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張某接到大連某糧油公司的電話,問日本島村先生是否與他們商談過進口玉米的事宜,並問張經理要價多少。放下電話,張經理心想,看來島村是想另找合作夥伴了。他立即驅車趕到島村下榻的賓館,表示願意每噸再降價1美元,低於市場價格,公司為此會損失一大筆利潤,可島村仍然不滿意。在隨後幾天裏,張某又接到了來自遼寧黑龍江的兩家企業的電話,內容還是詢問與島村談判玉米價格是事情。

張經理心想:看來這個島村還真厲害,狡兔三窟,這筆買賣真不好做,若就此罷休,一筆數額可觀的交易就要黃,白白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不行,我一定要把這筆買賣做成!”他又去找島村,把價格壓到了每噸30美元,這已經是價格最低點了。即以此價格成交,利潤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但島村仍狡猾地笑道:“張經理,實不相瞞,我也與黑龍江、遼寧幾家公司洽談過,他們的最低報價是29.5美元一噸。”29.5美元一噸,正是盈虧的分界點,也就是說既不賠本也不賺,他不由地暗暗佩服島村的精明。他盤算著島村所要貨的數量:目前自己沒有那麼多庫存,若此交易成交,再壓低一點價格,購進一些,還可以有些盈利。

事已至此,張經理答應了島村的要求。島村答應請示老板後,說後天一早簽協議。但第三天,並沒見著島村的人影。張經理又來到其下榻的賓館,島村已退房了,去向不明。

數月之後,張經理在一次洽談會上結識了那家大連糧油公司的經理。談起此事,方明白原來島村在與自己周旋的同時,其助手正在大連糧油公司那裏討價還價。因為他知道大連那家公司有現貨,為了用最低價格購進,他與數家公司同時聯係,借助各公司之間沒有什麼聯係來相互壓價,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張經理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在客觀上起到了幫助日本商人給同行壓價的作用。日方商人也正是利用他們相互之間信息不通的關係,來製造假象,最終從渾水中摸到了“魚”。

由此可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經商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分析、辨別真偽,做到人醉我醒、人濁我清,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不上當受騙,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原文】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

【譯文】保存陣地原形,造成強大的聲勢。使友軍不產生懷疑,敵人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是從蠱卦《彖辭》“巽而止,蠱”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計名由來】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終於在第六次北伐時,他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諸葛亮在臨終前向薑維密授退兵之計。薑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

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蜀軍。薑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模樣,雕了一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再派楊儀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兒,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懿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觀察蜀軍動向。

薑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兵決戰。此時,宋兵隻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兵決戰,必敗無疑。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金兵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兵撤退,肯定會追殺。那樣,宋兵損失一定慘重。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轉移部隊。這時,隻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做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兵聽見鼓聲,以為宋兵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隻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宋兵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兵的統領似有所悟:原來宋兵采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到了第三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兵首領斷定宋兵已經疲憊,就派兵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宋營毫無反應。金兵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擁而上,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兵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畢再遇命令兵士將數十隻羊的後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拚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麵鼓,羊腿拚命蹬踢而鼓聲隆隆不斷。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同時用“金蟬脫殼”之計,兩天時間大軍全部安全轉移了。

【商場智慧運用】

“金蟬脫殼”是擺脫敵人、轉移或撤退,完成特殊任務的一種分身之法。運用此計,關鍵在於“脫”,務使內容雖變而形式尚存,已走而似未動,才能穩住敵人,抽身他去。

以退為進,李嘉誠“金蟬脫殼”

李嘉誠是香港20世紀70年代崛起的地產商,他幾乎把整個香港的每一塊土地、房屋都思量過了,幾乎把每個上市公司的股市行情都分析透了,加上李特有的挖“牆角”絕技相配合,他能獲得許多公司的絕密情報。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獲得一項絕密情報——英國在香港最大的洋行英資怡和洋行,雖然是九龍倉有限股份公司的大東家,但實際上占的股份還不到20%,簡直少得不成比例,這說明怡和在九龍倉的基礎薄弱。尖沙咀早已成為繁華商業區,其旁邊的九龍倉實際地價已寸土千金,而股票價格卻多年未動,股票麵值低得不成樣子。這些都是爭奪九龍倉的有利條件。如果大量購人九龍倉股票,即使脫票,也可與怡和公開競購。持股的百姓,在相同的出價下,當然更願意賣給中國人。因此,早日購足50%的股票,取代怡和成為大東家,這樣就有權運用九龍倉的土地發展房地產,堪稱一本萬利。

李嘉誠得到這一信息,當即決定分散吸進九龍倉股票。從1977年起,他悄悄地分散戶名,吸進18%的股份。

由於李大量吸進股票,使每股由10港元飛速上漲到了30餘元,引起恰和洋行的警覺。李的偷襲戰必將轉入陣地戰。兩軍對壘,李的實力大大弱於怡和洋行,硬拚實難取勝。在此時,李若繼續入股,怡和洋行必然會高價回收九龍倉股票,它財大氣粗,李必將慘敗無疑。李嘉誠不愧為一流商賈,他決定以退為進,化險為夷。他的金蟬脫殼之計是尋找一個代替自己向怡和作戰的人,將全部股票高價賣給他。

1978年9月的一天,在中環文華閣的高級包間裏有兩位身穿中式服裝的本地客,使用普通話進行了一次短暫而又神秘的會晤。時間雖隻20分鍾,卻決定了價值20億美元的九龍倉脫離英資怡和洋行的關鍵性交易。

