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每年農曆五月至六月間,佛山鎮沙洛等更練館(清代民間自衛團體)主辦“舞龍會”,所舞的龍身,是用一條酸枝木分開三段雕刻而成,頭段是龍頭、中段是龍身、尾段是龍尾。舞龍人隻有3名,各人手握一段,由於舞龍的更練素習武技,且經訓練,故舞時高低騰躍,前後左右回旋,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稱為“飛龍”。又因舞時不在水上,而在陸地舉行,人們習俗稱之為“旱龍”,故有“舞旱龍”之名。
在舞旱龍之前,由當地更練館向鋪內店戶以自由樂助募款籌辦。舞龍之日中午時間,則煮有白豆、大頭菜粒的“龍船飯”,在當地神廟內派送給人,當時老幼男女絡繹不絕前來用碗領取“龍船飯”。是日入夜後,舞龍遊行隊伍齊集廟前,3段木龍(旱龍)則放在廟內神前台上,由主事人(更練頭)親炷香燭,祭祀參神後,在龍頭插花掛紅,鳴放串炮,由3名壯漢舞龍出廟而行,環遊鋪內街道。遊行隊伍先由一對大燈籠、吹打鼓樂、女扮武裝、飛報馬匹前行,隨後一隊小童手舉用竹紙紮成“沙洛鋪”、“飛龍”的頭牌;“三軍司令”、“飛龍在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長牌和“日燈”、“月燈”旗幟等;最後便是打擊舞龍節奏的鑼鼓。當時,飛龍所到之處,有的住宅為取吉祥和驅邪鎮宅,則請龍入舞,舞畢給紅封包(利是)謝勞。舞龍直到夜深才結束。
2)龍燈分類
(1)燈籠龍燈籠龍又叫“燈龍”,此種龍大都盛行在土家族聚居的集鎮。
一般在農曆正月初三出燈,十五結束。“燈龍”由9節組成(意為“老龍被斬為9節”),龍頭用竹條紮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紙,塗上各種顏色,形態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須。龍身各節用細篾紮成圓筒形,外糊清明紙。龍尾亦紮成魚尾形,用紅布帶將龍頭、龍身、龍尾連接起來,並在龍頭、龍身、龍尾各節內點一蠟燭燈,似為燈籠。舞燈龍時非常熱鬧,前有2—4對排燈開道,標明此燈龍是哪個村寨或街道的巨龍,排燈後還有魚、蝦、蚌殼等形狀的燈籠,在鑼鼓、號角聲中晃頭擺尾,暢遊各街頭巷尾。舞燈龍者,都是眼快手快舞技高強的能手,大多赤膊綁腿與巨龍翻騰融為一體。燈不熄,龍不停,鞭炮不斷。玩燈龍的動作有黃龍下海、金龍抱柱、二龍搶寶、老龍翻身、金龍過海等。燈龍所到之處鞭炮不斷,煙花彌漫,圍觀者水泄不通。有的人家為了迎接燈龍進屋,門前排列大花筒炮36對,鞭炮數萬響。燈龍進入院內,門外的花筒炮、鞭炮騰空爆炸,焰花四起。此時除燈龍各節有燈光外,其他燈光全熄。燈龍在鞭炮與焰火餘光中飛舞,十分壯觀。一旦燈龍口中噴水,主人便拉著龍須掛朋披紅,用上等佳肴款待舞龍隊伍。
燈龍一般玩到農曆正月十五日結束,從正月十三至十五是燒龍日。燒龍在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進行,燒龍時,把龍放在地上,眾人把事先準備的花筒炮、煙花和鞭炮等火花直對龍身噴去,待龍燃燒完後,眾人“啊”聲連天,盡興跳躍一陣,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衝去,意為送龍歸海。
(2)草把龍草把龍因此龍用稻草紮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紮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須的龍頭,用一捆稻草索紮成與龍頭頸一般粗的7節龍身,再用一把稻草紮成魚尾形的龍尾,一共9節,用稻草間隔地串聯起來,每節插一根竹木杆為把。舞草把龍,主要在土家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曆五月至七月,為舞草把龍時間,舞龍的目的是為了在娛樂中驅瘟、防火。
驅瘟:農曆五六月間,是田間稻苗猛長期,天氣炎熱,病蟲多發,其中毀滅性的病蟲害為“稻瘟病”。在科技落後無法防治的時代,土家農民以舞草把龍來驅逐稻瘟病,久之成習,聚眾娛樂。舞草把龍驅瘟時,從村寨出發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區、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順路舞到,舞的動作與燈龍相同。舞龍同時,要吹牛角號、放三眼炮、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舞完各自村寨的所有田地後,將草把龍抬到溪溝邊燒掉,謂之送龍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