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加拿大]
一
初夏時節,在泰勒山茂密的樹林,一隻鬆雞媽媽帶著孩子們走下山坡,打算去小溪那邊喝點水。
這條小溪本來清澈見底,卻有一個名不副實的名字——濁溪。
小鬆雞們出生才一天,但它們的腿腳已經很利索了。這是鬆雞媽媽第一次帶孩子們出去喝水。
鬆雞媽媽走得很慢,把身子放得很低。由於樹林裏敵人很多,鬆雞媽媽“咕咕”地叫著,溫柔地呼喚著孩子們。
小鬆雞們全身肉乎乎的,粉嘟嘟的小腿顫悠悠地向前伸著,隻要它們稍微有點跟不上鬆雞媽媽,就會“啾啾、啾啾”地叫起來,好像還很傷心。它們看上去非常弱小,山雀都比它們大。
這次,鬆雞媽媽一共孵出了十二隻小鬆雞,它細心地留意每一個孩子,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樹叢和天空。敵人似乎無處不在,所以鬆雞媽媽異常小心。
突然,鬆雞媽媽發現了一隻狐狸。狐狸正從海狸草地的那一頭,朝鬆雞們走過來。過不了多久,鼻子靈敏的狐狸就能嗅到鬆雞的氣味並追過來,情況很危急,鬆雞媽媽得馬上讓孩子們躲起來。
“咕咕!咕咕!”鬆雞媽媽馬上用沉著而堅定的聲音示意孩子們藏起來。
於是,這些才出生不久、比橡果還小的小鬆雞們四下散開,慌忙躲藏起來。一隻小鬆雞鑽到了落葉下,另一隻藏在兩個樹根之間,第三隻爬進一個卷著的樺樹皮裏,第四隻鑽進了一個小洞……大部分小鬆雞都分頭藏好了,隻有一隻小鬆雞找不到藏身之處,幹脆蜷縮著躺在一片寬大的棕櫚葉上,閉著雙眼。過了片刻,所有的小鬆雞們不再驚恐地亂叫,全都安靜下來。
狐狸果然循著氣味跑過來了。鬆雞媽媽一看到狐狸,馬上朝狐狸飛過去,在離狐狸不遠的地方停下來,然後猛地跌到地上,就像受傷了一樣。接著,鬆雞媽媽裝作很疼的樣子,發出一陣陣哀鳴。
狐狸以為鬆雞媽媽真的受傷了,頓時喜出望外,馬上朝鬆雞媽媽撲過去。
不過,鬆雞媽媽離狐狸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狐狸並沒有抓住它。狐狸毫不氣餒,又往前跳了一步,滿以為這下可以抓到鬆雞媽媽了,可還是差那麼一點點距離。原來,鬆雞媽媽往後挪了幾步,和狐狸隔著一個樹樁。
狐狸感覺自己被鬆雞媽媽捉弄了,氣急敗壞地瞪大了眼睛,齜牙咧嘴地跳過樹樁,準備直接咬住鬆雞媽媽,把它撕成碎片。可鬆雞媽媽的“傷”似乎好一點了,它居然向前跳了一大截,落在一個土堆上。狐狸緊隨其後,卻總是抓不到鬆雞媽媽。
讓狐狸感到奇怪的是,每當它邁的步子大一點時,鬆雞媽媽就會跳得更遠。它不明白,為什麼一隻受“傷”的鬆雞居然跳得比自己快,這對它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恥辱。於是,狐狸加快了步子。鬆雞媽媽也跳得更快了。最後,它的“傷”居然痊愈了,它“呼”的一下飛出了泰勒山。狐狸看著眼前這一幕,驚得目瞪口呆。最後,它意識到自己上了當,懊喪地回去了。
過了一會兒,鬆雞媽媽繞著樹林飛了一圈,確信狐狸走遠後,才往回飛。
鬆雞媽媽對這一帶的地形很熟悉,它毫不費力地找到了孩子們剛剛藏身的地方。
小鬆雞們依然一動不動,它們不敢確定狐狸還會不會來。鬆雞媽媽在草地上待了一會兒,看到躺在棕櫚葉上的孩子還蜷縮著身子,眼睛閉得緊緊的,心中湧起一股憐愛之情。於是,它迫不及待地發出“咕——咕咕”的叫聲,呼喚孩子們來到自己身邊。很快,小鬆雞們就像變魔術一般朝鬆雞媽媽跑過來。躺在棕櫚葉上的那個小家夥最先跑到了鬆雞媽媽身邊。原來,這隻小鬆雞是兄弟姐妹當中個子最大的,隻見它一溜煙跑到鬆雞媽媽的大翅膀下,一邊跑一邊還發出“啾啾”的叫聲。
