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實現財務自由——投資理財要學財商心理學(2)(2 / 3)

奧達克公司的誠信的經商態度深深打動了基泰斯。她馬上打越洋電話到美國報社,告知報社昨天的稿件不要發,她將寫一篇新的稿件代替。她隨後又趕寫了一篇新聞稿《35次緊急電話》。後來,報社考慮到她兩篇稿件的視點角度不同,配上編輯的話將兩篇稿件同時刊發。後來,日本報紙又都互相轉發。他們的誠信得到了回報,奧達克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也大大提高。

奧達克公司的誠信舉動可以說是感人的,為了召回一台空心唱機,居然會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裏連續打了35次越洋電話,而他們的誠信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那就是兩篇報道給他們帶來的廣告效益,這是投入多少錢的廣告費都不一定能夠做到的。

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能夠幫助人們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它能夠給我們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各種設備先進的電器、流行服飾、名牌汽車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為了得到金錢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失去誠信,誠信始終比金錢重要,沒有了誠信,就不會有人相信你,不會有人願意與你合作,在你遇到困難時也不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倒黴時,別人隻會冷冷地說一句:“活該,誰讓你做人沒有誠信呢!”所以,不管是在職還是創業的朋友,要達到自己人生的遠大目標,一定要誠信待人,信奉安分守己做生意是吃小虧占大便宜,偷奸耍滑做生意,是占小便宜吃大虧,這才是誠信世界的大趨勢。

最忠於現實的人,就是那個從現在開始投資於未來的人。

——哈佛圖書館牆上的箴言

哈佛心理訓練46: 學會真實的情緒表達

很多人常常會害怕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擔心會令對方不高興,或者害怕因此而妨礙彼此間的關係。這種對自己情緒的壓抑和忍讓是一種心理障礙,既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給對方造成虛偽和不誠實的印象。

在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以下幾種做法可供參考:

⑴學會直截了當的拒絕。

很多人在拒絕對方的要求時不是直言不諱,而是在支支吾吾的繞圈子,如“讓我試試”、“我再想想辦法”等。這樣不僅使對方無法弄清你的真實態度,而且也容易讓對方在試探中感到有機可乘,從而使你承擔了不願承受的負擔,有時甚至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不會說“不”是人際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現,要改變這種情況,關鍵在於增強自己內心的力量。人的關係是平等的,在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時,可以這樣想:“我為什麼要拒絕,那是因為別人的要求違背了我的意誌,是他首先引起了我的不快。”“既然對方在提出不合理要求時就不考慮我是否不快,那我又何必考慮拒絕你時你是否愉快呢?”這樣想通後,就不會在表達自己的真實心態時再有心理負擔了。

⑵采取積極的暗示行為。

有些事情你因為礙於情麵而感到很難直接表態,那麼你不妨采取一些暗示性的行為告訴對方。例如運用身體語言等。還有一種“潛台詞”的方法可以幫助你表達真實情感。例如,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小張想和家人平靜地共度周末,可不巧的是,晚上有不速之客登門了。於是小張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電影票,客氣地請對方去看電影。在這裏,小張的“潛台詞”其實是表示此刻不想要別人來打擾,但又顯得彬彬有禮。這方法奏效了。

⑶事先表明態度。

如果你預料到某個場合也許會遇上讓自己尷尬的事,那麼你應該一開始就主動說明自己的態度,這樣別人也會因為理解和禮貌而不勉強你。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4. 務實是賺錢的起點

曾從報上看到這樣一個令人感慨的新聞:

美國前國務卿在步入政壇之前,是在哈佛大學執教多年的教授。後來,他出任了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國務卿等高級職務,離開了教授崗位。按美國大學的規定,凡從政者不能兼職,必須辭去教授職務,他雖依然具有大學教授任職資格,但不再是哈佛大學的在職教授了。

基辛格從美國國務卿職位上卸任後,很想回哈佛大學再擔任教授,但他同時提出不給學生上課。結果,基辛格的這個要求被哈佛大學婉言謝絕。原因是他不履行教授任課職責的教授,哈佛大學是不需要的。對此,時任哈佛大學校長的博克教授解釋道:“基辛格是個學識淵博的人,論私交,我和他的關係也不壞。但我要的是教授,不是不上課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