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型手槍
“鴨腳”手槍是多管燧發手槍中的精品,它從15世紀一直貫穿到19世紀,極為罕見,但卻是一種有著重大作用的武器。“鴨腳”手槍因並列的幾個槍管之間存在一定的角度,很像鴨子的腳蹼而得名。
結構特點
“鴨腳”手槍的基本結構是:一個發火池連著一個三叉槍管,還有兩層型或者更多管的設計,分岔的短小槍管可以迅速地一次向幾個方向同時發射出3—5發6毫米的小彈丸。這種小彈丸就算打中人的額頭也不會致死,所以被戲稱為“獵鼠槍”,而這種槍也確實會被水手用來對付惱人的老鼠。
用武之地
“鴨腳”手槍射出的子彈威力很小,一般被用在鎮壓暴亂等狀況下,它廣範圍的射擊能有效驅散人群,卻不會導致嚴重死傷。
使用現狀
現存的鴨腳槍數量很少,都是一些槍械愛好者追尋的珍貴藏品。而最常見的雙扳機雙擊發的雙管手槍、獵槍,僅相當於兩把手槍裝在一個托子上。兩個槍管上下排列,槍的左右各有一個擊發裝置,也有兩個擊發裝置平行排在一側的,但上下排列的居多,因為這樣對精度影響小。上麵的口徑小,下麵的口徑大,要針對不同距離目標而選用。
擊發手槍
1805年,英國牧師亞曆山大·約翰·福西斯發明了擊發點火(撞擊式雷帽)技術,並將其應用在了手槍上,擊發手槍便產生了。擊發手槍不受陰雨、潮濕天氣的影響,它的擊針擊發到銅火帽上,將雷汞點燃,進而點燃火藥。
福西斯的發明
據說,福西斯在打獵時,發現自己的鳥槍在拉動扳機和實際射擊的間歇往往會發出很大的聲響,鳥兒聽到後便紛紛逃離。於是,福西斯就製造了一種新的槍機。在這種槍機內,用一把小錘擊打一枚插入一個裝有特殊起爆炸藥的小瓶內的撞針,以點燃裝載槍管中的火藥。人們稱其為“香水瓶”槍機。雖然這個係統存在著很多隱患,如操作不當整個“瓶子”有可能爆炸等,但在槍械的發展過程中,卻是重要的進步。很多機械師從中得到了靈感,特別是1821年福西斯的專利到期後,各種依靠撞擊式發射的彈丸、帶子、導管和雷帽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
第一支擊發手槍
1812年,福西斯與蒸汽機的發明人詹姆斯·瓦特合作發明了第一支擊發手槍,其原理是將雷汞裝在底火盤裏,用擊針撞擊底火盤,使雷汞起爆,火焰經傳火孔點燃發射藥。1814年英籍美國人喬舒亞·肖發明了銅火帽,使擊發點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雷汞
雷汞又稱雷酸汞,是槍械史上第一種被拿來做專門引藥的物質。純的雷汞是白色晶體,但大部分情況下呈棕黃色。它溶於熱水、乙醇和氨水,在幹燥時受輕微摩擦、撞擊或加熱就會爆燃。最初是作為炸藥發明的,19世紀中使用在雷帽撞擊式槍支上,因為它的性質不穩定,後來被其他化學物質取代。
撞擊式雷帽
金屬雷帽是最終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撞擊方式(最初是由鋼製成的,後來是由銅製成)。它裝滿了一種主要成分為雷汞的合成物。這種火帽被裝在槍機內的引火嘴上,當開火人拉動扳機時,擊針就會擊打雷帽。撞擊式雷帽的全盛時期相當短暫,1850年現代的金屬製彈殼的發明,使得它逐漸被替代。
優勢所在
擊發手槍和燧發手槍相比其優勢在於它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也極少出現啞火的情況。這種係統也便於可靠的連發式武器的引入,特別是轉輪手槍。雖然這種擊發係統開發得很早,但直到1840年,英國軍隊開始使用撞擊式槍機更新它的步槍時,帶有撞擊式槍機的武器才成為軍隊中的標準武器。
從燧發槍到撞擊式槍械的改裝
將一件燧發式武器改裝成使用新的撞擊係統的武器是一個相當容易的過程。槍械工匠們通常隻需用帶有雷帽的引火嘴取代擊發槽,並用一把擊錘取代燧石公雞。因此,無數的燧發步槍被改成了普遍使用的撞擊式係統。
後部裝彈手槍
擊發手槍的發射成功率遠遠高於燧發槍,這種撞擊式擊發方式導致了後部裝彈槍的產生。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大大提高了射速,更重要的是射手不需要再從槍口裝填。因為從槍口裝填,除了速度太慢以外,還需要射手必須站著或者蹲著裝彈。在這種姿態下,射手極為容易被敵軍射中。後部裝填,可以使得射手以臥倒的姿態連續裝彈和射擊。這樣的姿勢不容易中彈,大大減少了傷亡。後部裝彈槍的出現也使膛線槍的使用成為可能,因為以前使用的滑膛槍,由於沒有膛線,子彈飛出槍膛後沒有旋轉,上下翻轉極不穩定,造成射擊精度非常低,而在槍裏裝上膛線,便大大提高了射擊的精度。
