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禮拜寺的朝向皆為麵東背西
從方向上看,無論寺址位於東南西北哪個方向,其禮拜大殿一律建在麵東背西的方向,聖龕均背向西麵。這是因為位於中國西方的麥加克爾白是伊斯蘭教朝向,全世界穆斯林禮拜時都必須麵向它。
(2)禮拜殿的麵積比較龐大
伊斯蘭教徒除每日禮拜五次以外,每周五為聚禮日,所有教徒須集中在禮拜寺禮拜,因此禮拜殿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麵積。
(3)邦克樓形式多樣化
教徒每日五次禮拜,分晨、晌、哺、昏、宵五禮,禮拜時由阿訇在寺中一高塔形建築上呼喚,稱為“叫邦克”,因此伊斯蘭教清真寺中的高層邦克樓是具有特色的建築。在我國由於各地風俗習慣及傳統技法的影響,邦克樓形式亦有變化。維吾爾族建築的邦克樓與大門結合在一起,成為大門形體構圖的一部分。回族建築的邦克樓多與望月結合,又稱望月樓;或與二門相結合,形成一種多層門樓式建築。
(4)禮拜殿內不設偶像
伊斯蘭教教義認為真主是獨一無二的,能創造一切,主宰一切;而真主又是無形象、無方所的,因此教徒要做到“心裏誠信”,但又不做偶像崇拜。
(5)建築裝飾獨具特色
裝飾圖案以幾何紋、植物紋及阿拉伯文字圖案為主,沒有動物紋樣。為適應這類紋樣的特點,多為平麵化的裝飾手法,很少用立體的高浮雕裝飾。伊斯蘭教建築裝飾效果較為清新、明快,生活氣氛強烈,沒有佛道建築裝飾中表現出的神秘怪誕的氣氛。
我國古代四大清真寺,即泉州清淨寺、廣州懷聖寺、杭州鳳凰寺、揚州仙鶴寺,代表早期清真寺阿拉伯建築風格。其中,泉州清淨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典型的阿拉伯式清真寺。西安化覺巷清真寺為中國傳統式建築,規模宏大,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
知識鏈接:進入清真寺注意事項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傳播宗教知識的聖潔之地。人們進入清真寺,要注意衣著端正、潔淨,不露“羞體”,不袒胸露臂,不穿短褲,不穿短裙,不抽煙,不高聲喧嘩,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講汙穢言語。進入清真寺的穆斯林,要互道“色蘭”問候;進入禮拜大殿要脫鞋。一般非穆斯林不要進入禮拜大殿,更不能在裏麵放置有偶像的東西。
【學生講壇】
1.比較分析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傳入中國的途徑和方式。
2.結合泉州清淨寺,談談清真寺的建築特點。
【技能訓練】
[訓練項目]伊斯蘭教清真寺賞析。
[實訓目標]
1.能夠賞析清真寺建築布局特點。
2.能夠說明清真寺建築裝飾特征。
[實訓內容和方法]
1.2人一組,網上查找中國著名的清真寺精美圖片。
2.分析清真寺建築布局特點。
3.分析伊斯蘭教建築的裝飾特征。
4.概括該清真寺的建築特色和曆史文化內涵。
★學習資源
1.何雲著.佛教文化百問.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9
2.盧國龍著.道教知識百問.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89
3.秦學頎著.宗教文化賞析.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5
4.沈祖祥,李萌主編.旅遊宗教文化.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9
5.中國佛教網http://www.zgfj.cn
6.中國宗教網http://www.chinareligion.cn
7.中國佛教音樂網http://www.fjy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