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競技玩樂(9)(2 / 3)

遷火焰:舞龍遷火焰的意思是:請龍把火焰神遷出村寨,以免火災保平安。農曆的五月端午節前後或七月間稻穀即將成熟期在村寨舉行。舞龍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間放一盆水和一篩子五穀雜糧,等候舞龍隊伍到來。舞龍隊伍中除了舞九節草把龍外,還將一丈長的竹子從中破成船形,在中間裝一盆炭火的火焰,由2人抬著。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3人及隨後自由觀眾若幹。舞龍隊在土老司帶領下,從村頭第一家開始由上而下順次進各家的堂屋,龍頭向堂屋神龕做三點頭行禮,接著繞堂屋一圈,再舞各種花樣。此時,射水人用射水筒吸盆中水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為滅火),土老司抓篩中五穀向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之後,舞龍隊出門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後,把草把龍和火焰抬到溪溝邊燒掉,澆水回海。

(3)板凳龍

傳說很久以前的元宵節,眾人觀龍燈會,有3個土家族青年越看越起勁,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情急生智,舉起他們坐著的長板凳,模仿龍燈舞耍起來,十分快活。以後逐步形成“板凳龍”這一傳統體育形式,平時娛樂健身,節日期間表演比賽,深受土家人的喜歡。板凳龍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普遍長條高凳,由3人抬舉,2人在前一人居後的簡易式板凳龍;另一種用細篾紮成,有龍頭、龍尾、龍角、龍眼、龍嘴,再糊上各種顏色的鱗片,把紮成的龍放在板凳上,4隻木腳以示龍爪,非常形象美觀。

板凳龍有獨凳龍和多凳龍2種。獨凳龍由3人舞,一人出右手一人出左手各抓前頭2隻腳,第三人雙手抓住後頭的2隻腳。舞時要求頭尾相顧,配合協調。當頭高時尾要隨低,頭向左,尾則隨向右擺;頭往上引,耍尾者鬆手換位。舞龍尾者必須由步法靈、速度快、眼力好的人擔任。舞龍頭的2人要求身高基本一致。多凳龍由九條長凳組成,第一節為龍頭,第九為龍尾,其餘為龍身。龍頭在耍寶人的帶領下,時起時落,穿來拐去,活像出水蛟龍,整條龍要求配合默契,節節相隨。板凳龍的動作有二龍搶寶、黃龍穿花、金龍戲水、金蟬脫殼、黃龍盤身等。

2.獅子舞——金鍍眼睛銀帖齒

獅舞,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據傳說,獅舞最早是隨著佛教從西域傳入中國的。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被張騫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麵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公元5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有關獅子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禮樂誌》,其中提到“象人”,按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獅子舞了。南北朝時,民間開始流行獅子舞。到了唐朝,獅子舞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獅子舞”。當時的獅子舞,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有一幅《信西古樂圖》,其中就畫有古代日本獅子舞的場麵。唐代以後,獅子舞在民間廣為流傳。詩人白居易在《西涼伎》詩中對當時舞獅的情景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假麵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裏。”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以招來遊人。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獅子舞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