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他開始了打工生涯,在經過這次挫折之後,他學會了思考。後來,他接手了一家搖搖欲墜的企業,使企業起死回生。這個企業現在叫香港豪帝集團,比他父親的那個企業更有名,那個年輕人叫周衛,是豪帝集團的總裁。
要想成功,就要經得起挫折。一個不能認識和接受挫折的人,也無法看清楚成功的本質。從挫折的教訓中學到東西,往往比從成功中學到的還要深刻。正如日本著名的實業家原安三朗說的那樣:“年輕時賺一百萬的經驗,並不能稱為將來賺十億元的經驗,但損失一百萬的經驗,倒可以培養賺十億元的經驗。逆境是鍛煉人才最好的機會。”
許多成功者走過的道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艱苦的環境、坎坷的經曆不僅沒能把他們擊垮,反而給他們的勝利果實增添了營養。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正是由於苦難和不幸激發了人們的潛能,使他們學到了許多平時無法領悟的東西,使他們走出了平庸,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上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人瑪麗·凱經過一番思考,把一輩子積蓄下來的5000美元作為全部資本,創辦了瑪麗·凱化妝品公司。在創建公司後的第一次展銷會上,瑪麗隆重推出了一係列功效奇特的護膚品,按照原來的想法,這次活動會引起轟動,一舉成功。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整個展銷會下來,她的公司隻賣出去1.5美元的護膚品。
意想不到的殘酷失敗,使瑪麗·凱控製不住失聲痛哭。經過認真分析,瑪麗擦幹眼淚,從第一次失敗中站了起來,在重視生產管理的同時,加強了銷售隊伍的建設。經過20年的苦心經營,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由初創時的雇員9人發展到現在的5千多人;由一個家庭公司發展成一個國際性的公司,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瑪麗·凱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成功,總是在曆經多次挫折後才姍姍來遲。正確麵對挫折,的確是走向成功的重要素質和能力。挫折是一種學習經曆,你可讓它變成墓碑,也可以讓它變成墊腳石。事實上,隻有越挫越勇、屢敗屢戰的人才是真的英雄,才能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
學習失敗,否則失敗於學習。
——哈佛幸福課教授 本·沙哈爾
哈佛心理訓練65: 如何排解焦慮
人在經曆挫折後,很容易陷入焦慮中。我們可以參照下麵的方法,來排遣焦慮情緒:
⑴充分放鬆自己的神經。例如可以在平常的時間裏,自己先構想一幅平和安靜的畫麵,一旦有了這樣一幅畫麵,就開始靜靜地勾勒每一個細節,直到腦海裏出現一幅鮮活的畫麵。當自己變得越來越放鬆,就選定一個動作,來表示這份安全而且舒適的感覺,例如用右手手指輕輕地放在左手大拇指上。每天這樣反複練上十遍。幾個月下來,隻要一做這個動作,自己就會隨心所欲地感受到那份輕鬆和舒服。
⑵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形。如果曾經因為某件事情經受挫折,就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形,將能想到的都用筆一一記錄下來。接下來,問問自己,即使這些最糟糕的情形出現,又會怎麼樣了?會被人看不起嗎?會失去晉升的機會嗎?……其實,隻要你想想最糟糕的情形,就會發現,自己的擔心根本就沒有根據。
⑶幹脆豁出去。如果因為討厭自己的缺點、惡習,一直壓抑著自己,會使自己變得焦燥不安。這個時候不如充分釋放自己的欲望,讓自己隨著心裏的想法去做。因為內心的欲望不再刻意壓抑,此時會使心裏覺得自由和得到解脫,反而原來抑製不住的惡習,反而不再想去做了。例如,有一個賭鬼,一直想戒賭,但是,越想戒賭,就越沉溺其中。有一天,他恨自己老是無法戒除賭博,就做出這樣的決定:“以後再也不戒賭了!”隨即到銀行將所有存款全部取出。就在一疊疊鈔票堆在麵前的時候,突然間,他就不想再賭了。
7. “下坡容易”定律:任何時候都要有危機意識
物理學上有個實驗:
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費力,且越滑越快;而往上推,則要克服重力。“上坡”就是消耗一定能量,上升到一定高度,同時也蓄積了一定的勢能。勢能也可轉變為動能,一旦釋放就成為物理學中的“下坡”。
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是這樣。當一個人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時候,當我們在艱難環境中力求上進的時候,就是正在“上坡”。但是,如果我們費了半天勸攀登上去的坡,一不小心,可能一下子就滑下來,就是“下坡容易,上坡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