胡椒盒手槍
胡椒盒手槍是19世紀30年代最為流行的一種多發手槍,它是轉輪手槍的前身。與轉輪手槍從一個圍繞著單一槍管旋轉的圓筒中裝彈的方式不同的是,胡椒盒手槍有多個旋轉的槍管(常常有4—6個)。由於胡椒盒手槍的撞擊式雷帽係統發生意外時,所有的槍管會突然一起射擊,“像胡椒粉一樣”灑向它前麵的任何物體或任何人,因此人們稱它為胡椒盒手槍。
時代的召喚
胡椒盒手槍的出現是曆史的必然。因為當時的多管燧發手槍雖然火力十足,但是在兩次發射之間需要用手將槍管繞棘輪旋轉,這不僅使操作變得很麻煩,而且往往在實戰中給對手留下了可乘之機。於是人們開始尋求將槍管組件的旋轉與擊發動作很好銜接起來的方法。1837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武斯特的槍械工匠伊桑·艾倫(他與同時代同名的戰爭英雄伊桑·艾倫無任何關係)發明了雙動多管連發手槍,並在美國取得了專利。這也就是我們說的胡椒盒手槍。
獨特的係統設計
胡椒盒手槍最早製造於馬薩諸塞州的格拉夫頓,然後是康涅狄格州的諾裏奇,最後是馬薩諸塞州的武斯特。伊桑·艾倫大部分時間都是與他姐夫名下的特伯納·艾倫公司進行合作的。胡椒盒手槍能夠快速地射擊,要歸功於它的雙槍機設計係統。一個長扳機通過壓力將槍管旋入指定位置,然後進行射擊,之後通過下一個扳機壓力,立刻準備好進行下一次射擊。
“流氓之友”
胡椒盒手槍又被叫做“流氓之友”。之所以有這樣不好聽的外號,是因為在新大陸和舊大陸的隨便哪個酒吧和賭場,隻要有人鬧事打架,總少不了幾把胡椒盒手槍。據美國的史料記載,1849年出現的“淘金熱”中,跑到加利福尼亞州去發財的人,腰間都要掛上一支胡椒盒手槍。
瑪格麗特胡椒盒手槍
9.65毫米口徑的比利時瑪格麗特胡椒盒手槍製作精美,它帶有一個環形扳機、4個大馬士革鋼製的槍管和一個烏木握把。瑪格麗特手槍使用一把鑰匙就可拆卸裝在架上的所有槍管。逝去的身影
雖然胡椒盒手槍風行一時,但是由於它非常笨重,以至於單手持槍時根本就沒法瞄準。因此最終成為不斷風行的轉輪手槍的犧牲品。到19世紀60年代中期時,特伯納·艾倫公司就不再生產這種武器了。
美國德林傑手槍
德林傑手槍是19世紀30年代的“小型手槍”的代表,它和胡椒盒手槍出現在同一時代,是一種非常小巧的手槍,可以不引人注意地裝在衣袋裏,或者插在一個女士的吊帶襪裏。德林傑手槍雖然做工簡潔但威力卻十足,是很受人們歡迎的一種私人防身武器。
典範之作
德林傑手槍是一種前膛裝彈的單發手槍,口徑通常為10.41毫米,它是由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槍械工匠亨利·德林傑於1825年製造的。這種槍不僅采用了雷汞擊發火帽裝置,使手槍的射擊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在外型上也獨具匠心,短小的槍管隻有38厘米,便於人們出行攜帶。因此“德林傑”手槍成了各種出現在19世紀30年代的包羅萬象的小型、短管、容易隱藏的手槍的稱呼術語。
與刺殺有關
由於德林傑手槍易於攜帶,便於隱藏,很多人將它作為防身武器隨身攜帶。但令它聲名鵲起的卻是一次刺殺事件。1865年4月15日的晚上,演員約翰·維克斯·布斯在華盛頓的福特劇院暗殺了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他使用的正是一把德林傑手槍。暗殺事件後,德林傑手槍更加威名遠揚。
掌中手槍
19世紀,除了美國德林傑手槍和當時很受歡迎的“袖珍手槍”外,還出現了與眾不同的“掌中”或“擠壓式”手槍。最為知名的型號包括比利時/法國的“怪異”係列和高盧係列以及美國的“芝加哥保護者”。
設計特點
“掌中”手槍一改傳統手槍的樣式,變成了水平導向,這樣可以將手槍隱藏在使用者的手掌裏。除此之外,它們還帶有一個“擠壓式”的射擊裝置來取代標準的扳機。
保護者“掌中”手槍
1882年,法國的槍械工匠設計了一種可以舒適地握在掌中的手槍,並獲得了專利,這種樣式的手槍發射一種特殊的、較短的8.12毫米口徑的子彈,它在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武器公司以及後來建立的芝加哥公司獲得了生產許可。這些公司以“芝加哥保護者”的名稱來銷售這種槍。
法國“掌中”手槍
