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後,踏青遊春更是盛行。各地氣候不齊,踏青日期也不一樣,但簪花插柳、馳馬野外卻是相同的。宋人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雲:“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周密也在《武林舊事》中記述了南宋遊春踏青之盛:“都人士女,兩堤駢集,幾於無置足地。水麵畫楫,櫛比如魚鱗,亦無行舟之路。歌歡簫鼓之聲,振動遠近,其盛可以想見。”——踏青遊春時,人多得連蘇堤和白堤都無立足之地,西湖上水船畫舫多如魚鱗,連行船的路都沒有,足可見當時遊春的盛況了。
第五節民間競藝
1.舞龍燈——繁華一夜魚龍舞
1)龍燈溯源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叫作“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6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麵。龍舞見於文字記載,是在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中,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誌》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龍,其形有九:頭似虯,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具有呼風喚雨、消災除疫的功能。我國自古即以農業立國,風調雨順對於生產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古人極力希冀得到龍的庇佑。這是龍舞流行於我國很多地方的主要原因。
關於舞龍的來曆,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天,龍王腰痛難忍,用盡龍宮中所有的藥也不見效,於是隻好變成老頭來到凡間求醫。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隻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其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吸毒、敷藥,龍王完全康複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向大夫說:“隻要照樣子紮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後,每當旱災時人們便舞龍求雨,並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時舞龍和在元宵節舞龍燈的習俗,後來發展成有重大節慶都會有舞龍燈的活動。
一般來說,人們所舞的龍是用草、竹、木紙、布等紮製而成的,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節節相連,外麵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29節。舞龍時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撐竿,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龍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一條蜿蜒曲折的彩龍,在舞龍者手中快速翻動,在鑼鼓聲中昂首擺尾,蜿蜒遊走,場麵甚是壯觀。還有一種“火龍”,是用竹蔑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而飛衝雲端,時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分壯觀。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龍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布龍也稱“彩龍”,主要在白天表演,節中不燃蠟燭,所以表演時騰飛歡躍,好似江海波翻浪湧,氣勢非凡雄偉,別有一功。舞龍時循勢連貫表現巨龍盤旋歡騰,動作非常複雜。有的地方鬧元宵,各路龍燈彙集竟達百餘條,隊伍長達二三華裏。每條龍燈還伴有十番鑼鼓,聲聞十裏,甚為壯觀。在海外,至今仍有許多華人社團保留著耍龍燈的古老傳統,常為當地節日賽會演出。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元宵之夜,“以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之狀”。清人有《龍燈鬥》一詩記述元宵夜舞龍燈盛況:“屈曲隨人匹練斜,春燈影裏動金蛇。燭龍神物傳山海,浪說紅雲露爪牙。”廣東陽江的“鯉魚化龍”靈活奇巧,善於變幻,舞龍手身著可開可合的鯉魚皮,觀眾起先看到的是一條條戲水之魚,可隨著明快的樂曲突然一變成龍,然後一條口中噴火的鯉魚躍過龍身,象征“鯉魚跳龍門”之意。所以後來人們也把舞龍稱之為“魚龍”,宋代詞人辛棄疾便有“一夜魚龍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