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也許你正坐在你的小臥室裏麵,想著如何開始你自己的生意,做你自己的老板。任何一個有經驗的企業家都會告訴你,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你的公司進入正式運營階段時,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將來肯定會後悔。比方說:創業期間如何管理企業?初創時期的薪酬怎樣設計?如何讓企業在稅收測算中獲益?所有這些你都得考慮,如果你在哪方麵做得不夠仔細的話,你很有可能是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所以,在哪些方麵不妨花些時間,慢慢展開你的成功雙翼。
新公司的三大細節
一家企業的生意能否持續,還要看他的細節能不能做好,如果細節都做不好,很難做好大事,初創時期的企業更是如此。小的事情做得好,並且堅持做好,生意就會越做越大。看一家餐廳管理得好不好,通常看他的衛生間搞得怎麼樣,這裏的環境怎樣,對顧客照顧得是否周到,直接體現這家餐廳的管理水平。
管理越簡單越好
由於創業初始,公司在資金、人才和實力等方麵往往都不會具備優勢,被大量不確定性事務驅動和疲於應付的狀態在所難免,但任何公司的管理工作又的確是件大事,是公司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要妥善處理並解決這對矛盾,其關鍵仍然在於如何取得事務驅動和規範運作之間的合理平衡。
首先,要對公司運作和管理有正確的理解和思考方向。規範管理並不意味著公司必須有一大套繁文縟節的規章製度,創業期更是如此。任何管理的目標一定是使公司運作更加有效,而非紙麵文章或者形式架構做得如何漂亮,它的衡量標準是成果而非過程。所以,重點的思考方向應該是,公司如何能夠盈利?如何能夠生存下去?如何能夠取得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等等。另外,規範管理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建立,它需要通過長期磨合才能持續形成。
其次,要建立一套務實的、簡單的公司運作管理的基本製度和原則。任何公司的運作和發展都需要一個係統的流程和體製,這套東西可以較簡單,也可以很複雜,關鍵是視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但任何公司在創業期,它的管理體製一定要講究簡單和務實。一般來說,公司運作都離不開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等要素,你們熱衷於技術,但必須認識到,單靠技術是無法取勝的,還必須有一套基本的管理製度,主要是抓好人和財兩個方麵,例如製定一本員工手冊,規定道德準則、考勤製度、獎懲條例、薪資方案等方麵的條文,這方麵有許多樣本可以參考,並根據公司自身特點選擇重要的方麵去製定。在財務方麵,報銷製度、現金流量、製定預算、核算和控製成本等方麵是必須首先要考慮的。
具體操作中,有以下一些建議可供參考:
一、
明確企業目標,達成共識。創業者應該將企業的目標清晰化明確化。有了目標,才有方向,才有一個共同的遠景,這種共識能夠大大減少管理和運作上的摩擦;
二、
明確“誰聽誰的”和“什麼事情誰說了算”,並用書麵的正式文件規定下來。組織架構設計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決策權限的分配。因此明確每一個核心成員的職責對管理是否暢通非常關鍵,否則創業者的兄弟意氣會讓管理陷於混亂;
三、
由於創業期規模較小,許多問題都可以直截了當地進行溝通,大家都應遵循開誠布公、實事求是的行為風格,把事情擺到桌麵上來講,不要打肚皮官司;
四、
在公司內部形成一個管理團隊。定期交換意見,討論諸如產品研發、競爭對手、內部效率、財務狀況等與公司經營策略相關的問題。一般采取三級管理結構,決策層、管理層、一般員工;
五、
製定並盡量遵守既定的管理製度。必須強調人人都必須遵守,不能有特權,也不能朝令夕改。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並初具實力時,就要意識到自身能力上的缺陷,盡可能聘請一些管理方麵的專業人才來共圖大業。
特別提醒
一、注意財務監控。
研究表明,許多初創企業在一年內就倒閉的直接原因是因為財務管理不善,應收賬款中的壞賬太多,頻頻發生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初創企業的財務部門常常是一個會計、一個出納,完全不足以應付如此眾多的挑戰。創業者要特別注重財務監控問題,不能簡單地把財務管理視作“記賬”,要由有專業技能的專人負責,並且有相應的激勵機製和評估體係。
二、避免社會關係對工作關係的幹擾。
創業期企業裏的員工多半有親屬關係或地緣、學緣關係,相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這些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內正常的工作關係。按規範行使企業管理往往比較困難,規範的製度體係缺乏必要的實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