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成功的體育盛會出色的宣傳報道(1)(2 / 2)

在奧運宣傳報道中,我國新聞媒體在保證報道真實方麵采取了許多措施,堵塞了可能造成新聞失實的各種漏洞,做到了真實報道奧運期間的各種事實信息,真實呈現賽場內外發生的各種新聞事件,使宣傳報道的可信度大大提高,為取得好的傳播效果奠定了基礎。

這裏需要特別提及的是,為了保證電視新聞報道的真實,這次奧運會中央電視台采取了現場轉播不延時的做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聞直播”,這對電視媒體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在電視直播的畫麵上,事件發生的過程與結果原原本本地展現在觀眾麵前。於是人們看到了許多發生在現場的各種真實情景,了解到了事實的真相——杜麗失落首金的痛哭,程菲動作失誤的內疚,劉翔退出比賽的無奈……這許多情景即時地呈現在觀眾麵前,讓人們切實體會到了真實與真情的魅力。

可以說我國媒體的奧運報道在力求真實方麵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相比之下,這期間一些境外媒體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的報道,不但是對新聞真實原則的扭曲和背棄,也是對新聞職業道德的踐踏和背離。

三、客觀

“客觀”,是新聞報道的一個基本理念,也是一種有效手段。新聞報道隻有做到客觀,才更加真實可信,才更具說服力量。

新聞報道要做到“客觀”,首先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要客觀、公正、全麵地反映和報道新聞,特別是要用一種平常心正確看待和處理負麵新聞。

在現實生活中,正麵和負麵的東西總是同時存在的。我們的國家建設、社會發展,以及奧運會的籌備工作成績是巨大的,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我們需要全麵展示我們的工作,通過客觀、開放的報道向世界顯示我們的自信。

自奧運會開始籌備以來,國際輿論對我國的批評聲音就始終沒有停息。例如2008年3月發生在西藏拉薩的暴力事件,明明是少數“藏獨分子”無視法紀,打砸搶燒,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祖國統一,而一些西方國家卻乘機大做文章,攻擊中國政府“鎮壓藏民”,部分國家領導人甚至以此為借口抵製北京奧運會,表示不出席奧運會開幕式,奧運聖火的海外傳遞也因此受到影響;不少西方媒體也借機炒作,推波助瀾,一時間,對北京奧運會的質疑和攻擊甚囂塵上。

如何看待奧運籌備期間出現的這些突發事件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何通過客觀的報道向世界說明事實的真相,這是一項艱巨任務,也是一場重大考驗。值得欣慰的是,對這些事件和各種問題,我國媒體都作了客觀的報道,將事件的真相和問題的由來如實地呈現在世人麵前,展現出了一種寬闊胸襟和平和心態。

特別是對奧運會籌備期間和比賽開始後出現的一些負麵信息,例如上海和新疆的襲擊警察案、雲南的公交車爆炸案、北京的遊客被害案,以及“奧運人家”門庭冷落、賽場空座、奧運門票高價倒賣等問題,我國媒體都給予及時的報道和有效的引導,避免了以往存在的“報喜不報憂”的現象,達到了預期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