19世紀80年代中期,法國機械製造商開發了一種名為“怪異”的掌中手槍。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沒有扳機,如果要發射子彈,使用者隻要采用擠壓槍身的辦法來激活裝在邊上的槍錘,就可發射出6毫米口徑的子彈。後來高盧係列的手槍也使用了同樣的設計係統。
轉輪手槍
轉輪手槍是一種多彈膛的單手射擊武器。由於它的結構緊湊可靠,尺寸小、重量輕,發射時易於排除“啞火”彈,受到了各種使用者的喜愛,特別是19世紀中期以後,轉輪手槍更是風靡全球,很多國家都在研製和生產這種手槍,軍官們也都以擁有一支轉輪手槍而倍感自豪。
發展曆程
轉輪手槍的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火繩槍和燧發槍時代。不過那時出現的多種轉輪手槍都需要用手撥動轉輪,使用起來相當不便。如1718年英國人發明的9發燧石轉輪手槍。1818年,美國人拉沙·科利爾首次將擊發機構的轉輪與轉動結合起來,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轉輪手槍——科利爾轉輪手槍。但是由於科利爾采用的擊發機構是撞擊式的燧發機構,加上當時的工藝水平較差,價格昂貴,因此未能獲得廣泛應用。19世紀出現的實戰中使用的多發手槍,以胡椒盒手槍為代表,但它們主要是將槍鼓和槍管做到一起,從而實現多發射擊的。這種方式非常原始,射擊精度極差,整槍的重量也相當重,槍手無法有效射擊和攜帶,無法滿足實戰的要求。1835年,著名的槍械大師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設計了一支真正實用的轉輪手槍,為槍械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結構特點
與其他槍械不同的是,轉輪手槍的槍管和槍膛是分離的,它通常由槍底把、轉輪及其回轉、製動裝置和閉鎖、擊發、發射機構三部分組成。
槍底把與一般槍上的機匣相類似,上麵開有許多槽孔,以便將所有的機構和零件結合在一起,如槍管、框架、握把等。
轉輪、回轉和製動裝置通過回轉軸固定在框架上,轉輪既是彈膛又是彈倉,為了便於攜帶,一般有5—7個彈巢,最常見的是6個,故人們又把這種轉輪手槍叫“六響子”。
閉鎖、擊發、發射機構是轉輪手槍最複雜的部分,按動作原理可分為單動式和雙動式。單動式在發射時要先用手壓倒擊錘,使它處於待擊狀態,然後扣動扳機射擊。雙動式既可用手壓倒擊錘使之待擊,也可直接扣動扳機進行自動待擊的射擊。早期的轉輪手槍多屬單動式,而後期的多屬雙動式。
三種方式
轉輪手槍是手工裝填彈藥,子彈打空之後就得退殼或重新裝填。有3種方法將轉輪推出框架,最常用的是轉輪擺出式,就是將轉輪甩向左側或右側,甩向左側的叫左輪手槍,甩向右側的叫右輪手槍,但是,從古至今,右輪手槍基本上沒有,所以,左輪手槍成了轉輪手槍的代名詞,甚至比轉輪手槍這個詞叫得還響。
良好的可靠性
轉輪手槍的最大優點不是它的威力,而是它解決了子彈“啞火”的問題,因為單手武器大多是在迫近敵人的緊急情況下使用的,如果一發子彈打不響,其後果不堪設想。轉輪手槍解決了這一難題,在使用轉輪手槍時,如果遇到啞火,隻要再扣動一次扳機,未打響的子彈就自動退出,而另一顆子彈又會上膛,這點是自動手槍都做不到的。正是由於它的可靠性,所以在自動手槍獨占鼇頭的今天,很多國家在軍隊裝備中仍保留著它的一席之地,尤其是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的警察對轉輪手槍更是情有獨鍾,美國警察中90%的人都用的是轉輪手槍。
使用大威力的子彈
由於設計上的問題,轉輪手槍的射程和威力都較自動手槍差一些。但是由於沒有彈夾和供彈係統的限製,轉輪手槍可以使用比自動手槍大得多的子彈。自從馬格努姆大威力手槍彈發明以來,很多轉輪手槍都可以使用這類大威力子彈。以著名的史密斯·維森公司的M500轉輪手槍來說,它口徑高達12.7毫米,發射12.7毫米馬格努姆大威力手槍彈。該槍的威力比著名的以色列“沙漠之鷹”要大出一倍左右。
和它有關的刺殺
也正是因為轉輪手槍萬無一失的可靠性,才使它和許多刺殺事件分不開。1881年7月2日,美國總統加菲爾德遇刺;1901年9月6日,美國總統麥金萊遇刺;1975年9月6日,美國總統福特遇刺;1981年3月30日,美國第40位總統羅納德·裏根遇刺; 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前總理紮克·拉賓遇刺,刺客們選用的都是轉輪手槍。
