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實現財務自由——投資理財要學財商心理學(4)(1 / 3)

而對於在經濟方麵成功的投資者來說,眼睛所看到的和別人的建議隻占決定因素的5%,還有95%是自己的經驗和判斷,來自自身的智慧。

成功的百萬富翁往往都強調:“絕對不去做另一種人所做的工作。”

調查統計的結果表明,約有11%的百萬富翁認為“具有優秀的證券投資顧問”是解釋他們在經濟上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35%的百萬富翁相信“進行明智的投資”是非常重要因素。這是那些相信證券投資顧問人數的兩倍還要多。為什麼不那麼相信“證券投資顧問”呢?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投資應該獨立,應該憑借自己的智慧,而不是他人的建議,盡管多數百萬富翁都至少在一家服務性經紀公司開立賬戶,但絕大多數還是自己作投資決定。

百萬富翁對證券經紀人所提出的許多建議並不放在眼裏,即使接受了也要“打折扣”。他們認為,證券經紀人擅長於買進賣出,但是,如果他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買進賣出上,那麼就幾乎沒時間去研究投資機會。正如一位百萬富翁所說:“如果證券投資經紀人真能夠預測未來,他們就用不著老當證券經紀人。他們不可能是預測家。他們隻是用錢買進賣出。”

所以,認清自我、發揚潛力,在投資上保持獨立,才能獲得經濟上的成功。而在經濟上成功的人士之所以能夠比別人賺更多的錢,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積極保持著富裕的智慧,在長時間的觀察和實踐後,能夠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致富模式,能夠獨立的做出判斷和決定,而不是盲目跟從他人。

心理學家們把獨立性、果斷性、堅定性和自製力列為誌的四大優秀品質,而位居第一的獨立性,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拚字。它意味著個人不屈服於周圍人們的壓力、不隨波逐流,能夠根據自識與信念,獨立地采取決定和行動。意味著不依賴他人的言行,也意味著對自己行為的負責。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將遠遠優於一般人。

一個著名的投資人在被問道投資訣竅時,他回答了這樣一段話:

“我通常關注這麼幾個財務指標:一個是毛利率。它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企業的產品價格經常變動,反映在毛利率上就是大幅波動,這樣的公司我是不參與的,我盡量不參與周期類企業的股票,我喜歡毛利率平穩或者趨升的公司。

“其次是公司的盈利規模。一家公司每年隻賺個幾百萬、上千萬元的話,就不要考慮了,我們要看一年盈利上億元的公司。像五糧液和茅台這樣的公司,一賺就是十幾億二十幾億元,這樣的公司肯定是好公司。

“第三是看利潤是怎麼來的。是靠投資拉動的,還是靠固定的投資產生的利潤。我喜歡一次性投資以後利潤無限的公司,這樣的公司隻有在生產快速消費品而且是老字號的企業中才能發現。而那些需要不斷追加投資才能產生利潤的公司,我是不喜歡的,因為一次風險就可能把以前的利潤都賠進去。第四是現金流。它能衡量一家公司的硬朗度。現金流多的公司就很健康,那些做賬做到最後賬上沒有一分錢的公司一定要避免介入把握住這些指標,公司的財務也就能把握了。對淨資產我是不太在意的,我關注那些能創造盈利的淨資產,不能帶來盈利的淨資產是沒有用的。”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對於投資,他是完全獨立的,沒有依附任何人的觀點和經驗,而是自己進行觀察,總結,然後做出決定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