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神與精也,隻用先天,忌用後天。
先天是元神元精,是有神通,有變化之物也。後天者,是思慮神,交感精,無神通、無變化之物也。
而氣則不能無先後天之二用,以為長生超劫運之本。
氣曰二者,先天氣及後天氣,分二體,而二其用也。先天是元氣,後天是呼吸之氣。亦謂之母氣與子氣也,超劫運之本。乃氣器不能自超,必用呼吸以成其能,故曰有先天不得後天,無以采取烹煉而為本;有後天不得先天,無以證實地長生、轉神入定之功。必兼用二氣,方為長生超劫運之本。
修真之士,采取先天始氣,以為金丹之祖。如不采取,必至旦晝枯亡而已。息息歸根,金丹之母。未漏者,采之以安神入定。來漏童真之體,即用童真修法。已漏者,采之以補足,如有生之初,完此先天者也,後天而奉天時者也。
修士須不令先天變為後天;又必爭先天之精,仍返還為始氣,即是歸於性根,複還於命蒂之所。始氣者,即虛極靜篤也。是以後天之呼吸,得真機而至,故於先後之際,即所謂亥之未,子之初,便是用後天之呼吸,尋真人之呼吸。先天故要逆轉,而後天之呼吸亦要逆轉。不逆磚,則與凡夫浩浩者何異?
修真之士,采日用之精,合為一氣,以補完先天者也。當吸機立闔,我則轉而至幹(泥丸),以升為進。本為采取之機;我則轉而至坤(黃房),以降為退也。升於幹,本為采取之機;降於坤,本為烹煉之機。然現在之烹煉,又為未來采取之先機。此祖祖真真囗占相傳之秘法也。
修煉之士,隻要闔辟明得透徹,則金液可返而為丹也。若闔辟不明,而亦不能采取真氣。大藥無成,任費言修。最要得真動真靜之機,不然亦不能采取。真氣未到虛極靜篤、無知覺時,不為真靜。從無知覺時,而恍惚中有妙覺,是為真動。未到無知覺時,而於妄想中瓊森妄覺,則非真動。動既不真,則無真氣者。不知次第者,亦不成丹。次第者,知藥生之真時,采取、烹煉、封固、進陽火、退陰符、周天畢,有分餘象潤等用。采取之功,由升降之機,得理則能采取真氣。不然,不得真氣。縱用火符,亦是水火煮空鐺而已,又何言伏氣也哉?
袁天剛《胎息訣》雲:夫元氣者,大道之根,天地之母,一陰一陽,生育萬物。在人為呼吸之氣,在天為寒署之氣。能改移四時之氣者,戊己也。春在巽,能發生萬物。夏在坤,能長養萬物,秋在幹,能成熟萬物。冬在艮,能含育萬物。故學者當取四時正氣,納入胎中,是為真種。積久自得,心定、息定、神定。龍親虎會,結就聖胎,謂之真人胎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