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對“伍皓現象”的解讀與思考(1)(2 / 2)

其實,在如今日益開放的信息化與媒介化社會中,在傳播技術與手段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信息的流動與傳播已是一種趨勢和潮流,要想封鎖信息,難度已經越來越大。特別是當發生群眾與政府間的矛盾衝突時,群眾的表達欲望與對社會的關切度相交織,再借助快捷的互聯網、手機等傳播手段,各種信息會像潮水般擴散、蔓延與傳播,要想完全封鎖和徹底掩蓋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在現代社會中,實行信息公開是黨和政府推進黨務政務公開的需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因此,要將其提高到建立民主、開放、高效的政府的高度,提高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高度來認識。

顯然,伍皓在這方麵是有清醒認識的。他認為,宣傳部門應當做好黨委和政府的“形象塑造師”,應當通過自己的積極工作來維護黨委和政府的良好社會形象,對那些不利於維護黨委和政府良好社會形象的行為和做法,就應該堅決摒棄。他還認為,黨委和政府應該具有“透明、陽光、法製、責任”的特征。因此,積極、主動地將群眾關注的政府工作信息與社會公共信息,及時公開傳播,實現“陽光化”和“透明化”,讓群眾早知道,早明白,是黨委和政府應有的責任。

伍皓主張“宣傳部門不能墨守成規”,要更新理念、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真正把信息公開作為宣傳部門的重要職責,千方百計地主動發布信息,及時解答群眾關心的各種問題。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和認識,所以,當“躲貓貓”事件發生後,他組織“網友調查團”參與調查,希望通過這種形式使群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事實真相;當昆明市螺獅灣批發市場群體事件發生後,他組織省政府新聞辦及時召開網絡新聞發布會,盡可能讓群眾盡快獲知相關信息,使得政府公開的信息發布能夠勝過小道消息與網絡傳聞……

伍皓對信息公開有著獨到的理解,他認為,“話語權決定主動權,透明度決定公信度,傳播力決定影響力。”他還說,“信息越公開,政府越可愛。”

按伍皓的認識,宣傳部門作為黨委和政府發言機關,擁有天然的話語權,這同時也就使得它在提供信息、發表意見、引導輿論上自然擁有了主動權。因此,掌握話語的主動權應當是黨委宣傳部門的重要職責,而失去話語的主動權就等於失去輿論的引導權。鑒於此,當各種事件,特別是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黨委宣傳部門就應該在第一時間發布信息,並及時、準確地傳達黨委和政府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及意見,掌握話語的主動權,這樣才能在輿論引導中取得主動,收到好的效果。

另外,信息是否公開和透明,會直接影響群眾對黨委和政府的信任。當群眾急於了解有關事件的事實真相時,如果黨委宣傳部門能夠及時地向他們提供公開、透明、充分、全麵的事實信息,使得他們能夠及時、準確地對事實真相作出判斷,並據此表達自己的意見,那麼,群眾就會對黨委和政府表示信任和擁護,這樣,黨委和政府在群眾中就會有公信力,這就是伍皓所說的“透明度決定公信度”。

雲南省委宣傳部這幾年的實踐證明,隻要能夠做到信息的公開、透明,就能夠得到群眾的認可與信任,而有了群眾的認可和信任,新聞傳播才能夠產生和形成影響力,對群眾思想和社會輿論起到引導作用。這也正是伍皓所總結的“傳播力決定影響力”的內涵所在。

正是在以上認識的基礎上,伍皓得出結論:“信息越公開,政府越可愛。”這應當是他的切身體會,是他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