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堅持權責統一的原則,處理好權責界定和責任追究的關係。
權力和責任猶如一塊硬幣的兩麵,不可分割。有多大權力就應該承擔多大責任。由於權責不統一,以往容易出現兩種傾向:一種是出了問題把責任全部推給黨政正職,其他班子成員落得輕鬆,無關痛癢;一種以集體討論決定為由,責任均攤,“板子”落不下來,以致不了了之。要按照權力與責任對等的原則,明確權力層次、權力主體的職責和權限。黨政“一把手”的權力範圍主要限定在出思路、用幹部、定規矩、抓方向、管全局上;對各項工作的組織、實施等則應按照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原則,由班子副職具體負責。探索並建立權力與責任相配套的責任追究機製。一旦決策或權力運作失誤,不僅要重點追究行使該項權力當事人的直接責任,還要追究“一把手”的領導責任,防止追執行者不追決策者,副職為正職當“替罪羊”的丟卒保帥現象。但對於那些在執行集體決議過程中,陽奉陰違,我行我素,各行其是,把自己淩駕於集體領導之上,拒不執行決議者,以及失職瀆職者,則要追究其責任,嚴格執行組織紀律。
五、堅持相對穩定的原則,處理好保持連續與合理調整的關係。
幹部在任期內保持相對穩定,有利於工作思路、舉措、責任落實等的連續性,有利於強化工作目標特別是需要較長時間推進的工作目標的完成,有利於推動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創造經得起時間和群眾檢驗的政績。縣級領導班子應保持相對穩定性,班子成員分工也要相應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以避免出現盲目追求“轟動效應”的政績工程、造成工作脫節斷檔、磨合時間延長等諸多負麵效應。但如果出現班子成員不勝任工作、工作長期打不開局麵,專業特長不對路或出現更適合的專業性人才,黨委常委與政府副職內部矛盾無法彌合等情形,也要合理對班子進行內部分工調整,特殊情況下可以進行職務性調整。
(本文在新華網上發表)
第二節
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換屆後要保持“五顆心” 做到“五不忘”
今年是集中換屆之年。李源潮同誌在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幹部學院2011年春季開學典禮上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加強黨性修養,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做到“進”者奮發有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誌不衰,“轉”者迎接挑戰。目前,鄉鎮換屆已經完成,領導班子成員學習貫徹李源潮部長的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把現在的崗位當作幹事創業、成長成才的新起點,始終保持“五顆心”、做到“五不忘”。
一要保持一顆進取心,不忘加強學習。
進取心是幹事創業的“發動機”。每名班子成員都要把職務的升遷和變動作為事業的新的起點,作為“加油站”,在能力水平上不自滿、不懈怠、不停滯,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勤於學習、思考、實踐,努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俯而讀、仰而思、起而坐、躬而行”。鄉鎮領導幹部加強學習,要做到“三個結合”。
一要堅持“學”與“幹”相結合。堅持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注意靠實踐解決問題,靠實踐深化學習,靠實踐積累提高。要把開展每一次調查研究、撰寫每一份材料、組織每一次活動、解決每一個問題、作出每一次決策都作為檢驗學習的過程、作為具體實踐的過程、作為總結提高的過程,做到學用相長。
二要堅持“讀”與“思”結合。帶著問題讀書,聯係實際思考,力求把零散的東西變為係統的,把粗淺的變為精深的,把感性的變為理性的,真正在思考中領悟真諦,把握規律,辨明是非,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君子之學必好問,好學而不勤問,非能好學者。要善於博采眾長,在吸納別人的有益智慧中啟迪思維,在與別人的思想交流中完善自我。
三要堅持“知”與“行”結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身到心到,知行合一,在讀書的過程中增強運用能力,在運用過程中提高讀書水平,在提高讀書水平中提升素質,在提升素質中推動工作。要把研究解決現實問題作為推動自身學習的重要抓手,善於抓住破解基層發展的難題,善於抓住創新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難題,善於抓住改善民生的現實難題,采取個人自學、集體學習、專家輔導、交流思想、經典引導等,切實用所學的知識在破解難題中深化規律性認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