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健康活到100歲——遠離疾病要學健康心理學(1)(3 / 3)

一個有良好、溫和、優雅性格的人,就是在貧乏的環境中也會怡然自得。

———哈佛學子、美國前總統 羅斯福

哈佛心理訓練52: 7種方法助你保持樂觀心態

心理學家提出:以下7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們保持樂觀心態,采取寬容態度。

⑴豁達法

人有很多煩惱,心胸太狹窄是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煩惱,一個人應該心胸寬闊,豁達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計較。平時要開朗、合群、坦誠,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⑵鬆弛法

其具體做法是:被人激怒以後或感到煩惱時,應該進行深呼吸,甚至還可以進行放鬆訓練,采用以意導氣的方法,這樣就可以逐漸進人佳境,使全身放鬆,摒除內心的私心雜念。

⑶製怒法

要有效地製止怒氣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況而言,克製怒氣暴發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誦傳統名言“忍得一日之氣,解得百日之憂”、“將相和,萬事休”、“君子動口不動手”,等等。萬一克製不住怒氣,就應該到親人或朋友麵前傾訴。傾訴憤憤不平的怒氣之後,自己就會慢慢地平靜下來。

⑷自悟法

為了保持心態健康,應該經常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和文體活動,廣交朋友,促膝談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來培養生活樂趣。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勞逸結合,在工作和學習之餘,常到公園遊玩或到郊外散步,欣賞一下鄉野風光,體驗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⑸心閑法

有一句話這樣說,叫“心底無私天自高”,一個人隻要有閑心、閑意、閑情,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勞,克服心理障礙,保持健康的心態。

⑺健忘法

一個人要健康,就要善於忘形、忘勞、忘懷、忘情、忘年。

忘記煩惱,可以輕鬆地麵臨再次的考驗;忘記憂愁,可以盡情地享受生活所賦予的種種樂趣;忘記痛苦,可以擺脫糾纏,體味人生中的五彩繽紛。忘記他人對你的傷害,忘記朋友對你的背叛,忘記你曾被欺騙的憤怒、被羞辱的恥辱,你就會變得豁達寬容,你會活得更加精彩。

當你把以上幾點學會以後,你就學會了寬容,接著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健康了,生活快樂了,世界更美了。

2. 心情輕鬆醫百病

在哈佛,有這樣一個奇特的風景:每個學期期末考試開始的前一天,在半夜12點整,會有一些本科生聚集在哈佛小院中尖叫著裸奔兩圈,以此來迎接第二天的期末考試。這些學生當眾裸奔有以下兩個理由:

如果當眾裸奔都不怕了,期末考試還用怕嗎?

如果身體都不受束縛了,思想還會被束縛嗎?

“裸奔”在英文中是“原始的尖叫”(Primal Screaming),以這種尖叫來發泄自己的情緒,盡情放鬆整個學期下來那已繃得極度緊張的大腦神經。

在美國的名牌大學讀書,壓力很大,據調查顯示,哈佛70%以上的學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他們千方百計地尋求擺脫壓力、釋放壓力的方法,裸奔就是一種他們認為較有效果的方法。

哈佛教授也常常告誡學生,生活不是苦難的修行,麵對諸多的壓力,要懂得管理壓力,更要學會放下壓力,保持輕鬆快樂的心態。

把壓力甩到身後,保持輕鬆快樂的心態,有利於人體的身心健康。很多醫學家都認為,在輕鬆快樂的心態下吃東西容易消化;在緊張的心態下吃東西容易得胃病。一個輕鬆快樂的人沾枕頭就睡著,而一個心情經常緊張的人容易失眠。所以,輕鬆快樂的人當然會長壽了。自信人生兩百年,相信隻要輕輕鬆鬆活下去,每個人至少都會慶八十的。

這是一個刊登在《青島早報》上的真實事件。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已經65歲的陳大爺被查處患有肝癌,而且已經是晚期。但是,性格開朗的他並沒有像其他的絕症病人一樣悲觀失望,而是依舊輕鬆的過好每一天。在查處患有肝癌後,除了定期到醫院接受介入治療外,為了賺錢養家,他依舊繼續以前的工作——在街邊擺攤,給人修鞋。

陳大爺根本沒把“絕症”放在眼裏,結果,當他去城陽人民醫院接受醫院接受第三次介入治療時,醫生驚訝地發現,他的腫瘤既沒擴大也沒擴散。而像他這種情況,從發現那天算起,一般人最多隻能活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