製造廠商
作為轉輪手槍的發祥地,美國是世界上設計製造和裝備使用轉輪手槍最多的國家。如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史密斯·韋森公司、哈弗頓-理查森公司等等,這些設計生產轉輪手槍的種類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除美國外,英國、俄羅斯、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也有很多生產商。
大顯身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主力手槍幾乎都是轉輪手槍。美國的柯爾特轉輪手槍、英國的韋伯利轉輪手槍、沙俄的納甘轉輪手槍、奧匈帝國的加瑟轉輪手槍、法國的裏福瑟轉輪手槍,各國裝備總數至少也有100萬支之上。
美國柯爾特轉輪手槍
柯爾特轉輪手槍為現代轉輪手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一種老槍,它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在發明後的160多年裏,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仍然保持著發明時的樣子,並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著。這無疑是歲月對這款世紀老槍最好的褒獎。
轉輪手槍之父——塞繆爾·柯爾特
塞繆爾·柯爾特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把發明與實業完美結合成一體的武器發明家。1814年6月19日柯爾特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是一個手槍迷,擔任絲綢廠老板的父親給他買來了各式各樣的手槍,小柯爾特總要把每一種槍都拆開,以探究其內部奧妙。
1830年,年輕的柯爾特乘坐一艘名叫“科沃”號的雙桅船,經非洲好望角去印度旅行。在寂寞難耐的漫長旅途中,他除了喜歡登上甲板,遠望海鳥追逐輪船外,還經常跑到駕駛艙,看舵手手扶舵輪,時而向左轉,時而向右轉。為什麼舵輪僅靠一個簡單的齒式離合器的作用就能旋轉而且不會翻轉呢·有一天,酷愛槍械製造的柯爾特突然從中獲得了改進胡椒盒手槍的靈感。他回到船艙記下了偶然得來的想法。
回國後,他用一個雕刻得相當粗糙的木質模型展示了他的構想,希望取得轉輪手槍的專利,但申請被拒絕了。1831年,在柯爾特的出生地,槍械製造商安森·切斯將他的構想轉變成了一款轉輪式來複槍,但這種來複槍的第一種模型在第一次射擊時就爆炸了,原因是引火嘴沒有隔離好,導致一個撞擊火帽上產生的火花同時引爆了多個彈室。
為了籌集到實驗所需的資金,柯爾特向顧客展示笑氣(這是一種無色有甜味的一氧化二氮氣體,在室溫下穩定,有輕微麻醉作用,並能致人發笑)並從中獲得了資金。1834年,在來自巴爾的摩的機械工約翰·皮爾遜的協助下,柯爾特很快就製造成功了可以發射的樣槍。為了能夠爭取到英國這個巨大的軍火市場,柯爾特先帶著模擬草圖和擬好的一份申請於1835年10月來到英國,並在那裏取得了轉輪連發槍機的英國專利(專利號為6909號)。因為根據英國當時的法律,如果他要是先在美國申請專利的話,他在英國的專利申請將會被拒絕。 如果那樣的話,它的發明將在19世紀30年代的軍火市場上被到處仿造。1836年2月柯爾特的轉輪手槍又獲得了美國第138號專利,在這之前他又在法國和普魯士申請了類似的專利保護。了美國第138號專利,在這之前他又在法國和普魯士申請了類似的專利保護。
柯爾特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將胡椒盒手槍上的一大堆槍管隻留下一根,其餘的都截斷了,變成了一個轉輪式的彈巢。雖然柯爾特並不是第一個製造轉輪手槍的人,但是他製造的轉輪手槍卻因為威力大、射速快在戰場上大顯身手,成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並得到廣泛應用的手槍,為現代手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人們稱他為“轉輪手槍之父”。