馬》裏又通過新一代中國國民小馬(馬威)、李子榮與英國人的對比,讓人看到作為“新文化”代表的中國人的進取務實精神。中國新一代的國民熱情謙和、敏感要強、活躍進取,“個人的私事,如戀愛,如孝悌,都可以不管,隻要能有益於國家,什麼都可以放在一旁”。老舍:《我怎樣寫〈二馬〉》,《老舍文集》第15卷,第176頁。同時又讓人看到了英國的年輕人像保羅之流,則整天無所事事,喝酒肇事,自私褊狹,妄自尊大,顯露出西方物質文明燭照下的精神危機。老舍在英國還體驗到“英國人很正直”,做事認真,“自重”,但英國人又傲慢且對人存偏見,“非常高傲”,萬事不求人,不願談政治、談宗教、談書籍,樂於“論賽馬、足球、養狗、高爾夫球等”。老舍:《英國人》,《老舍文集》第14卷,第65頁。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英國人的保守、安穩、不喜革命、高傲冷漠的“紳士”風度。可見,英國的國民精神潛藏著抑製現代化發展的危機,而中國新國民如饑似渴地向西方現代文明求科學、求進取的精神,又預示著民族複興的希望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