其他小鬆雞也陸續跑過來,圍著鬆雞媽媽“啾啾、啾啾”地叫起來,那聲音飽含著對媽媽的愛和無限的喜悅之情。
鬆雞媽媽看到十二個孩子安然無恙,終於欣慰地舒了一口氣。已經中午了,烈日當空,天氣很燥熱。鬆雞媽媽帶著孩子們來到一片空地。這時,鬆雞媽媽感到又熱又渴,它想:孩子們一定都渴了,得馬上帶它們去小溪邊喝水。這樣想著,它仔細地查看一下四周的情況,確信沒有危險後,就張開翅膀,讓孩子們躲在裏麵。它這樣做的目的,既是為了保護孩子們,又避免了它們中暑。
鬆雞媽媽一路小心翼翼地走著,直到走進小溪邊的那片刺藤灌木叢,它才讓孩子們一個個從翅膀下出來。
這時,一隻棉尾兔突然從附近的草叢中跳了出來,把鬆雞媽媽和孩子們嚇了一大跳。還好,棉尾兔並沒有敵意,不想挑起戰爭,它隻是路過那裏而已。
可是,對這些剛出生不久的鬆雞們來說,它們似乎又躲過了一劫。等棉尾兔走遠了,鬆雞媽媽就帶著孩子們來到溪邊喝水。剛開始,小鬆雞們還不會喝水,不過它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很快就學著鬆雞媽媽的樣子喝到了水。
小鬆雞們在溪邊站成一排,全身毛茸茸的,非常可愛。它們的毛有的呈深黃色,有的是金黃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好看極了。隻見它們學著媽媽的樣子,低頭輕輕啜飲一口水,吞下,然後做出很虔誠的樣子,像是在感謝大自然慷慨的恩賜。
等小鬆雞們喝飽了水,鬆雞媽媽又用大大的尾巴護著孩子們回去。它們走了一條近路,來到那片海狸草地的另一頭。那兒有一個長滿青草的大土堆呢!
鬆雞媽媽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大土堆了。其實,大土堆是一座螞蟻山。
鬆雞媽媽知道,要養活十二隻小鬆雞,需要好幾座這樣的螞蟻山。它爬上大土堆的頂部,警覺地向周圍看了看,接著用爪子使勁地刨了幾下。這樣,原本很鬆散的螞蟻山一下子就被刨開了,泥土築成的蟻道也散開了,一大群螞蟻馬上從裏麵爬了出來。螞蟻們都擠作一團,不知道往哪兒逃,有的甚至還互相爭鬥起來,有的爬來爬去,還有幾隻比較聰明的在轉移它們肥大的蛋。
鬆雞媽媽看見那些白色的螞蟻蛋,馬上啄起一顆,快步跑到孩子們麵前,“咕咕”地叫著,把螞蟻蛋扔在地上,又啄起來吃了下去……它就這樣給孩子們作示範。
小鬆雞們都專心地看著鬆雞媽媽吃螞蟻蛋。這時,一隻黃色的小鬆雞,也就是曾經為了躲避狐狸而躺在棕櫚葉上的那個小家夥,突然學著鬆雞媽媽的樣子,啄起了一顆螞蟻蛋,然後將螞蟻蛋摔在地上,接著又飛過去啄起來,用最快的速度吞了下去。顯然,這隻小鬆雞學會了如何吃東西。
其他小鬆雞見狀,也紛紛模仿鬆雞媽媽吃東西。不到兩個小時,它們也學會了吃東西。
鬆雞媽媽見孩子們個個都很聰明,很是欣慰。它又爬到螞蟻山上,用力刨開了很多螞蟻道。很快,一些白胖胖的螞蟻蛋紛紛滾落下來。
小鬆雞們剛剛學會吃東西,看到這麼多螞蟻蛋都很興奮,爭相上前搶螞蟻蛋吃。它們都吃得很開心,也很飽,嗉囊被撐得鼓鼓的。最後,鬆雞媽媽帶著孩子們從溪邊往上走。一路上它時刻保持警惕,生怕再有敵人襲擊它們。
終於,它們來到了一塊沙地上,那裏被刺藤遮得嚴嚴實實的,非常隱蔽,很適合休息。於是,鬆雞媽媽和孩子們在那兒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小鬆雞們都側著身子躺在沙地上,時而把腳趾伸進冰涼的沙裏,時而撲騰著還沒長好的翅膀,感受著那份舒適和愜意。小鬆雞的身體兩側各有一小塊尖尖的部位,那就是長翅膀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