這兩人中,一個是地產商李嘉誠,另一個就是船王包玉剛,2000萬股票全部轉賣給包玉剛,包將幫李從彙豐銀行中承購英資和記黃浦股9000萬股,兩人皆大歡喜。

李嘉城知難而退,既賣得人情又退中獲利,豈不英明!包則借李的情報、信息和卓越的判斷將夙願以償,僅此一個妙計,出千金巨資都買不到,何況李已為他打好了贏得價值20億美元的九龍倉之基礎!當李嘉城被怡和發現之後已停手不幹,使怡和誤認為已化險為夷,成功地為幕後的包玉剛打了掩護。

存其形,波音衝出“死亡飛行”

美國西雅圖一個名叫威廉?波音的人和他的朋友韋斯特?維爾特,創辦了一家小規模的水上飛機工廠,取名叫“太平洋航空公司”,當時這家公司隻有21名工人。公司在成立後的第二年,便製造出了第一架飛機,並將公司更名為“波音公司”。自此,數十年來,波音公司憑借其不斷推出的新產品,牢牢地占領了世界飛機市場,成為全美最大的民航飛機製造公司。

波音公司主要生產民用和軍用飛機、直升飛機、導彈、航天裝備,並提供零件和維修服務等,同時還經營電腦事業。公司已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擁有職工十幾萬人。幾十年來,波音公司在世界航空航天業中一直居於領先地位。探究波音公司成功的秘密,可以得出,波音公司成就的取得最大法寶就是不斷推出新產品,牢牢把握市場需求的新動向。

早在20世紀30年代,波音公司就率先推出民航機“飛剪號”,名震全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配合打敗法西斯,又率先推出B17、B29等大型轟炸機。由於此兩種飛機威力很大,故而人們把B17型稱為“空中堡壘”,B29型稱為“超級空中堡壘”,由於這批威力極強的飛機加盟,使盟軍的力量大增,可謂大長盟軍誌氣、滅法西斯威風,為戰勝德、意、日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好景不長,“二戰”結束後,美國軍方取消了尚未交貨的全部訂單,使整個美國飛機製造業陷入癱瘓狀態。波音公司盡管戰時為軍隊的最終勝利提供了巨大的支援,但由於撤銷了軍方訂貨,一時間又沒有發展其他品種,也不例外地陷入了“死亡飛行”之中。

一時間,各個飛機製造公司昔日的風采蕩然無存,各個垂頭喪氣,不知該從何下手。

但威廉?波音並未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而是進行了深刻地反思。他認為,造成“死亡飛行”的原因雖然從外在形勢上看是由於軍方取消了軍用飛機的訂貨,但作為公司來講,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是過分依賴軍方的訂單,產品過於單一,沒有及時考慮到有一天戰爭停止了,該向什麼方向發展的問題。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威廉?波音果斷地調整了經營方向,並采取了相應措施。

一方麵波音公司繼續與軍方保持密切聯係,隨時了解軍用飛機發展的趨勢,軍方的需求,以便能及時滿足軍方需要。這樣軍方就不會介意,而其他飛機製造商也難以乘虛而入;另一方麵,考慮到軍方暫時不會有新的訂貨,完全可以抽出主要人力、財力,開發民用商業飛機。正所謂:存其形,完其勢,“金蟬脫殼”之計的實際運用。

策略製定了,就要具體實施。為了保證措施的順利實現,波音公司很注重吸收和培養人才,並給予他們充分的權力,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民用飛機的研製,從單一的生產軍用飛機的舊殼中脫穎而出。

戰後經濟的複蘇刺激了對民用飛機的需要,世界各地的飛機生產廠家爭相采用新技術、快速推出新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1954年7月15日,波音公司的第一架,也是全美第一架噴氣式客機飛上了藍天。而在此時,其他公司的噴氣式客機有的還在廠房裏裝配,有的還在風洞裏試驗,有的甚至還停留在圖上作業階段。他們都沒有能像波音公司一樣迅速地推出新型民用航空飛機。

因為美國航空總署頒發給波音公司的首架噴氣式客機的檢驗合格證號是70700,恰好“7”這個數字被美國人認為是幸運的數字,因此,波音公司便把這架飛機定名為“波音707”,這同時也開辟了“波音7”係列客機的新紀元。一時間,“波音”幾乎成了噴氣式客機的同義語。

波音707一經問世,便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訂單如同雪片般飛來。自此,波音公司走出了單一生產軍用飛機的峽穀,衝出了“死亡飛行”。

在這之後,波音公司相繼推出了727、737、747、757. 767、777型客機,同時替海軍、陸軍、海軍陸戰隊設計製造了各式教練機、驅逐機、偵察機、魚雷機、巡邏轟炸機和遠程重型轟炸機等。波音公司日益發展壯大起來,直至今日,波音公司在航空工業領域依然是“執牛耳者”。

在麵對困難時,波音公司用“金蟬脫殼”之術,擺脫了困境,同時也給競爭對手造成一種假象,使其不產生懷疑。但事實上,卻是通過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開發新產品,適應市場需求,最終獲得了成功。

由此可知,要從某種危險境地逃脫,又不被糾纏,不被追擊,金蟬脫殼的確是妙計。脫逃時不會被發現,等被發覺時,敵對勢力已經鞭長莫及了。“三十六計,走為上”,但“走”有多種走法,金蟬脫殼不失為其上計。

很多時候,我們所聽到看到的並非就是真實的。“金蟬脫殼”,之所以能夠成功迷惑對手,常常是利用了對手的情緒或者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