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四 閑坐船頭垂釣鉤 遠望鞍山話從頭(2 / 2)

公孫霖這時也從船艙裏走了出來。他看著船在江中行走,兩岸樹木田埂慢慢的從身邊掠過。一陣陣寒冷的江風,裹挾頭樹梢枝頭的積雪,向著江麵上揮灑過來。雖然以公孫霖現在的身體,這點寒意對他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但當他看著這景象不由的身上還是打了一個哆嗦。

抬頭向天,一輪增加不了幾分熱力的紅日掛在天空中。公孫霖揉了揉雙眼睛對坐在船頭的王長,問道:“大師兄,我們這是到哪裏了?”

王長在漁鉤上裝上釣餌,手一抬將它拋入江中。他看了看天色說道:“看樣子快到蕪湖,再有一天就能到秣陵城。”

這時從船尾走過來的船老大趙江,聽公孫霖問到了哪裏,便插口道:“我們剛剛已經過了蕪湖,現在在丹陽境內。”說著他遙指向南岸遠處的一座大山道:“客官,快看那座山。它名叫馬鞍山,看到那座山,就離秣陵不遠了。”

公孫霖順著趙江的手看去,隻見一座孤山矗立在那裏。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副馬鞍被人放在大地之上。不覺好奇的問向趙江:“趙大叔,不知那山叫什麼名字?從這裏看去,真像是一個馬鞍放在那裏。”

趙江剛才從船尾走來,還沒有注意到公孫霖。這會一看問話的是他,不由一愣。他看了看公孫霖,又轉頭看了看船艙中。有些驚訝的問題:“你不是坐在艙中已經三天的小兄弟嘛。我還當你怎麼著了呢。現在終於醒過來了。”

公孫霖看著滿臉驚訝疑惑表情的趙江,又無法對趙江言明實情,總不能說自己是在靜修悟道吧。如果這樣說了,就算不把船老大嚇著,也會被他當成怪物。所以隻得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說道:“前些天趕路太辛苦,沒想到上船後坐著就睡著了。沒有嚇到趙大叔吧,實在對不住。”

趙江哦了一聲,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表麵上他說是明白了,可是心裏卻在想:“這得累城什麼樣子,才會坐著睡上三天啊?”

小虎在一邊趕忙岔開話題問題:“趙大叔,你還沒說那山叫什麼名字呢?”

趙江經小虎這麼一問,回過神來,他指著公孫霖說道:“這位公孫小兄弟說的沒錯,那山是像一個馬鞍。所以當地人都稱此山叫馬鞍山。說起這馬鞍山,裏麵還有一段傳奇呢。”

小虎一聽有故事,來了精神。追問道:“趙大叔,這山有什麼傳奇?你說給我們聽聽。”

趙江邊收拾著手中的繩索,邊問道:“你們真想聽?”

船頭上的王長微微一笑,說道:“行啊。坐在船上左右也是無事,你就說來聽聽。”

公孫霖也說道:“我們想聽,就請趙大叔講來。”

趙江放下手中整理好的繩索,說道:“那好,我就說給你們聽聽。在想當初,高祖爺與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他們在九裏山一場大戰。項羽被高祖爺圍困在垓下,當時是圍了個水泄不通無法脫困。可是高祖爺也畏懼項羽的神勇不敢進兵。正在兩方相持不下的時候,幸得張子房張先生一根洞簫吹散了霸王的百萬雄兵。結果就是霸王兵敗垓下別姬棄卒,一條槍一匹馬殺透重圍,逃到這烏江邊上。”

小虎奇道:“這不是潯陽江嗎?怎麼又叫烏江呢?”

趙江說道:“白小兄弟所不知。這裏在秦時設有一個烏江亭,故而這一帶的江水都叫做烏江。”

小虎聽趙江這麼說,他又看了看王長。王長點頭道:“他說的沒錯,這一段江水是叫烏江。我們船行的這條長江,由於實在是太長,被各個地方都起了不同的名字。就像我們上船的那一段,被當地人稱為潯陽江。是因為它在潯陽城北故而得名一樣。再有等我們行船過秣陵之後,又會被人稱作揚子江。”

小虎這才又問趙江道:“那個楚霸王項羽逃到這裏後又怎麼樣了?”

趙江歎口氣道:“可歎那個項羽驍勇善戰,殺透高祖爺的層層阻截無數的追兵,來到了烏江北岸。他麵對著濤濤江水進退不得。進大江攔路,退追兵無數。正在他一愁莫展的時候,看見江上有一條小船正在向岸邊駛來,船頭上站立一人。那項羽見船上站立的撐船之人,臉上就是一紅。”

小虎好奇的問道:“這麼緊張的時刻,項羽怎麼見到一個撐船的臉都紅了呢?”

要知道那麼大的一位西楚霸王,為什麼見到撐船之人就會臉紅呢?我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