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雙好眼睛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兒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人,一個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三年後,賣怪石的青年成為村裏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不許開山,隻許種樹,於是這兒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兒梨招來八方商客。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香甜無比,就在村上的人為鴨兒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怪石的人賣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隻愁買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裏買房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這兒的人上車後,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龍。小村對外開放,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果開始發展果品加工及市場開發。就在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那個人又在他的地頭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道牆麵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火車經過這裏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醒目地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五百裏山川中惟一的廣告,那道牆的主人僅憑這座牆,每年又有八萬元的額外收入。
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來華考察,當他坐火車經過這個小山村的時候,聽到這個故事,馬上被此人驚人的商業化頭腦所震驚,當即決定下車尋找此人。
當日本人找到這個人時,他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原來,他店裏的西裝標價800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750元;他標750元,對門就標700元。一個月下來,他僅僅批發出8套,而對門的客戶卻越來越多,一下子發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這情形,對此人失望不已。但當他弄清真相後,又驚喜萬分,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他。原來,對麵那家店也是他的。當你在馬路上散步的時候,當你坐在火車上向外眺望的時候,假如有一個相貌平平的人,說創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僅需要一點點智慧就夠了,你千萬不要側目,說不定他就是一個身價百萬的人。
這個故事很多人都看過,且大多被這種眼光所征服,但這畢竟隻是一個故事,在現實中,深圳股神李鐵則更具有可效仿的意義。他25歲開始炒股,26歲擁有1億餘元資產,28歲擁有3億餘元資產。1995年7月,李鐵登上了南飛深圳的航班。誰也不會想到,坐過這架班機的李鐵僅僅一年後就成了深圳最年輕的億萬富翁。這真是個創造神話的年代,李鐵被人稱作“股神”!李鐵說他天生對掙錢有一種敏感,並能較好地把握每一次遞進財富、遞進人生的機遇。而機遇大多數是默無聲息的,你必須要有火眼金睛,要有識機遇的慧眼。
大學畢業後,學理工的他被分到機關,成為一名國家幹部,這本是令人羨慕的事,但1993年,小平同誌南巡後,他看準了這是實現自己財富夢想的最佳季節,於是決定“下海”,家裏也覺得他是這塊料,給他1萬元。他成立公司,出售自己研製的遊戲卡。果然,他出手不凡,到1995年已掙到100多萬元。這一年,中國大陸股票業剛剛啟動不久,對商業運作和時代氣息天性敏感的李鐵認準了股票是“新事物”,是社會的晴雨表,國家肯定要扶持的,不會任其自生自滅。因此,在別人還在觀望的時候,李鐵帶著那100萬來到了深圳。他希望找到股市掙錢的規律,最終是,不僅沒找著,還交了30萬元的“學費”。當然“學費”沒有白交,李鐵聰明的大腦竟然研究出了能反映大資金進出情況的“金腦指數”,這個指數作為一個秘笈,又成為他以後出奇製勝的法寶。
1996年後,神話在李鐵的股票操作中一再顯現。春節前後,他一口氣買進的“深發展”、“四川長虹”、“東大阿爾派”、“深科技”等一係列股票開始創造奇跡了:股市開始全麵上揚。許多人見好就收,紛紛拋出。李鐵不僅不退,反而再度殺入,股票也跟他約好了似的,一路上揚,直到他鬆手。結果是李鐵100萬的資金變成了1個億。年底,李鐵除“東大阿爾派”和“武鳳凰”外,全線退出。結果奇跡真的又出現了,沉寂了近3個月的那幾支李鐵原持股票,全麵下挫,而這兩支卻漲幅最大,“金腦指數”再次顯示了威力。而“金腦指數”的本質內涵,就是對時機的準確把握!
1997年2月20日,是一個令中國人最悲痛的日子,世紀偉人小平逝世,股市因此創下曆史最低點。而這個最低點再一次被李鐵看準。他認為,這又是一次機遇,並傾其所有,買下了他反複研究過的股票。就在當日,深滬大盤反轉再度一路上揚!李鐵因此擁有數億資金,成為名副其實的億萬富翁!
機遇和智慧成就了李鐵。改革開放20多年,創造了劉永好、史玉柱等人物,這已是造就億萬富翁的時代了!而且這些“李鐵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知本家,不是靠運氣,而是靠運用經濟知識和時代智慧掌控機遇成就大業!
四、領袖精神
一隻獅子領著一群羊,勝過一隻羊領著一群獅子,這個古老的諺語正好說明了創業型企業中領袖精神的重要性。一個創業企業的成敗雖然離不開團隊力量,但更多則取決於領導者本人。領導者是企業的一麵精神旗幟,他們的一言一行影響著企業的榮辱興衰。
企業界都有這樣的共識,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一種戰略性的軟資源。對創業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積極的企業文化更能幫助員工培養同甘共苦的意識,也更能有效地協調員工工作,從而為創業企業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而企業文化的核心實際上就是創業領袖及其領袖精神,這是創業企業凝聚員工的一筆“不可複製”的財富,更是創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無形資產。
有著多年企業管理經驗的企管谘詢師尚先生介紹說,在許多優秀的跨國企業中,這種領袖精神隨處可見。摩托羅拉公司對高爾文“摩托羅拉大家庭”理念的繼承,戴爾公司對戴爾“效率至上”原則的推崇,都證明了企業領袖精神的重要性。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管理理念的不斷創新,企業家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企業舵手,而是企業創業精神的象征。企業家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角色:商業潮流的引領者、商業規則的製定者、商業道德的護衛者、企業文化的傳導者、企業矛盾的協調者。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的影響力不再是單向的下壓力,而應該是向四麵八方的滲透力。
尚先生提出,事實證明,領袖型企業家比領導型企業家更能獲得成功。但從國內創業企業家的現狀看,大多屬於領導型,即有眼光,能看到市場潛在的商業利潤;有能力,有膽略,敢冒經營風險,從而取得可能的市場利潤;有經營能力,善於動員和組織社會資源,進行並實現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最終獲得利潤;有自信,能影響周圍的人與其一起創業。但創業企業要獲得成功,特別是二次創業成功,創業企業家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尚先生直言,創業企業要想有較大發展,領導者應在以下三方麵表現出足夠的領袖精神:
1、
對管理團隊:善於領導,善於授權,高度信任,懂得激勵,勇於承擔責任;
2、
對員工: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值得員工信賴與自豪,關心員工待遇,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3、
對股東和投資者:有高度的責任心,勤懇敬業,經驗豐富,有卓識遠見,能提供良好的預期效益等。
尚先生認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創業過程,是創業企業家錘煉意誌、提升境界、積累經驗及培養能力的過程,其中經營境界的升華與經營哲學的領悟,是創業企業家向領袖型企業家轉變的關鍵一步。對創業企業家來說,注重塑造領袖精神,遠比積累財富更重要。財富可以在瞬間贏得或失去,但領袖精神卻是可供企業長期受用的發展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