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危機就是轉機——戰勝危難要學困境心理學(3)(1 / 2)

1984年,俞敏洪留校當了教師,卻依然被北大邊緣化。六七年之後,為了賺取出國學費,俞敏洪就到校外的民辦外語培訓機構教課,被北大發現後受到了嚴肅的通報批評。他憤然辭職開始了新東方創業曆程。之初,他租用中關村二小的一個小平房,俞敏洪自己拎著糨糊桶,不得不在攝氏零下十幾度的冬夜到處張貼招生廣告。1995年,新東方急速膨脹發展起來,拓展了業務領域,完成了向現代公司的轉變。到年底時,在校學生數已經達到千人的規模。

據公開資料統計,現在每年有近1000萬人在接受著新東方的英語培訓。2005年9月7日,新東方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發售了75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一舉融資額為I.125億美元。新東方成了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教育培訓公司,俞敏洪成了有史以來中國最富有的教師。

俞敏洪的成功是“自助”的結果。其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造就了俞敏洪不屈不撓的性格,造就了俞敏洪踏實前行的人生之路。他的經曆告訴我們,人生路上沒有輕易出現的奇跡,當困難來臨時,我們沒有必要畏縮自卑,更沒有必要怨天尤人,隻有用堅強的意誌和剛毅的態度對待磨難,用豁達的心態對待生活,就會多一些希望,多幾分幸福。

一個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個和尚正打傘走過,這個人對和尚說:“大師,普渡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和尚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渡。” 這個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渡我了吧?”和尚說:“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沒有被雨淋,是因為我有傘。而你被雨淋了,是因為無傘。所以說,不是我渡自己,而是傘在渡我。因此,你也不必找我,請自找傘!”說完便走了。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數不清的變化,危機隨時都有可能會出現。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求助於自己。將自己的命運和別人的“普渡”捆綁在一起,最終注定一無所成。隻有在茫茫大雨中找到自己的那把傘,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駕馭自己的命運。

倘若你因為某件事而痛苦,事實上,使你痛苦的不是這件事的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判斷或思想。而此時此刻,你就有權利來改變這個判斷!

——哈佛大學第24任校長 普西

哈佛心理訓練64: 目標搜索法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在一事實上情境下對自我完成某項工作的期望和預期。當人們期望自己成功時,他必在會盡自己最大的和並且當麵臨困難時,會表現出更強的堅持力,從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目標搜索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一步:在紙上寫出你近期要完成的五件事情。

第二步:你因有特殊事情,必須在五件事情中抹掉兩項,體驗一下你現在的心情如何?你會抹掉哪兩項?

第三步:又有特殊情況發生,你必須再抹掉一項,你的心情又如何呢?你又會抹掉哪一項呢?現在還要再抹掉一項,你又作出怎樣決定呢?

第四步:隻剩下一件事了,這就是你近期最想做的,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一件大事,這就是你當前的奮鬥目標。

第五步:問自己下麵幾個問題:

①我是不是想要實現那個目標?

②我是不是一定要實現那個目標?

③我有沒有實現目標的條件呢?

④我怎樣去創造這些條件呢?

⑤實現目標的障礙難以克服嗎?

⑥我要不要克服?

⑦我一定要克服嗎?

⑧我該怎麼去克服?

6. 讓挫折成為財富

哈佛大學幸福課教授本·沙哈爾常常告誡學生:每個人必須經曆蹣跚學步才能走出如今優美的步伐,同樣每個人必須經曆無數次挫折才能成功。

當遭遇到挫折時,誰都會產生負麵情緒,但是長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非但於事無補,而且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我們改變態度,將每次的挫折都當作是考驗和磨練自己心情的機會,把它當做超越自己的一次機遇,那麼,我們就不會那麼消沉,甚至會感謝生活使自己進一步看清了人生的真相。挫折會讓人成熟,這同樣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1988年,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了,他在父親創辦的、蒸蒸日上的企業裏工作。父親一心想把兒子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但是事與願違,父親帶了兒子10年,兒子卻十分平庸。1998年,在留下了幾百萬元家產後,父親帶著企盼的眼神西去。2年以後,兒子含淚向法院申請了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