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消滅人性的弱點——人生一定要避免消極心理(3)(1 / 3)

喜歡拖拉的人總是能夠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比如“我明天會完成的”或“我明人一定開始做”,或者“我今天太累了”等來為自己的懶惰行為開脫。當懶惰者拖到沒有了任何餘地時,就會把希望寄托於臨時突擊,結果是時間越來越少,壓力卻越來越大,內心的焦慮也會越來越多。把本來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拖延下來,使得問題積少成多,也給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壓力。正如劉墉先生所說的:“於是一拖,拖了一串。到頭來哪件事都每少做,卻每件事都沒能準時做好。”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吃力不討好。

更可怕的是,有著拖拉心態的人還會將其演變成一種習慣,並且將這種習慣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

做事拖拉的人有著嚴重的逃避心理,他們總是抱著這樣的僥幸念頭:事情也許會變得好起來的;但願情況會有所改觀;也許沒有什麼大的問題;“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總會有辦法的等等,於是他們總是在自我安慰中心安理得地拖拉下去,仿佛隻要說出“希望”、“但願”。“可能”這些詞,他們就可以不再有任何實質性的行動了。

其實,這樣的想法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所有的希望和幻想都不過是拖拉者一廂情願的想法,而最終的結果,正如那首《明日歌》裏所寫到的: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對於這種說法我深有體會。

我家的一位老鄰居今年50多歲,聽我媽媽說,在他過去的3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幾乎是在抱怨中度過的。他告訴我媽媽:“在結婚後不久,我就發現自己與她的個性相差太遠,根本就沒有辦法過到一塊兒去。”但是,結果他卻堅持了30多年,並且還打算繼續堅持下去。他們過得並不幸福,這個我媽媽自然了解,於是問他:“那你為什麼堅持了這麼些年呢?”他說:“我一直認為以後情況會好轉,很多小說上不都是那樣說的嗎,當兩個人相互了解之後,就會相處融洽。”“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你們相處並不融洽啊。”我媽媽說道。他說:“是的,但是我總想,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情況就好轉了,結果就一直到了現在。”他在期待中度過了30年,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明日”,和妻子的關係卻並沒有因此而有絲毫的改變。這位老先生對待婚姻的態度,就是典型因逃避而導致的拖延。他逃避問題,不去積極想辦法改變,而是消極等待,結果,“一段時間”過去了,又“一段時間”過去了,他卻依舊受到老問題的困擾。這樣的拖延不僅給他帶來痛苦,也給他的妻子帶來了痛苦,兩個人就這樣沒有絲毫幸福可言的度過了自己的大半輩子,在將來的歲月裏,他們還將繼續這種生活。

拖拉對一個人的傷害是不容小視的,它會影響到一個人健全人格的建立,使他勇氣消失,意誌削弱,破壞他的自信力和判斷力,以及他一生的機遇。

生活就好像一盤棋賽,坐在你對麵的就是時間,隻要你拖拉,就會被淘汰出局。隻有立即行動,才有獲勝的可能。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哈佛圖書館牆上的箴言

哈佛心理訓練72: 如何克服懶惰心理

⑴告訴自己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將每一天都當做世界末日,一旦產生懶惰的想法,就告訴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拖延了,必須馬上開始!

⑵目標激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