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感覺冥冥之中有什麼在指示他:“公鹿正躲在這裏查看動靜,它絕不會在這裏休息。”於是,楊也躲了起來,密切關注周圍的情況。過了約半小時,公鹿出了白楊樹林,跑向對麵的山峰。

楊立即橫穿山穀,迂回地攀爬過山峰,來到一處背風的山坡,並找到了公鹿的腳印。

這時,公鹿已經登上了高峰,它看見楊正朝自己追過來,馬上像風一樣逃走了。公鹿很清楚自己的處境,在這危急關頭,它一定不能輕率,所以它很快逃往新的地方。楊現在才真正理解以前常聽到的打獵秘訣,他深信獵物即使跑得再快,隻要獵人有超凡的耐力,終究會是勝者。

楊現在仍然精力充沛,而公鹿每次跳躍的距離卻變短了,這說明它已經很疲憊,如果這時能趁勢追擊,就一定會有收獲。公鹿經常跳上白雪覆蓋的丘陵頂部尋找楊的蹤影。楊在跟蹤公鹿的同時,也一直在想:公鹿到底在找什麼?

它又害怕什麼呢?為什麼我在追蹤途中經常發現腳印突然中斷呢?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當公鹿的腳印中斷時,楊必須返回原路繼續尋找新腳印。但是,當他好不容易找到新腳印時,卻發現那些腳印的距離又變大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公鹿已經很疲憊了,怎麼可能又加快速度呢?黑夜慢慢籠罩著大地,楊一直想不通到底是怎麼回事,隻好停下來紮營,又獨自度過了一個寒冷、極度煎熬的漫漫長夜。

第二天清晨,天快要亮時,楊醒了。他來到有公鹿之前留下腳印的地方,仔細地查看那些腳印後,恍然大悟。原來,公鹿沿著自己的舊腳印往回跑了一段路,然後跳到了旁邊。毫不知情的楊就這樣繼續追蹤舊腳印,白白跑了很多路。這種伎倆公鹿一共用了三次。

公鹿沿著腳印回到白楊樹林後,就在那裏靜靜地躺著。楊既然要追蹤腳印,就一定會從樹林邊緣經過,這樣,公鹿就可以在楊還沒靠近它之前,聞到他的氣味,聽到他的腳步聲,然後快速逃走。可是楊從公鹿的舊腳印中,還是能隱約看到新的腳印。那些腳印表明砂丘公鹿已經精疲力竭。

的確,公鹿在楊的窮追不舍下,早已經累得吃不下、睡不著,整天擔驚受怕。

最後一次驚心動魄的追捕又開始了。

驚魂未定的砂丘公鹿和楊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四周都是沼澤的森林。

森林有三個入口,公鹿從其中一個入口進了森林。楊知道公鹿不會輕易出森林,就輕手輕腳地向背風的第二個入口走去。他找了一個地方,將上衣和肩帶掛在了樹枝上,然後迅速地跑到第三個入口,在那裏守著。

楊等了一段時間,發現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於是,他壓低聲音學起了鬆鴉的叫聲。鬆鴉的叫聲就像是警報一樣,公鹿一旦聽到鬆鴉的叫聲,就會提高警惕,隨時準備逃走。

楊又等了一會兒,終於發現了遠處公鹿的身影:它在一片茂密的樹林裏,耳朵搖動著,像是想登到高處,去找敵人的蹤影。楊低聲吹了一個口哨,公鹿聽到口哨聲後,不再動了。楊想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再開槍射擊,但公鹿離他太遠了,濃密的樹枝掩護著公鹿,他一時無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